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歌手放到今天,那得叫“独立音乐人”

500

 ▓╄→看★,這勼是莪們白勺非主流鯖萅。

能看懂上面这句话的人,大概都暴露年纪了。

想必下面这个视频里面的每一首,你也都能跟着哼起来……

十几年前那一股浩浩荡荡的非主流风潮里,非主流音乐绝对是最让人防不胜防的一部分。

你以为你把当年拍的大头贴都藏到了抽屉最深处,QQ空间的沙雕说说也都删了,然而,当“I miss you,I miss you everyday~”的旋律响起时,你知道,非主流的记忆这辈子是抹不掉的了……

500

我一直认为,如果有一种刑罚叫“互联网酷刑”,那最羞耻的一种绝对是——当众朗读自己当年的qq签名。

想当年,我们整个中学的女孩子都有一个小本本,用各种繁体和不知名符号记录金句,为3天换一次qq签名做好知识储备。

例如:

“''_____一個人不孤單.. _____''想一個人才孤單..”

“昰卟 昰 , 鎂 ① 個 ‘對 卟 起’ 兜 能 換 來 ① 個 ‘沒關 系’.?”

“崾冇誃堅強,ォ澉淰淰卟莣。。”

“芣湜穿仧凊侶娤、噈妸以娤凊侶”

......

500

那时手机运营商还是2G网;诺基亚还是雄霸一方的手机品牌;网上冲浪的主要途径是电脑,大家披着马甲在网上没皮没脸地聊天,偶尔还跟陌生网友互寄明信片,各大网站论坛也还没有那么多追星族和喷子……

“非主流文化”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QQ作为80后90后青春时期的通讯工具,自然成为了彰显非主流中二属性的绝佳阵地。

500

那时能装得上QQ的手机都算得上是顶配,帮同学挂QQ升等级算得上是一项业务。

QQ昵称、QQ签名不带点看不懂的文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青少年;

多少方程组都算不清楚的初中女生,把设置QQ空间背景音乐的代码搞得明明白白;

隔段时间得充一下q币,因为想给QQ秀里的那个小人换身衣服;

500

那时候流行的游戏是QQ炫舞,狂拽,酷炫,歌好听;

照相馆里有那种大头贴机,有些照相馆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将电子版免费上传到QQ空间

500

QQ会员有红钻蓝钻黄钻,总之,带得上钻的都是大户人家。

现在想来觉得又无聊又丢脸,当年却是乐在其中。

500

后来这一股非主流风从网络刮到了歌里。

不得不先提到的是在00年代,华语乐坛掀起一阵“杰伦风”,尽管周杰伦吐字不清的唱歌方式和颠覆传统的音乐风格饱受争议,但阻止不了8090的小年轻们对这种冲撞主流的音乐的喜爱。周杰伦颠覆了华语乐坛,受周杰伦影响的一代音乐人也就此成长。

非主流音乐就从这一代的音乐人在网络上分享自己做的音乐开始。

(十分钟,带你回顾许嵩、汪苏泷等当年最火的非主流歌手成名作)

网络歌手最早引起关注的要数许嵩,2006年,还是大学生的许嵩开始以网名“Vae”在网上发表一些自己录制的歌曲,没想到意外走红。

最出名的莫过于《玫瑰花的葬礼》,这首歌因为与周杰伦的风格极为相似,一度被认为是周杰伦的作品,许嵩也成了模仿周杰伦的“盗版明星”。

500

许嵩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也承认:“很早期的歌就真的像,特别是《玫瑰花的葬礼》,就是吊儿郎当地学着唱着玩,80后谁没听过周杰伦啊!但那个状态是个过程,之后渐渐找到自己的感觉,也会渐渐地忘掉这些所谓的起步时候欣赏的人或风格,听得多见得多就不会再陷入所谓模仿的套路。再说周杰伦,我觉得跟我没什么关系了,从第二张第三张唱片开始,已经很久没有人跟我提到过周杰伦了。”

之后的几年,《素颜》、《灰色头像》、《有何不可》等让许嵩红遍网络。与此同时,也浮现了一大批网络歌手,如今统称为“非主流歌手”。能与许嵩并论的有两个:徐良和汪苏泷,他们三个因常年霸榜QQ音乐,被称为“QQ音乐三巨头”,排名一度压制陈奕迅和周杰伦。

500500

500

徐良以小清新小甜蜜的男女对唱称霸早期的网络歌单,相信很多听过徐良的歌的路人们,都分不清徐良的性别是男是女。着实是因为徐良的歌大多是男女对唱,且大多是女声唱得比较多。

许嵩和徐良都属于半路出家做音乐,汪苏泷则是正儿八经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音乐生,自小接触古典音乐,做音乐纯属职业,恰巧碰上互联网时代的新篇章,于是顺理成章成了网络歌手。

500

2010年左右,正是网络歌曲如火如荼的时候,是个人都能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当然,红不红就因人而异了,许嵩徐良汪苏泷是网络歌手中的翘楚,当时的人气可参考如今的流量小生们,随便打开一个人的QQ空间,背景音乐里总有他们的声音,就算不是他们的粉丝,至少也会哼他们的一两首歌。

而这些,是他们在网上单打独斗的结果。自己创作、自己制作、自己发行,当年的他们被称为“非主流”,如今同等操作的歌手都叫做“独立音乐人”。

500

500

可在当时,网络歌手面对的是主流市场们对他们的质疑,甚至是曾经的粉丝对“非主流”的质疑。

当时的网络用户主要为年轻人,网络歌曲的主要受众为中学生。敏感、叛逆、自卑、自傲,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矛盾的青春期阶段,对所谓的“非主流”音乐可以分为两种态度:明目张胆的喜欢;故作成熟的厌恶。他们的歌,仿佛成了幼稚的标志。

500

“他们想要证明自己长大的话,就是否定我,也就否定了他们那个曾经不成熟的自己。”

“在你长大的同时,我也在长大。”

(汪苏泷)

三人的音乐道路在外界眼光的挟持下终不可避免“转型”二字。

许嵩逐渐用歌曲隐喻社会热点。2011年的《拆东墙》、2013年的《违章动物》等等都有他自己的态度。中国风的《千百度》还被选录在大学语文的课本里。

500

2014年,年仅27岁的许嵩在签约海蝶唱片三年后成为公司的音乐总监,成为了薛之谦的顶头上司,不仅负责旗下唱片的质量监督,还掌管着公司唱片的艺术风格。 不上综艺,不写段子,偶尔微博晒一下厨艺。

汪苏泷则用影视主题曲杀出了一条血路,早年积累的坚挺的音乐素养在后续创作中得以体现,承包了一大批电视剧的pst:《年轮》、《那个男孩》、《一笑倾城》、《忽而今夏》……都得到了市场的超高认可。

500

而徐良还在苦苦寻找转型的道路。

早期打在他们身上的“非主流”标签也有了脱发青年出来感叹一声:那是我们的青春呐!

曾经的杀马特们也开始承认:非主流文化是中二时期的自嗨,是我们的,而不是那些歌手的。

500

500

如果说许嵩徐良汪苏泷只是误打误撞出现在我们非主流时期的歌手,那本兮和CK就是非主流本人了。

500

本兮,被誉为天才少女,15岁开始在网络上发布个人原创作品,17岁开始踏入歌坛。独特的声线和歌曲风格俘获了大批粉丝,与同为绵羊音却饱受争议的曾轶可相比,本兮着实幸运,这也与她选择在网络发布歌曲有关,嘈杂的网络环境让文化发展的方向更广。

出道后的本兮签了经纪公司,前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2016年12月24日上午,本兮工作室发表了本兮的讣告,网络上顿时哀鸿遍野,有人传言本兮生前受过霸凌,被无良商人摆布,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人间少了一位才女是真的。

另外一位“非主流”CK沉珂的经历就要曲折多了。

500

相信所有在中学时上过网的90后都见过沉珂这张照片,沉珂被称为网红鼻祖、非主流教母。沉珂的哥特式颓废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甚至有人把哥特式看做是非主流。这个女孩子叛逆,在网络上张扬,因为从小父母离异,成长中缺爱,个性极端,抽烟、喝酒、吸毒、自残、写同性小说,还曾经在网上发布过一首热曲《飞向别人的床》

“我知道爱是fantasy(荒诞的)

爱你是否还来得及

说到底做错的是我还是你

我的欲望你能懂

我的身体给你碰

只有你能让我如此冲动

baby怎么会这样

再也不能睡同床

寂寞的我怎么度过夜

你有自己的立场

可是怎么才能够阻挡

别飞向别人的床”

这首歌在2015年被文化部被列入黑名单,同时被禁的还有120首网络音乐产品,其中包括本兮的《小三你好贱》、徐良的《321对不起》、许嵩的《摇头玩》。

500

青春时期的孩子都喜欢强说愁,假装被这个世界狠狠伤过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沉珂的出现给了他们一个标杆,拿小刀在手臂上刻字、画心,烫爆炸头,青春叫嚣背后是这个世界对中二少年们的疏离。

2008年2月13日,沉珂自杀,人人都以为沉珂已经离世。

2015年12月22日,沉珂忽然在微博上发声,称自己没死,并且已经跟恋爱多年的男友结婚。

那些荒唐的青春没有被抛掷脑后,沉珂一次次用极端的方式去追求幸福,她自称为“自毁型的青春”。

2018年8月19日,沉珂在微博上发布离婚的信息。

500

之所以说本兮和沉珂是非主流本人,是因为他们本身的经历确实不同于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她们迷失在青春岁月里,在花样年纪里跌倒。

500

“非主流”这三个字像是90后青春时期羞人的标签,也许它算不上个好词,但也不应该就简单粗暴地用遮羞布轻易抹去,这三个字的背后是小孩与大人的鸿沟,这条沟藏着青少年的懵懂无知和时代的漠不关心。

如今的选秀叫嚣着“个性”、“特色”、“带领冲撞正流行”的年轻宣言,而10年前,备受嘲笑的“非主流”们走在了“个性”的极端,然后草草收场,从此不愿再提。

细想之下,现在“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也许也正是从十多年前的“非主流”开始的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