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搞明白了直播带货的精髓

【本文来自《董明珠造不出“董宇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不懂直播带货,但我觉得董明珠跟我一样不懂直播带货。反过来,俞敏洪搞明白了直播带货的精髓。

我大概总结一下,会看直博带货的人,一般来说比较无聊,闲得蛋疼的人,比如年轻人、家庭主妇等等,也有一些喜欢刷视频和直播的年纪大一点的人。直播带货讲究的是现场就要下单。下单买了,事后会不会后悔再说。这两种因素结合决定了直播带货的关键因素有这么三点:

一是靠主播的表演,要么卖力的叫卖,在现场PUA观众,要么是靠颜值美貌来吸引男性观众,买货类似打赏。

二是选产品,产品必须具备以下特点:属于个人消费类的产品,即个人能直接做主,价值也不算太高,折扣还比较大的产品。比如李佳奇的口红化妆品,阿富汗的松子,非洲某国的零食等等,包括罗锤子的一些带货。比如说电器,直播带货手机比直播带货空调、电视机肯定要好得多。直播带货蓝牙耳机比直播带货手机又要好一点。最理想的就是化妆品,食品的话有一定的风险。

三是平台引流。花钱给平台,让平台给自己引流,尽快增粉。粉多了,买的人自然就多了。当然自己如果本身就是顶流,这个可以跟平台造成互动,吸引流量,不必花钱,甚至平台还能给钱。以前新浪微博就是这么干的,先签一堆的娱乐明星,财经明星等等,而腾讯是从QQ发展,结果发现明星的带动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有点乡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37分账的味道。

董明珠占了第三条,前两条完全没有,注定是失败的,空调、冰洗这类的产品注定是不合适直播带货的,手机还可以考虑。董明珠的空调,如果价格不够优惠,肯定没人买,关键是如果你没有做功课的人,怎么知道这个空调便宜还是贵?买空调的人做不到瞬间决策,决策的时间很长,一般从买房开始到装修不知道到实体店和网店逛了多少遍了,价钱差不多的话,为什么非等到董明珠直播卖货?前年有几次直播成绩不错的原因据说是折后价比经销商的进货价还便宜,还让经销商去直播间买货。如果她真想发展直播带货,就应该搞以下小家电,比如挂脖子上的风扇、格力手机之类等等。

而俞敏洪就不一样,第一他搞清楚了卖货更多的是表演,只是每个主播表演风格不一样,他那直播间的几个人可谓各有风格,总有观众喜欢的类型。董宇辉他们的表演的确不错。

第二选的产品,老师们卖书就不用说了,肯定贴切。农产品就不错,无论是大米还是玉米,100块以内,只要有一点赚钱能力的人轻松随便买。当时有人诋毁董宇辉卖的48元6根玉米太贵了,其实买的人在乎这个48元吗?在乎这个性价比吗?不在乎!反过来,如果董宇辉卖力地介绍这个玉米怎么好,口感怎么好,一分钱一份货,性价比多么的高,肯定没有这个成绩。

第三平台推动,互联网的投资大佬有很大势力是北大帮,百度、新浪、抖音、新东方都是。我相信东方甄选的走红幕后肯定有抖音的引流和推动。一旦供应链完善,体系建立,就请师兄弟出手帮忙引流,只是做的比较隐秘而已,不像罗敏那样做的那么直接。广泛意义上罗敏都算是北大帮的。只是罗敏名声太臭,大家不敢捧他。

这几点决定了董明珠做直播肯定不合适,除非她的产品进行转型。而俞敏洪比较懂直播带货,所以他的成功不是偶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