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伊朗莱希政府的外交政策
中东领域系列讲座 第三讲
伊朗来希政府的外交政策
主持人:线一凡
记录:尹天奇、线一凡
排版:李辛澎
联系微信:middleeastoasis
2022年7月28日晚7点,莫森·沙里亚蒂尼亚教授以20张精美的幻灯片,用1小时时间,为中国观众讲述了伊朗莱希政府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交政策。在讲解的过程中,教授引入了许多自己对伊朗政府对外关系的研究评估,同时联系最近国际局势的变动进行情景分析。
在介绍伊朗莱希政府的外交政策之前,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伊朗的政府体系,包括最高领导人的统领作用,总统在内政外交方面的权责,以及总统与军队和法律部门的协作等。
随后,教授进行了关于莱希政府综合策略的论述,主要分为以下五点:
一、对内政和外交关系的重新定义。不同于之前鲁哈尼政府所认为,外交关系是决定伊朗命脉的关键因素,因此外交政策大于国内治理。莱希政府将政务重心放在伊朗的国内政策上,着重发展国内的经济体系。
二、制定新的反制裁策略。莱希政府认为拜登政府会和特朗普政府一样对伊朗进行进一步的制裁,所以当下制定反制裁的方案是必要的。
三、重启核协议是一种选择,而非必要。之前的鲁哈尼政府认为执行核协议是伊朗经济能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莱希政府认为核协议的重启是一个选择,能否顺利执行取决于美国政府的灵活性。即使不能重启,伊朗也会做好抵御制裁的准备。换言之,伊朗的经济发展不应该依赖于核谈判的结果。
四、伊朗的亚洲邻国将会是伊朗外交政策的重点,西方国家的外交重要性将会减弱。
五、伊朗政府会重建一个和谐的军民关系,预防之前政府执政时所出现的频繁的军民矛盾。
随后,教授讲解了莱希政府的一个重要外交计划,即向东看2.0阶段。此计划着重强调通过多边主义和经济外交建立与东方国家新的外交关系,具体涉及中国、俄罗斯、中亚和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教授随后展开了对伊朗和向东看2.0阶段内具体国家对象的分析。
伊朗和中国:
中国是伊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在疫情期间给予伊朗最大程度的帮助。在向东看2.0阶段,伊朗对中国的外交事务上最重要的任务是签订并实施一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莱希政府将中国视为伊朗未来的最大贸易伙伴,并希望通过与中国的贸易最大化来缓解西方制裁所带来的影响。伊朗与中国的具体经济合作体现在交通运输和商品贸易方面。
伊朗和俄罗斯: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由于俄罗斯也受到了西方的制裁,伊-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在向东看2.0计划中,伊朗会与俄罗斯签订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伊朗计划和俄罗斯签订多项贸易协定,包括一份400亿美金的能源贸易合约和一份优先贸易协定(PTA)。同时,莱希政府重视俄罗斯在核协议谈判中在西方国家和伊朗之间所起的重要作用。教授同时拓展分析了伊朗莱希政府对俄乌局势的看法:莱希政府谴责北约东扩的行径,坚定的认为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希望俄罗斯和乌克兰通过其他手段解决问题。虽然许多分析认为伊朗在俄乌战争中为俄罗斯提供军备补助,教授通过自己的评估认为伊朗并没有为俄罗斯提供除了口头上的支持以外的任何军事上的帮助。
伊朗和新阿富汗政权:
教授首先论述了阿富汗政权变动对伊朗的影响:美军的撤离降低了东部边境所受的潜在军事威胁,但同时大量的阿富汗难民涌入伊朗,对伊朗的国内治理造成了不小的挑战。对于伊朗政府和新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关系,教授认为伊朗政府的态度是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一方面,新的塔利班政权消除了美军对于伊朗地位的威胁。另一方面,伊朗政府曾多次支持美军打击塔利班组织以及其他恐怖势力,所以莱希政府无法确定塔利班政府是否愿意合作。教授认为莱希政府会积极与新阿富汗政府展开合作,但同时不会承认塔利班政权的合法性。
伊朗的中东策略:
莱希政府将维持伊朗在中东脆弱平衡中的地位,作为伊朗中东战略的核心。同时,伊朗会进一步参与黎凡特地区的相关外交活动。对于伊朗与中东地区其他大国关系的看法,教授认为伊朗与以色列的矛盾会进一步升级,但同时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的矛盾会逐渐减弱。
伊朗与中亚:
伊朗莱希政府重视与中亚的重新接触与合作,将视与中亚的合作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合作方针主要聚焦于三点:贸易、互联互通和规避制裁。
随后,教授论述了JCPOA的进程,认为莱希政府将JCPOA看作一个伊朗推动自身地位的杠杆和谈判筹码,伊朗应该通过自身的核实力来威慑西方国家。
最后,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不应该过早地考量莱希政府的外交政策,应该假以时日再做评估。
问答交流
讲座后,平台专门组织观众与教授进行讨论交流。第一个问题是在伊朗国力逐步增强与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逐渐衰微的背景下,伊朗及其盟友上升的军事实力会对伊朗政策产生什么影响?莫森·沙里亚蒂尼亚教授认为军事实力是维持区域平衡的重要手段,通过进一步增强经济和军事能力,伊朗会尝试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而非在区域政策上做出巨大的调整。
观众就沙特和伊朗近段时间重启外交谈判一事提问,教授强调伊朗和沙特间的外交谈判是两国关系向前的重要一步,尽管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仍在面临许多分歧与困难,但伊朗正在努力解决相关问题,为减少地区争端奠定基础,同时尽可能地分化沙特同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
随后观众向教授请教了维也纳伊核协议谈判的相关问题,教授在回答中表示伊朗对于参与伊核协议谈判是积极的,但同时更是谨慎的,伊朗目前提出的谈判要求是为了防止美国再一次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为了增加手中的筹码,伊朗也在同时发展核能力,发展抵抗型经济和强化核工业都是伊朗争取更多谈判空间保证自主权的手段。
之后观众们分别就伊朗同叙利亚、阿联酋、俄罗斯以及土耳其等国的关系及系列热点问题同莫森·沙里亚蒂尼亚教授进行了探讨,教授也进一步阐述了莱希政府时期针对以上国家采取的外交政策,其整体基调是加强合作,尤其是针对海合会相关国家,伊朗希望可以在不违反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发挥能动性消除两者间存在的信任赤字,尽可能的构建出一种平衡与稳定的局面。在同土耳其一类的地区大国处理关系过程中,竞争和合作是并存的,土耳其作为伊朗当前与未来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教授相信两国关系会继续延续50年来的旧模式,尽管双方可能在部分领域出现新的利益冲突,但这不会动摇两国关系的长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