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次性建成的落差最大的铁路之一——格尔木到库尔勒铁路

【本文来自《关于中尼铁路,各位需要解决几个认识误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遥远的桥
  • 有没有懂行的给科普一下这种大落差条件下铁路该怎么修?国内有没有可比先例?

国内一次性建成的落差最大的铁路之一——格尔木到库尔勒铁路(格库铁路,2020年通车),从柴达木盆地翻越阿尔金山到达塔里木盆地,最高点在阿尔金山上海拔3322米,最低点在塔里木盆地台特玛湖805米,高差2500多米。

为了翻越陡峭的阿尔金山北麓,从塔里木盆地里的新疆若羌县米兰镇到阿尔金山上的巴什考供车站,海拔从800多米上升到3000米左右,120公里长的线路按照千分之16的坡度连续爬升2000多米,需要两台机车同时牵引列车通过(高铁线路的坡度可以更大,因为动车组的动力更充沛,比如西成高铁上的“中国高铁第一坡”45公里爬升1100米,坡度千分之25)。

如果从若羌县或者米兰镇出发正对着阿尔金山脉的山脊走,在三五十公里的距离内海拔就会上升两千多米,所以这段线路是斜对着山脊的方向、沿着山麓逐渐爬升的,通过绕路拉长距离来减小坡度。

500

如果顺着大山绕路还不足以把坡度减小到允许的范围内,就要修筑展线,即让线路盘绕起来,就像盘山公路一样。比如要在10公里直线距离上从海拔3000米左右的巴什考供盆地爬升到3300米的阿尔金山隧道,坡度会达到千分之三十,所以线路额外转了几个圈,通过灯泡型展线拉长距离,把坡度控制在千分之16。

500

过去我们修建长隧道和大桥的能力不足,只能在狭小的山谷里非常局促地布置展线来翻山,比如宝成铁路秦岭展线,在6公里直线距离内盘绕27公里爬升817米。

如今技术强了,可以在山体里打几十公里的长隧道、在山谷中建设几百上千米的大桥直接穿山而过。即便要布置展线,也可以打隧道造大桥,让线路非常舒展,不必再受自然条件的严格约束了。

500

若要论我国在高海拔地区修建隧道的能力,可以参考青藏铁路新关角隧道(2014年通车),平均海拔3600米,长度32.46公里,直接穿山而过,代替了原来的关角展线群;拉林铁路(2021年通车)最长隧道是达嘎拉隧道,全长17.324公里,平均海拔3400米,穿越冈底斯山余脉郭喀拉日居山的边缘山地,巴玉隧道穿越喜马拉雅山脉边缘山地,长13.073公里,最大埋深(隧道距离上方地面的最大深度)2080米,是全国埋深最大的隧道。

未来穿越喜马拉雅山铁路,必将是宏伟的超级工程,但是乘坐体验大概和坐地铁差不多,大部分路段都在山体里钻隧道。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