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城市还有很多改善住房的需求,很多公租房或单位分房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本文来自《姚洋:下半年经济复苏,重点在房地产和长效防疫机制》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抬杠专业优秀毕业生
  • 之前看过一个数据分析,其实房子的全国总量已经达到顶峰了,意思就是说基本都能人人有房住了,剩下的都是升级需求。房子这个东西吧,是刚需,但它的升级需求不是刚需。跟智能手机遇到的困境一样,有就行,有钱当然可以换更好的。这不是大家伙手里没钱么,将就将就也可以啊。这种情况真滴去拆旧换新反而是下策,没有需求制造需求,会制造社会问题的。珠三角放慢旧城改造就是政府综合考虑的结果。这一块最终应该回归到日本那种房地产公司小型化,就是项目小型化,定制化。地产公司转型是必然的结果,不能算错

其实一二线大城市还有很多改善住房的需求,很多公租房或单位分房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很多下岗职工或国企老职工的住房的房龄普遍有40-50年,房屋连厕所都是蹲式的,其实这部分人的改善住房需求还是很大的,旧城改造的最大困难,恰恰是旧城碎片化,产权不清晰和拆迁中部分人员索取过高以及地方政府没钱!原先还能通过收储卖地,原拆原迁或统一安置置换加以解决,现在因为房地产商买地意愿降低,加之整体经济不景气,金融暴雷,股市低迷,税收大幅度下降,导致政府和老百姓没钱,使得改造愈发困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