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会有“小规模攻台”

祖国的宝岛台湾,从1949年至今,处于非法割据状态之下,成为了旧中国政治生态系统最后龟缩的一隅之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前,人民军队一度准备通过购买英国二战剩余舰艇为主要途径,加上向苏联购买一部分武器装备,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支堪用海空力量,趁着国民党当局逃台初期立足未稳,一举实现渡海解放台湾。

虽然这个计划今天我们听来觉得有点异想天开,但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却有一定可能性,毕竟别忘了当时欧洲整个都穷疯了,就算是绞索,人家也会卖,比如苏联米格-15战斗机的发动机,就是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提供的。

当然,这个从行动前提条件上说就有很大不确定性的行动,随着冷战形势的发展,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我军入朝作战初期的主力就用到了原计划用于攻台的主力部队。

所以呢,如今说朝鲜战争影响了我们攻台呢,其实主要的还不是把九兵团拉到了盖马高原上和美国人拼命,其实更重要的是朝鲜战争让冷战气氛大幅度升高,导致美国选择了死保台湾,同时也切断了我们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支足以压倒对岸的海空力量的渠道。因此造成了历史的遗憾,而这其实是朝鲜战争一爆发就注定要发生的事情了。

在当时的环境下,一旦美国决心动用自己的海空力量死保台湾,我们不论如何是没办法了,因为当时苏联也没有足够和美国在海上争锋的军事力量,台湾海峡对于当时的我军确实是成了天堑。

时过境迁,中美建交谈判的时候,双方意识,有着合作对抗苏联这个共同目标的中美间,当时唯一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

但即使如此,美国仍然不愿意放弃台湾,因为中国再怎么说,也只是暂时与美国站在了一起而已,就好像二战期间美国大力援助苏联对抗德国,但并不影响战后双方翻脸一样。

正是由于美国本身这种矛盾的态度,因此在台湾问题上他们就耍了两面派手段,一边和我们签署三个联合公报,一边通过了“对台湾关系法”。从那之后一直到现在,美国就用这种“模糊政策”处理台湾问题,在台湾海峡两岸之间“维持现状”,以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

现在中美因为台湾问题再次进入了危机状态,应该说只是刚刚进入第一回合我方行动阶段。

接下来,双方还将在外交、国际政治,以及军事层面,展开进一步的行动。

但是有很多朋友就提出,我们为什么不能“冷启动”,立刻实施攻台,或者采取“小打”手段,比如攻占伪政权控制下的金门、马祖、澎湖,或者其他一些更小的离岛。

实际上我们注意到,从2014年俄乌冲突后,就已经有不少人多次在说,大陆会采取类似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类似的手法,迅速控制这些离岛,这些比较靠近大陆的岛屿上如今驻军兵力不多,装备落后,战斗力有限,而且驻军和地方行政机关普遍与大陆暗通款曲,其实也早就不是秘密,且台湾当局拿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办法。

那么这看起来似乎是用“克里米亚”模式的一个理想环境。

但问题是这样做并无实际意义,台湾岛的地理环境、军事环境和地理环境决定了对台军事行动必须是一次来个大的,搞2014年俄乌冲突模式,是下策中的下策。

首先,台湾的几个离岛在军事上价值很低,因为它们无法被用作攻台的中转基地。当然在康熙那个时代,“取台先取澎”是一个有效的策略,这是受到风帆船技术限制决定的。

但是今天的环境下,攻台最有效的海上运输工具是072型登陆舰,这种登陆舰的特点是可以在十几个小时内渡过海峡,既可以直接在滩头卸载部队,也可以直接在海上放出两栖装甲车辆。而且成本低廉,建造快速,而且其操作也相对简单,有利于短时间内大量建造,大量服役。

当然,071型船坞登陆舰,075型两栖攻击舰的装载能力更强,综合作战能力更高,但对于攻台任务而言,它们的航程有点过头了,而且建造成本和时间也更长。

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的经验,在登陆行动前半年一年的时间里,发挥强大的造船工业实力,快速建造一批072,应该说不论是从成本上,还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最近据外媒报道称,其实已经有一批新的072型登陆舰在建造之中,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美国《华尔街时报》预言攻台行动最短将在18个月内开始的依据,但如果按照美国标准,那么这个时间表好像还挺合理的。

除了072,另一个用于渡过海峡的重要工具就是大量的滚装船,由于现代滚装船设计上拥有车辆甲板和装卸坡道,所以实际上和072这样的登陆舰相比,其实最大的区别无非也就是是否具备自行抢滩登陆的能力或者在海面上放出两栖战车的能力。

不过滚装船只能用于运送后续登陆部队,第一波登陆攻击部队必须使用具备敌前登陆能力的舰艇,他们必须首先夺取一个港口,才能让滚装船运送的重型装备直接开上对岸。

当然,还有媒体非常关注的“野牛”气垫船,但是这种气垫船的问题在于,首先就是它的运载能力虽说在气垫船里是很大的,但对于大规模登陆作战来说,是不够的。而且野牛也不具备敌前登陆的能力,因为它的气垫实在是容易被破坏。

所以实际上野牛的更多的是海峡快速轮渡,将一些前线急需,用其他手段难以快速运送到对岸的重型装备快速的送上我方已经控制的滩头。

所以我军最终也没有大量装备“野牛”,因为如果只需要完成这个任务,那么其实用不了几艘。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攻台军事行动的登陆模式实际上也就明牌了,就是让我方三个集团军和海军陆战队下辖的若干个两栖机械化旅作为第一波,快速控制台湾的若干滩头和港口,然后后续重装部队再通过人工港或夺取的港口卸载上陆。

而登陆行动将会得到从海峡对岸直接发射过来的远程打击火力、海军舰炮,以及强大固定翼和直升机空中火力的全程支援,这些打击火力的威力和效率,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依赖的飞机和战列舰的舰炮。

尤其是我军的370毫米远程火箭炮现在射程已经达到了500公里水平(外贸型是280公里),所以整个战争期间这些火箭炮可能都不必运过海峡去,减轻了登陆运送的压力。

台湾伪军整天期待的那种无数渔船装载部队挤在狭窄的滩头附近水域,等待前面渔船上的部队用吊机把坦克卸下船的场面,根本不会出现。

所以,从技术层面来看,既然我方拥有快速将一支强大的陆军部队快速送上对面滩头的能力,那么就没有必要去占领这些外岛来部署炮火。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采取的夺取一个小岛,在上面部署炮兵来支援登陆行动的做法,在台湾海峡作战中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了,90年代我军那时候远程打击火力不足,还是动过这方面脑筋的。

另一方面,在冷战时代技术背景下,中沙岛、澎湖列岛、金门马祖,对于台军的防空和反登陆作战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为台湾本岛提供充分的预警时间,这些岛屿上可以部署雷达,而且本身建造了在当时看来相当坚固的堡垒设施,而在攻击台湾本岛前,解放军首先必须去攻占这些岛屿,从而要付出一定的牺牲代价,并且暴露自己的攻击意图。而如果不攻击,那么它们上面部署的雷达就可以提供宝贵的预警时间,加大了台湾的防御纵深。

但是今天的话,这些岛屿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在台湾本岛的海空兵力都面临着开战后一分钟内就被导弹摧毁在基地里的前提下,部署在外岛的雷达也就能增加不到一分钟的预警时间。其意义实在是有限得很。

包括台湾的“铺路爪”雷达,这两天又有人开始吹这玩意视距有多远,可以看到大陆纵深的情况什么的。

或许这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地平说的信徒,认为地球没有曲率吧。

铺路爪只是一种反导预警雷达,因为地球曲率影响,它在远距离上只能看到那些飞出大气层外的导弹,根本看不到在正常高度飞行的飞机。而由于技术上相对落后,铺路爪雷达对于现代弹道导弹的探测能力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而且看得见打不着,对于台湾本身来说这东西就更没意义了。

当然对于美国的反导系统而言,这套系统能够看到大陆导弹升空,如果这些导弹是要攻击关岛、夏威夷,日本,那么铺路爪还是有点用的,就和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一样,主要的是为美国反导系统服务,而不是为韩国或者台湾服务。

冷战时期说台湾是不沉的航母还是真的,但在今天这个大规模精确打击的年代,这艘“航母”是很容易被打瘫的。连台湾这样的一个不小的岛屿都会面临着全岛机场、港口,主要军事设施在第一轮打击中被摧毁或瘫痪的局面,那就更何况这些小小的外岛了。

从技术战术角度说,上述这些事实决定了,我方没有必要去打外岛,只要让其瘫痪失去行动能力即可。

因此与其说这些岛屿会成为“克里米亚”,不如说战时它们的现状决定了它们更可能迅速按照“赫尔松模式”被顺手解放。

那么从战略角度说,我方攻击外岛的可能性又如何呢?

按照美国人的逻辑,大陆攻击外岛的目的在于从政治层面打破台湾的安全感,促使台湾民众认识到局面的危险,从而降低台湾的抵抗意志,乃至逼迫台湾当局转向和平统一。

但是这种可能性,如果我们看一看乌克兰,就会发现在台湾的岛内政治气氛已经十分有毒的情况下这样做,那么反而会促使台湾当局在台独道路上直接一头撞南墙,你打下一个金门岛,台湾当局直接宣布独立了,那不是最后还是要大打吗?

而如果此时我方仅仅做了攻击外岛的军事准备,没有准备直接解放台湾,那么就变成了我方要仓促展开对台大规模军事行动。

那不就成了把主动权直接拱手让人了吗?

而且台湾岛内政治气氛有毒也不是开玩笑的,台湾当局的内部清洗已经做了好几轮,许多对统一还有念想的军事、情报、政治方面的人员已经被踢掉,全部换上了台独“信得过”的人。除了金门这样的不管是什么人到了这里最后都得改弦更张的特殊地方,岛内的统战工作已经很难做了。

虽然这样也带来一个副作用,那就是仅仅靠政治立场定人选,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台军已经非常严重的内斗问题。基本上有能力,有想法,有心气的人,都已经没法在这个有毒的政治气氛下“混”下去了。

其实我们经常看到台湾军队的退役军官抱怨台军内部的气氛,基本干不了什么实事,大家的精力都花在内斗上了。比如空军飞行员,技术好的,去美国培训过的,水平不错的,很多人都尽可能快的找个航空公司跳槽走人,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爬上去,而真正成为高层领导的,十有八九都是分不清大气层内外之流。

台军很多笑话也都是从这种现状来的,比如之前他们买F-16的自卫电子对抗吊舱,之所以没有给每架飞机都配上一具,一方面是美国要价太高,另一方面是台军高层莫名其妙的认为,电子对抗吊舱不是应该是给一架飞机装上了,就可以掩护一个编队了吗?所以为什么要买那么多呢?……基本上这就是“就这,还军事专家?”的水平吧。

在这种环境下, 台独当局折腾的这些政治清洗,客观上倒是降低了解放战争的难度,但是反过来,这也确实导致了我们不可能实现美国人所设想的这种,通过小规模军事行动,降低台湾抵抗意志,改变台湾当局行为模式的想法。

大家千万不要把台湾当局想象成什么“现代化”的体制,把当代台湾的事情,照着解放战争中那个民国的模子去套,你马上就能懂了。

解放战争中的民国如果说还有什么“本事”,那就是“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走掉”,没有被解放军的铁拳砸到脑袋上之前,他们是不会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的。即使理论上美国是“爸爸”,其实它也没有改变台湾当局一些基本行为模式的能力,因为他们还有一招叫做“阳奉阴违”嘛,历史上美国对自己在亚洲地区扶植的几个傀儡当局,一直都毫无办法,基本上就是被这一招打败的,毕竟美国历史有点短,玩儿不明白这种复杂的套路。即使是在日本韩国都已经设立了东京地检署这类的机构了,实际上依然无法真正实现对日韩政治局势的完全控制,对台湾他们就更是如此了。

当然了,如果是纯粹依靠美国的傀儡,比如南越,那美国人还可以策划个“换马”,但台军如果有能力有胆子搞“换马”,那大概十有八九结果不是按照美国人的心意扶植一个他们想要的人上台,而是……你懂的……

当年抗战中老蒋也是差不多玩法,弄得盟友和敌人都异常头痛,确实,军事上国民党军无能之至,只能玩命的消耗中国军民的生命去拖慢日本人的脚步,但同时老蒋和日伪又有有限“合作”,折腾了很多恶心的事情,弄得日本人反倒也不感觉他特别讨厌——至少坂垣征四郎这类老奸巨猾的鬼子早就发现老蒋背地里其实是个可以合作的对象。而美国人说起来是老蒋的盟友,甚至可以说是幕后老板,但却拿他表面抗战,背地自肥毫无办法,只能不断给老蒋发空白支票,让他继续瞎搞。要不怎么美国考察团去看了延安后都说,还不如援助共产党算了。其实现在台湾当局就是把这一套拿来继续用,只不过这次他们对付的不是外国侵略者而是抱着和平统一美好愿望的自己人了,只要不把大陆惹到极限,那板子是不会敲下来的,所以其实他们21世纪以来,对付大陆的手段和对付美国的都一样,把阳奉阴违四个字玩到了极限,自以为能在钢丝上跳舞。

可以说在这一个层面上,台湾当局以失去干实事能力为代价,反而是实现了较强的控制力,或者说搭建了一个跨越党派,基于裙带关系的稳定结构,反而让我方无法通过施加压力来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不仅仅是我方不行,实际上美国也只能有限的做到一些。

所以既然都认识到这一点了,对付他们的办法那也只能是和对付不死的小强一样,一拖鞋拍扁,搞什么间接战略是没啥意义的,反倒会被他们拉到同一层面上然后凭丰富的经验取胜。

比如说,突然宣布接受和平统一,让你不打,然后再利用你政策上的空间,玩到极限,搞成像香港之前的那种情况。

从这一点上,两岸同文同种,我们对台湾当局的理解还是比美国人要强的,不把台湾当局彻底扬了,不消灭他们最后的政治资本——军队和政权,我们自己来治理,是改变不了台湾的。

从军事和政治两方面来说,台湾都不存在小打的可能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要采取如今这样的策略,不要给台湾当局“擦屁股”,他们惹了事儿,那就让事情变大,然后予以实质性的打击。我们既然现在觉得打的时机尚不成熟,那么就不如先让他们继续折腾,改变之前对台湾的绥靖政策,反正台湾当局的施政能力也就是呵呵的水平,就让他们折腾得岛内天怒人怨,那时我们的准备工作,比如芯片制造业转移,比如对台湾未来治理问题的考虑,比如解决台湾问题所必须的外交和国际舆论准备,以及对外来干涉的全面斗争准备,甚至是在面临核摊牌危险时候的准备,都在未来几年里陆续到位。那时再雷霆万钧一击得手,总比现在吃夹生饭要好得多。

只要我们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时间是在我们这边的。反正台湾现在这个样子吧,再有几年时间,他们也不可能改变军力对比,不可能改变台湾的地理特点,不可能扭转台湾经济的颓势,不可能改变激烈内斗带来的严重内耗,不可能改善台湾人民的民生生活,也不可能切断两岸人民的血脉联系,那就让他们再跳跳吧,那一天不远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