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年·最中国”:追梦汉唐可堪慰乡愁?
“西安年·最中国”:追梦汉唐可堪慰乡愁?
狗年寒冬尽,猪岁新春来。
在此除旧迎新之际,最“火”的贺岁片,当数《流浪地球》。最“火”的地方,就应该是这个“西安年·最中国”的“网红城市”。
在网闻博报看来,所谓“偶然中定有必然”,自从“盘古氏开辟鸿蒙”,直到“女娲氏炼石补天”和《山海经》故事的世代承传,中国人从来就不缺乏想象力和主观意识能动性。因此,拯救地球文明危机的最后希望,还是寄托在历经磨难而又生生不息的盘古氏子孙身上,这也是中华民族应该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历史必然逻辑。不过,在茫茫宇宙中流浪的人类,总是带有地球家园的一抹乡愁。肩负着拯救地球使命的中国人,更是有着“盘古氏开辟鸿蒙”的精神基因和魂牵梦绕的“汉唐情结”,这就是从石器时代到网络时代的”法术万变而道不变”。
1.时空穿越:唐玄奘与印度留学生的“长安之约”
据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2月16日报道,2018年春节,西安首次推出“西安年·最中国”这一节庆品牌活动,获得超1.8亿人次关注,接待1000余万中外游客,一举叫响全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认为,“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样本、新示范,以新作为彰显了新时代下的新气象。
网闻博报注意到,冬季往往是旅游淡季。“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不仅让古城西安旅游市场淡季变旺,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更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彰显了文化自信。2019“西安年·最中国”春节期间推出的251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国内外游客深度参与体验年俗文化旅游的同时,也让古城西安收获了满满的人气。据统计,春节假期7天时间,西安市共接待游客1652.39万人次,同比增长30.16%。
2月5日,正月初一。在“盛世迎新·元日纳福”2019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欢乐大拜年活动氛围中,大雁塔南北广场和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人流如织,成为欢乐的海洋。游客们写祈福条、挂祈福灯,赏“盛世丝路大联欢”闹新春系列演出,体验着浓浓的西安年味。从正月初二开始,参加2019“西安年·最中国”华人(华侨)西安新春幸福大团圆活动的华人(华侨)和海内外达人体验团,历时5天,到访了西安城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永兴坊、大唐芙蓉园、华清宫等景区景点,并通过微信、微博、Facebook等新媒体,向世界宣传推介古城西安。
“‘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科技打造出的新潮与时尚,带给我完全不同的体验。”在参加了“盛世迎新·元日纳福”2019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欢乐大拜年活动后,来自印度的西北大学留学生王杰兴奋地说。
谈到来西安留学的原因,王杰说是因为“玄奘”。王杰告诉记者,多年前,他在印度看到中国纪录片《大唐西域记》里,出现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名字。“从那时起,我就立志,一定要到西安来。”王杰说。去年如愿来到西北大学留学后,西安持续优化提升的营商环境、优惠的落户政策和人才新政、日益焕发的市场活力让王杰充分感受到了现代西安的开放、包容与活力。
“当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到了我的故乡印度。现在我来到了西安留学,感到非常荣幸。”王杰说,“虽然来西安的时间不长,但我已被西安开放包容的精神深深吸引。‘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让我更加了解西安、爱上西安,毕业后我会留在西安。”
据了解,近两年来,随着户籍、人才、创新创业“三个新政”的实施,西安累计新增户籍人口超过100万,2018年新登记市场主体突破50万户。同时,西安先后举办了丝路国际艺术节、丝路国际电影节、丝路旅游国际博览会等大型人文交流活动以及“一带一路”海关高层论坛、丝绸之路旅游部长会议等重要国际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西安旅游、经商、学习。
“西安,开放是传统,包容是基因。唐朝全盛时期,长安人口超过了100万人,在长安求学、经商的外国人超过10万人,其中留学生就有8000多人,堪称世界第一大都会。西安的唐朝历史文化遗存最多。”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说,“‘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让西安成为网红城市。下一步,西安要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进一步挖掘,打造‘西安游·最中国’品牌。”
2.梦回长安:追问唐玄奘“西天取经”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来自印度的西北大学留学生王杰说:“当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到了我的故乡印度。现在我来到了西安留学,感到非常荣幸。”由《大唐西域记》引发的这个小插曲,就自然会让我们想起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西游记》第一回开篇就说,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
在网闻博报看来,就像《红楼梦》开篇拿“女娲补天”的石头说事一样,《西游记》虽然是一部魔幻小说,但也是从“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宇宙演化过程开始叙事。按照天干地支纪年阴阳五行说,从“天开于子”到“地辟于丑”,直到“天地人三才定位”的“人生于寅”,就是一元复始的周期轮回。当此戊戌狗年与己亥猪年交会之际,便有了这场2019“西安年·最中国”的春节活动。
说到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就绕不过大唐长安。《西游记》第九回有诗曰:
都城大国实堪观,
八水周流绕四山。
多少帝王兴此处,
古来天下说长安。
对于大唐长安,原著里有这样一段描述:“此单表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华夷图上看,天下最为头,真是奇胜之方。今却是大唐太宗文皇帝登基,改元龙集贞观。此时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且不说他驾前有安邦定国的英豪,与那创业争疆的杰士。”
在网闻博报看来,所谓西金生北水而东木克中土的相克相生,就必然体现为人世间“东风西渐”和“西天取经”的循环往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就演绎着进步与倒退的兴衰沉浮,而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文明进步单行线。因此,只有承认阶段性倒退和堕落的现实,才能够找到走出低谷的动力和方向,这正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逻辑起点。
就拿“丝绸之路”来讲,我们说这是一条促进世界贸易繁荣的友谊之路,这当然反映了中国人和平发展的“天下情怀”。事实上,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直到今天的“叙利亚战争”,这条“丝绸之路”沿线就始终演绎着战争与和平的交响曲。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发展起伏,只是“汉唐盛世”崛起与衰落的对外效应,更是中国人自身发展内动力强弱变化的历史印记。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大唐王朝再次开创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然而,唐玄奘“西天取经”弘扬佛法,却终究未能使大唐王朝跳出天下兴亡周期律。那么,他从大唐长安出发“西天取经”之时,是不是已经预感到了大唐王朝正面临着一场盛世危机?佛法真经“普度众生”,就能使天竺国成为“众生平等互利共享”的“极乐世界”吗?假若不是出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唐玄奘个人“修成正果”又有什么价值呢?
当然,我们不能用以凡人之心度大唐圣僧之腹。不过,梦回大唐长安,来到唐玄奘“西天取经”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就不免会激荡起滚滚红尘的千年幽思。如果要问,自从“鸦片贸易战争”的“开关通商”以来,中国知识精英“西学东渐”的初心究竟是什么?这个百年历史命题,恐怕还是要追根溯源到一千多年前的唐玄奘“西天取经”。
3.西学东渐:为何美国会重蹈“日不落帝国”盛极必衰的覆辙?
沿着当年唐玄奘“西天取经”的“丝绸之路”,我们就能够发现大国兴衰的千年历史轨迹。这场“东风西渐”与“西天取经”的文化角力,经过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的《东游记》回传,就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哥伦布船队殖民征服“新大陆”的奴隶买卖“世界自由贸易”狂飙突进。再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直到美国的“世界霸主”更新换代,直至形成今天“美元霸权”金融殖民统治的民主法治和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惯例“剪羊毛”体系,也都是在演绎着“世界自由贸易”的“西学东渐”。
中国人对于这场“西学东渐”文化冲击波的切身感受,则始于一百多年前的“鸦片贸易战争”。最近一轮的“世界霸主”更新换代,便是“日不落帝国”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和美国的大国崛起。自此,这场“西学东渐”的现代化潮流,就进入了美国化的全球化时代。在美国又开始重蹈“日不落帝国”覆辙之时,我们才猛然发现,原来这个美国化的“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却是一个“GDP崇拜”的负债运营模式。
君不见,美国国家债务首次冲破22万亿美元,“罪魁祸首”竟是GDP?据搜狐财经“格隆汇”2019年2月17日报道,别看美国GDP“笑得欢”,小心国家债务“拉清单”。近年来,美国国家债务规模持续膨胀,在2月11日首次突破22万亿美元大关,而在11个月之前,美国国家债务规模还处于21万亿美元的水平。这背后则是赤字水平和发债规模双双创下新高。
网闻博报注意到,投资咨询公司720 Global联合创始人兼Real Investment Advice合伙人Michael Lebowitz分析指出,美国赤字规模高企,问题就出在GDP上。由于全球都以GDP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首要指标,因此政府、央行乃至经济学家都专注于提高GDP增长,而没关注增长的质量。一种快速提高GDP的方式就是增加财政支出。不过Lebowitz指出,赤字不是免费的。当债务总量占GDP比重太高时,这个国家有陷入经济衰退的风险。在我们身处的世界中,衡量经济健康程度的标志是GDP。不过,GDP只是记录一个经济体的总支出,而没有区分支出的好坏,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以及支出的资金来源(自有资金还是债务)。在以GDP核算的世界中,今天的支出比昨天更多就被视为是经济增长。各国政府、央行行长和经济学家都高度追求GDP增长,而不在意其实现的成本以及方式。
他分析指出,GDP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所有支出,通过预算赤字融资的政府支出增加了GDP的水平。大部分政府支出不会产生与初始支出一样大的回报,因此这种支出是一场“藏球游戏”。藏球游戏从英文翻译而来。藏球游戏是一个赌博游戏,但实际上当下注金钱时,它几乎总是一个用来进行欺诈的信任技巧。这种诈骗被称为短期骗局。这样的做法只是改变了支出的时间点,在表面上“产生增长”。如此做的结果是,今天的赤字融资支出使消费从明天提前,但这样做会减少未来支出,因为现有的债务会增加。如果新债务不能提供足以支付利息的收入来源,那么它就是非生产性的,并且会拖累经济增长。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政府支出都必须具有生产力,但非生产性支出应当用税务收入来支付而不是债务。
Lebowitz认为,如今美国当选的政客们寻求为其选民带来利益。由于大环境的性质以及重新当选的强烈动机,似乎很少有政客关心下一次选举以外的任何事情。美国政府的庞大赤字引人忧虑。自1960年以来,美国联邦财政支出基本都增加了GDP的数字,除了实现财政盈余的5年。美国赤字时代从1960年代约翰逊总统的“枪支和黄油”政策开始。约翰逊的手笔虽然在当时看来很大,但是和随后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因哈特和罗格夫曾在2009年的著作《This Time is Different: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 Folly》中警告赤字支出有很大的后顾之忧。他们表示,对政府支出历史的详尽研究表明,当政府债务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时90%,经济增长将放缓,经济问题会成倍增加,最终将导致金融危机。
Lebowitz警告称,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将面临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人为地增加非生产性支出和“过度物质主义”的经济可能会造成暂时繁荣的假象,然而美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将逐渐感受到拮据。
那么,对于这场美国“盛世危机”的全球化冲击波,我们究竟该如何防范呢?
4.梦回汉唐:西安能否再次展示“长安印象”升级版?
网闻博报注意到, 就在“GDP崇拜”的美国化负债运营模式已经走向末路之时,西安推出了“西安年·最中国”节庆活动。梦回汉唐,古都西安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问题是,我们还能以“GDP思维”衡量西安吗?
正在这时,有媒体发问,盘点万亿GDP俱乐部“后备军”,哪些城市可能升级新一线?据《每日经济新闻》2019年2月16日报道,每当有城市发布数据,宣布晋升为万亿GDP量级时,外界往往充满对其成为新一线城市的期待。“只有经济总量大,不能算是一线城市。”2月14日,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谈到一些城市的经济总量变化时说。
报道指出,2018年有16个超过万亿元经济总量的城市,新加入的城市是宁波和郑州。处于9000亿元水平的有佛山。2018年经济总量在8000亿元以上的就有5个,分别是泉州、西安、南通、东莞、济南(包含莱芜)。因此,不出意外,在2019年佛山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后,2020年西安、济南最有可能接力进入万亿GDP城市的行列,泉州和南通等会加快进入晋级经济总量万亿元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省会城市经济增速可能会更快,因为聚集大量资源的省会城市,比单一的工业和外贸城市发展潜力大。
报道称,一些专家认为,沿海发达城市在2018年经济放缓与外需放慢有关,比如杭州、深圳、广州的经济增速分别降低到6%、7%左右的水平就是例子。但是内陆的武汉、西安、成都经济仍发展较快,与这些地区受外部经济冲击小有关。西安的经济总量也只是8000多亿元,但却有3所985大学、8所211大学,还有大量的国家级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同时,西安拥有米字形高铁枢纽。除了一线城市,目前我国已有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被明确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如前所述,别看美国GDP“笑得欢”,小心国家债务“拉清单”。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将面临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人为地增加非生产性支出和过度物质主义的经济可能会造成暂时繁荣的假象,然而美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将逐渐感受到拮据。问题恰恰在于,要想让人们改变“GDP崇拜”的美国化惯性思维,以超越“过度物质主义”的新视野来观察“一线城市”的发展,确实有些勉为其难。
在网闻博报看来,外界如何评价西安并不重要。西安人怎样审视西安,这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就像当年,真正具有“天下情怀”和世界目光的大长安,才能够引领“丝绸之路”的时代风骚。西安,不是西安人的西安,而是全中国人的精神故土。只有这里,才能够寄托海内外14亿中国人“汉唐盛世”的乡愁。“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道法自然法则“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精神基因。巍巍秦岭“中华龙脉”,楼观台千年圣地,依然有老子大道智慧在空谷回荡。盘点过滤和传承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正是西安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梦回大唐,诗意长安。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够享受到中国人曾经“阔”过的自豪感,但我们绝不能成为网络时代的阿Q,更不能成为精神麻木的华老栓和怨天尤人的祥林嫂。这里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由奔放,也有“长安米贵居不易”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文情怀,还有“苛政猛于虎”的为民请命侠肝义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击节长叹,则更是“文以载道”的灵魂呼唤!
恰便似,“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西安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就在于能否再次创造出引领“丝绸之路”发展新路的“长安印象”升级版。凭谁问,“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人,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