印度多些这样忧国忧民的人,何愁成不了超级大国?

拿中国与印度进行比较,在外网是很寻常的事。印度的民族主义者经常借助这样的话题将本国吹嘘一番。因此,对于“印度如何做才能超过中国?”这个问题,我是不打算整理成一篇文章的。

直到我看到了印度网民 Prashant Chandravanshi 的发言……

他忧国忧民,直指印度当前的弊端。就像上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进步人士一样大声疾呼。

我不禁感叹:如果印度多些这样的人,何愁成不了超级大国?

Prashant Chandravanshi 说:

500

每当我听到人们说我们的国家将成为超级大国,我们的经济将超过中国,或者我们的国家将成为5万亿或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老实说,这让我嗤之以鼻。这并不是说我是一个沮丧的、受过教育的、失业的毕业生,对自己国家的失败幸灾乐祸,就像一个痛苦的失败者。当你听到人们怀有无法实现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时,你就会表现出这种嘲笑。

我知道每个人都有权利追寻他们想要实现的任何目标,但至少他们必须以现实为基础。

印度成为全球玩家的道路上有许多障碍,其中一些障碍是这个名为印度的民族国家固有的,无法消除。

在我看来,印度不发达背后的唯一、最关键的原因是它的公民,是的,是它的人民。一个国家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人,它只是一块土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靠的是它的人民。这不是自然资源,不是政府体制,不是历史,也不是地理,是它的人民。他们要么成就这个国家,要么毁灭它。而且,一个国家的人民是构成一种文化的要素。他们的风俗、传统、道德、价值观造就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信不信由你,我们的文化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

因此,你可能会问,我们的文化或我们的人民出了什么问题?它太多样化了,我敢说是碎片化的。不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不同,它不是同质的,不是单向的,不是凝聚力的,甚至是崇高的。它是多样的,以至于被标记为分裂的,它是多向的,它是异质的,它是狭隘的。这不是什么有利于促进友爱、自由主义、创新或工业的东西,而是宣扬差异、仇恨、保守主义、沙文主义和虚荣优越感的东西。

首先,有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毫无意义的,以出身为基础的人的划分,称为种姓制度。这是彻头彻尾的压迫,不用说,是多余的。它以出身区别人,滋生仇恨,破坏团结和友谊,抑制人民之间的团结感。它让一些人对他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或几百年前所做的事情感到无端的自豪。任何本质上脱节、不信任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系统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同质社会总是胜过异质社会。在印度,有数以千计的种姓,每个种姓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其他人竞争。

中国不同,中国有一种同质的文化,提倡为整个国家工作,而不是为某个特定的群体工作。我的印度同胞的这种部落主义态度将被证明是印度的致命弱点。这将是它垮台的原因。当自己的公民受到歧视,当自己的公民被隔离,当自己的公民被禁止与他人交往,当自己的公民充满了相对的虚荣优越感,这样的体系太脆弱,无法转化为任何强大的结构,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真正繁荣起来。

印度是如此多样化,以至于可以将它比作巴尔干国家,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他们在自身多样性的重压下四分五裂。想想看,波黑发生了什么,难道不是多样化导致的吗?你可能认为我夸张了,但我确实相信印度也会巴尔干半岛化。我们太多元化了,不能保持团结,而且在1947年之前,印度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从来没有泛印度民族主义运动,也就是我们现在公认的印度。如我们所知,正是那个时代的情况以及力量催生了印度,我担心印度迟早会回到那个时代。

其次,是我们自己的心态。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同胞的心态如此平庸和厌恶风险,但我确实意识到,我们的思想有一些根本性的错误。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印度人都是懦夫,我们什么都害怕。是的,我也是印度人,我确实认为印度人总体上不是很勇敢。如果我们不是懦夫,怎么会不断地被一小撮YSL侵略者征服、羞辱、奴役、杀害呢?如果我们不是懦夫,为什么不超过100万英国人能够统治超过3亿印度人超过200年呢?如果我们不是懦夫,你怎么解释200年来我们没有发动一场革命,把自己从英国统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呢?

500

美国是如何获得自由的?菲律宾人是怎么做到的?中东国家是怎么做到的?印尼是怎么做到的?越南是怎么做到的?波罗的海国家是如何获得独立的?他们都为之奋斗,他们都发动了革命,起义,流血。印度是怎么获得独立的呢?别告诉我甘地为印度赢得了自由,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谎言。我们获得了独立,因为英国想给我们独立,当时发生了一场全球战争,而英国的财政状况非常糟糕。我们获得了独立,就像有人给乞丐施舍一样。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苛刻,很严厉,很痛苦,但这就是事实。

而且,印度人的懦弱不仅仅局限于独立运动,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喜欢冒险。我们总是想走传统的道路,我们没有勇气去做新的事情,我们没有勇气自主创造和创新。我们喜欢走已经走过无数次的路,而且是安全的。总而言之,我们喜欢平庸,我们没有追求卓越的欲望。

如果不是这样,你怎么解释1930年后,没有一个印度人(印度人,而不是印度裔美国人)获得过任何诺贝尔科学奖?

如果不是这样,你如何解释自1900年以来,印度获得的奥运奖牌不超过28枚,其中一半是曲棍球奖牌,只有9枚是金牌?

如果不是这样,你如何解释印度没有一次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排名第一的事实?

你如何解释,在2000名世界知名科学家中,只有10名来自印度?

你如何解释,2019年500所顶尖大学中只有6所来自印度,没有一所印度大学进入前300名?

你如何解释,互联网已经诞生30多年了,却没有一家印度科技公司被大众所知?

你如何解释,印度有这么多IT学生,却没有一个来自印度的图灵奖获得者?

你如何解释,没有一家印度全球制造公司?

接受吧,我们一直都是胆小鬼,我们一向规避风险,我们一直都是平庸的。

你想超越中国,但你知道他们的文化包含什么吗?他们的文化是以精英为基础的。它包含这样一种思想,即如果一个人很穷,他就不够努力。同样的想法在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很流行。这就是他们令人羡慕的增长背后的原因。他们重视工作,他们重视为目标而坚持不懈,他们重视勤奋、努力和一丝不苟。

这种工作文化与印度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印度,每个人都想休息一会儿。懒惰在每个印度人的灵魂中根深蒂固,它渗透到他们每一个该死的细胞里。他们不想让自己有一点累。他们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上人迹罕至的小路。这就解释了印度人对政府工作的令人困惑的狂热。

印度是一个人人都爱说话的国家,人人都在吹牛,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批评家。但让我告诉你,他们什么都不是。他们不是实干家。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印度有这么多哲学著作,但在科学或数学方面却没有一个值得记住的成就,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想要安全,想休息一会儿,想抠鼻子,皱眉,摆弄手指。为何?为了打发时间,谁在乎国家。告诉我一个来自这个国家的现代发明或发现。一切都在西方被发现,被创新,被完善,被发明。

在印度,有超过80000名应聘者申请一份1枚硬币的工作,其中许多人拥有MBA和博士学位。

印度是一个仅有6万个工作岗位、有近2000万人申请的地方。那么,他们的工作是什么呢?清洁工、拖车工等。

印度是一个印度理工学院孟买毕业生从事D组工作的地方。他们想要什么?“安全”。

印度是一个人们先做工程,然后攻读MBA,然后准备上UPSC,最后要么失业,要么在银行或SSC工作的地方。

印度是一个大多数女性胎死腹中的地方。因为你猜怎么着,她们不想要女儿,就好像她们的儿子会从漂亮的屁股里出来一样。

印度是一个学生不学习的地方。他们训练自己。训练什么?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最多的问题。这些学生甚至不能批判性地思考,他们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他们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啊!

我来自比哈尔邦,我更了解现实,因为比哈尔邦是我们国家的缩影,而不是孟买、海得拉巴、班加罗尔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城市。

每个人都责怪政府,但他们为什么不扪心自问:为什么我如此害怕失败?为什么我们的社会如此可恨,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它狭隘的小意识形态?为什么人们对自己的种姓、语言、宗教如此不必要地骄傲?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职责如此懒惰,对国家如此冷漠?为什么我们如此缺乏创新、创造力和独创性?

有一天,我们的社会摆脱了倒退的力量和狭隘的意识形态,最重要的是,摆脱懦弱,将是印度超过中国的一天。

===========

文章来源自自公众号:外国那点事 欢迎关注!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