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当保姆,23岁结婚,丧夫丧女儿的小阿姨,昨天被哭上热搜了...

作者 | 傩傩

来源 | ins生活原创

500

  多年之后再见面,发现我一直没有忘记你。

500

  今天,在小红书上有一条热门内容持续霸榜一天,热度居高不下。

500

  很多网友都是一头问号地点进来,一脸泪水地退出去。

  小in当然也没有管住自己的手,但说实话,点进去之前,我没想到这个故事会治愈我一整天。

  故事首先从她开始。

  她是出生在长沙陈家陇的一个农村少女,因为种种原因,她没有怎么上学。

  长到十几岁便出来城里打工,十几岁的女孩温柔勤快又贴心,于是她很快找到了保姆的工作。

  辗转几家之后,她在15岁时遇见了她的“乖乖”。

500

  乖乖是她带过最乖最听话的小孩,跟她一样也是个小姑娘,乖乖是她带过最乖的孩子,乖乖则叫她小阿姨。

  从乖乖出生到8岁,也是小阿姨的15岁到23岁, 她用最美好的青春照顾和陪伴乖乖整个童年。

  夏天停电的时候,少女会抱着乖乖到小院子里纳凉,一边用大蒲扇为她扇风驱蚊,一边轻声哼着《世上只有妈妈好》哄她入眠。

  乖乖6岁时跟妈妈吵架,跑出家门躲在桥洞下面睡觉,是小阿姨第一个找到她,抱住她放声大哭;

  7岁时,乖乖被小朋友欺负,是小阿姨带着乖乖去到别人家要回了自己的玩具,被人推搡,抄的面红耳赤但绝不退缩;

  8岁时,乖乖学游泳的了肺炎,烧得昏天暗地,在医院躺了好几天,但每次一睁眼,都能看到小阿姨陪在她身边。

500

  小阿姨的尽心尽责、耐心呵护换来的是乖乖全家对她的关心。

  她在23岁那年,离开了乖乖家,说要回去嫁人。

  临行前,乖乖的父母给她钱买了一些金手镯、戒指、耳环当做嫁妆,让她嫁过去之后不要被人看不起。

  一晃许多年过去,小阿姨淡出了乖乖的世界。乖乖渐渐长大,结婚生子,也有了小宝宝。

  有一天,乖乖带着宝宝在游乐场,突然听到有人小心翼翼地叫她的名字。

  转头看时,是一个头发半白,微胖有些黑的女人,这跟她记忆中的小阿姨不太一样了,以至于她一时之间没有认出来。

  多年之后再重逢,一些本来以为已经淡忘的记忆又开始涌上来。

  小阿姨有些老了,当年嫁人之后她过得很不好,丈夫早逝,被婆家人赶出家门,带着女儿来城里打工,结果女儿也生病去世了,偌大的世界,她又变成了一个人。

  现在她依然在做保姆,骨子里的善良和贴心,让现在她工作的这家人对她也很好。

  有些东西好像永远也不会变,她还是习惯性地叫“乖乖”,说乖乖的宝宝跟她小时候一样,夸她是自己带过最乖的一个宝宝。

  听到乖乖跟她倾诉生活中的烦恼时,她还是像以前一样,拉着她的手说,乖乖,都会好起来的。

  故事到这,告一段落。

  这是7月27日,一个叫臭臭是宝贝(下面简称臭臭)的小红书博主发的一条笔记,讲了和小时候曾照顾了自己的小阿姨重逢的事。

500

  如果故事止步于此,这顶多是一个有点遗憾,有点唏嘘的小事。


  但博主回到家之后,心里是压抑不住的难过和无力,她很希望很为小阿姨做些什么,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思考良久,她决定邀请小阿姨“回家”。

500

  微信聊天框就那么大,措辞了很久,臭臭终于忐忑地把这条礼貌又周全的消息发了出去。

500

  然而发出去之后,她又开始有些后悔,是不是太冲动了?小阿姨会不会为难?自己应该先了解清楚小阿姨现在的情况再邀请的。

  小阿姨或许在忙,臭臭就这么想着想着睡着了,直到第二天上午,才收到小阿姨的回复。

  一开口,就是“乖乖”。

500

  小阿姨详细地说了自己的情况,商量“回家”的时间,还说臭臭给的工资太高了,就按现在东家给的工资就够了。

  在这条笔记的最后,臭臭写道:“15-17年之间,我数次往返长沙,因为我记得她家在长沙陈家珑,但是我找不到她,整个村子都不在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从未忘记她。”

500

  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平平淡淡,但暖心暖肺,看到最后一句“我从未忘记她”时,小in 的心好像被一只温暖的手揉搓一般,皱皱的酸酸的。

  这个故事好像在这到处是戾气和丧气的互联网点起的一盏柔和的灯,照亮了生活中那些细小的美好。

  小阿姨隔了这么多年,也能在游乐园一眼认出自己曾经带过八年的“乖乖”,一个人从8岁的样貌和成年之后还是有一定去别的,有网友猜测,小阿姨一定是先看到了臭臭的宝宝,觉得很像自己的“乖乖”,然后才来试探着叫她的。

  这个猜测太美好,以至于小in看着看着又哭了一回。

  臭臭邀请小阿姨的时候,用的词是“回家”即使这么多年未见,但我心中早已把你当做家人。

  这种两个善良的人相互珍惜的双向奔赴,让很多网友感动流泪。

500

  也引发了许多人的共情,说出了曾经藏在自己心里的那个人。


  有跟臭臭一样,也被一个十五六岁的小阿姨照顾了五六年,后来她被家里人强行带回去嫁人,走的时候,这位网友的妈妈给了她钱,带着她去买了包。网友说,自己还记得最后一次他回来和自己挥手说以后还会回来看他的样子。

500

  另一位网友的故事则听着有股侠气,前面的故事也是相似,十几岁的保姆姐姐来到他家照顾了几年,嫁人后,丈夫不正气。网友就拿着玩具枪去她家帮她出气。现在这位网友已经32岁了,还依然跟保姆姐姐保持联系,她的两个孩子都叫网友“小舅舅”。

500

  还有一位博主则是讲到了自己邻居家的一个姐姐,因为她父母比较忙,家里又只有一个哥哥,没有玩伴,这个姐姐就把她当做亲妹妹一样照看。后来这个姐姐辍学打工,博主在初中之后也离开了这个地方再也没有遇见过,但她在听到有在背后说姐姐坏话时,会冲上去疯狂地跟那些人理论……

500

  人世间,关系的亲疏或许真的不是靠血缘来链接的,一个善良的人遇到另一个善良的人,孑然一身的小阿姨就有了家,保姆姐姐就有了一个挺身而出保护她的弟弟。

500

  昨天,看到这件事之后,小in回到家又看了一遍许鞍华导演的《桃姐》

  为梁家工作整整六十年的桃姐照顾了梁家五代人,一直到她年逾古稀,突然中风,才结束了在梁家的工作,并且在她的坚持下搬进了老人院。

500

  离开桃姐照顾的罗杰(刘德华饰)一开始电器都不太会用,后来渐渐的什么都会做,还在接桃姐回家的时候,给她做了养生粥。

  桃姐则从事无巨细地照顾罗杰,到中风之后脆弱无助的她与罗杰身份互换,由一个照顾者变成了一个需要被照顾的人。

  她这一生孤苦无依,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把罗杰当做儿子一样养,在片子的开头,罗杰的生活自理能力跟我家刚上小学的侄子差不多。

  罗杰说想吃牛舌,桃姐嘴上说不希望他吃这些,实际上立刻就偷偷把牛舌卤上了——这也是桃姐中风之前给罗杰做的最后一顿饭。

  而罗杰吃上牛舌时,她已经在老人院了。


  是罗杰带回家的朋友在冰箱里发现了这盒牛舌,几个朋友凑在一起,吃牛舌,打电话给桃姐说顺口溜逗她开心,而桃姐则一下就听出来这些人是罗杰的小学同学。

500

  这画面,怎么看都有一点彩衣娱亲的感觉。

  可桃姐却处处小心,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

  “到人家家里要守规矩。”这是桃姐跟小猫卡卡说的话,也是她一向的行为准则。

  但梁家真的只是“别人家”吗?

  不管是桃姐和罗杰的相处模式,还是罗杰当众承认的“干儿子”身份都在向观众说明,对于两位主角来说,他们已经“胜似亲人”了。

  罗杰甚至跟妈妈的相处都没有在桃姐面前自在。

  身为电影制片人的罗杰带桃姐参加电影首映礼,桃姐还见证了梁家第五代的诞生,参加了小婴儿的抓周礼。

  至此,我觉得至少在罗杰的心里,桃姐已经是他的亲人。

500

  小的时候不是特别理解这样沉闷的电影,现在回过头再去看,这一幕一幕演的或许就是人生。

  普通人善良勤恳、自尊自爱、真诚敬业的一生。

  桃姐用每一顿精挑细选的美食,每一件叠得板正的衬衫和她箱子里每一件充满回忆和故事的“岁月礼物”赢得了梁家人的尊重和罗杰的亲情。

  是这样触及心底的平凡的伟大让观众感同身受,这部电影才会有如此高的口碑,狂揽各种奖项。

  小阿姨和乖乖的故事,也正是因为这样朴实、简单、真挚的美好感情,才会触动这么多人,让我们泪流满面。

  村上春树曾说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亲爱的陌生人,你想要跟谁再相逢呢?

  感谢@臭臭是宝贝的转载授权。

点击「ins生活」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