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三大件中,唯有电池技术被颠覆的可能性最大
【本文来自《广汽董事长吐槽“给宁德时代打工”:动力电池成本占到汽车总成本60%》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823813771823
如果这种技术路径已经使市场跑偏了,市场必定会用一种新的技术来纠偏。估计新的技术会很快出现。
新技术还早呢,现阶段好几个大车厂都属于烧钱抢地盘,陪跑的小车厂不计其数,大概率也没盈利,电动车主要技术是三电,这是透明的,短期内不可能有其他新技术的颠覆,在原有基础上,顶多进行更新换代升级而已,新手入行没有技术积累,很难撼动头部厂商的地位,现在陪跑的,主要还是考虑油换电的市场足够广阔才继续坚持的。
其实纠正市场跑向的,我认为不太可能是新技术,这三大件中唯有电池技术被颠覆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有技术深入研发的积累所在,但又没达到垄断的地位,所以短期内不方便轻易更换赛道,但市场选择时,往往是赢家通吃,就算是消费者,也希望选择一个六边形电池,如果有两种技术都能达到六边形的程度,那头部厂商无非再弄一个厂而已,依靠自身技术积累和口碑,轻松杀入没有压力,最终的结局基本都是老大老二打架,老三老四说拜拜。
套用相声的调侃,汽车无非四个轮子加两排沙发,因此虽说市场里,所谓“新技术”层出不穷,但若配件商的现有技术能满足基本需求,哪怕慢人一步跟着抄袭,也尽量不让自己的产品被别人控制,避免沦为打工仔。
所以,市场纠正,不过是刀光剑影之后利益重新分配而已。
不过在话语权争夺中,刚入局的新手已经发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赛道,而这个赛道,更加有意思,那就是争夺消费者,在这一点上,马斯克带着特斯拉算是一骑绝尘了,其他品牌也是紧追慢赶。但这个赛道对老车厂而言却是个灾难,除去这些造车新势力,巨头跨行业杀入,再锚定小车厂,打的他们措手不及,更何况转型前途未卜,对消费端也是一无所知,所以如何巩固自己的利益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