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春留不住人才?来听听这位一汽工程师的真实分享
这两天,同事的还在高考准备出其不意报考哈工大,茶余饭后就聊起了“为什么长春留不住人才?”这个话题。那天无意间到了一位一汽的兄弟写的这段文字,或许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又有些新的认识。
来自一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工程师的真实分享:
管中窥豹,首先来说说一汽吧
我09年夏天第一次来到长春的时候听到这样一种说法:长春有两张脸,一张是吉大,一张是一汽。可见一汽在长春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可是大多数长春人分不清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解放,一汽轿车等等之间的差别。除了一汽大众的薪资在这些叫一汽**的公司里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其他的差不多只有十多万上下(算上公积金可以再加两万左右),哪怕你是双985的硕士。
再来说说长春是不是真的留不住人才?
首先说个人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在长春要想从事汽车无疑一汽大众是最好的,可是一汽大众每年在吉大招聘的数量差不多只有200左右,以我大学所学机械专业为例,本科每年毕业300人,研究生大约80人,能进入到一汽大众的本科大约15人,研究生大约8人。本科是5%,研究生10%比例,其他人要想留在长春很大可能拿到的就是10万左右的薪资。所以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要离开长春。离开长春南下之后的收入以及生活质量明显要好于留在长春。
一个城市要想留住足够多的人才必须得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在长春,除了汽车可以称为产业外,其他类似互联网,金融,化工,纺织,旅游等等都形成不了产业,建筑和房地产也算不上。产业的形成需要有一批优秀的企业作骨干,具备配套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比如深圳的华为腾讯,杭州的阿里吉利,上海的上汽宝钢,北京的中关村等等,这些大城市都是多元化发展的,仅仅靠单一产业,即使再大力扶持,也是不足以支撑一个城市壮大的。
每年吉大毕业几万人,以目前长春的实力肯定无法吸纳。就算是汽车产业也只能吸纳相关专业的10%。其实北京上海也无法吸纳他们本地学校的所有毕业生。竞争饱和是对人才的一种自然调节,谁都没办法逆势而行。一个城市可以做的就是提高这个饱和的阀值或者上限,尽可能多的容纳更多的人才。但长春对比北上广深需要加强的是其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这样吸纳本土人才同时也能吸引外来人才形成良性循环。不说与北上广深比,与同样是二线省会城市相比,成都,武汉,郑州已经慢慢在与其他二线省会甩开差距。其实发展成为区域核心才是长春应该谋求的目标(似乎目前看沈阳更有希望成为东北明星城市)。
有人说,你不要讲你是985硕士毕业,是你自己没能力找到好的工作,你根本算不上人才。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偏颇。这种说法可能把人才仅仅定义为凤毛麟角的优秀人才。而把普通人才隔离门外,一个城市或者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精英人才,也离不开普通人才的贡献。如果长春仅想留下那点精英人才,那长春的格局就太小了,这也会制约以后的发展的。用马列的话说是:历史不是靠着少数的英雄人物推动的,真正的决定者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有着精英人才的带动,普通人才的参与形成合力才会推动城市的进步向前发展。
之前也是在知乎上看到的统计,985大学毕业意味着学历已经领先90%的同龄人,双985硕士毕业,那意味着大约95%,这肯定算得上是人才了。有的人从小在重点小学,初中,高中的可能感受不明显,会不相信这个数据,尤其每天沉浸知乎中,在这里人均985更感受不到学历和教育的差异。其实简单一算就行,以我出生的1990年为例,出生人口2300万,09年我上学时全国985大学36所,每年招生大约18万多,录取率不到1%。211录取人数每年在45万左右,录取率也仅为2%,是不是很震惊?最近几年新生人口有所降低,大学录取率提高,以上只是粗略估计,但是最多浮动到5%是差不多的。也就意味着与我同龄的人超过95%的人被中考和高考筛掉了,最终能上985大学在学习教育方面已经优于95%的人这种说法是不夸张的。
这当然不是说没考上985大学就不是人才,也有很多人才被中考和高考以及考研给耽误了。他们在自己现在从事的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受教育程度只是表明人才的一个“显”指标,很多“隐”指标没办法衡量或者统计。长春除了吉大外还有东北师范,长春理工等等大学,这些都应该是长春需要的人才。
最后说点题外话,关于房价
有人质疑说的长春房价一万以上,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我18年下半年高新买房时走遍高新大部分楼盘,确确实实都在一万以上,甚至一万二三很普遍(带装修),最后我买房成交单价在一万二多。买房是个综合考虑的事,地段,学区,交通等等。
以前,人们觉得一个城市好会说:这个城市适合养老。但现在我认为这话是对一个城市的讽刺。一个城市好应该是有活力,充满拼搏与无限可能的地方,即使北上广深高房价,依然很多人趋之若鹜,正是因为机会多。如果一个城市只对有经济基础的退休老年人友好,这是不合理的。不过现在大多数的二线城市对年轻人越来越不友好。长春的房价也是这两年飞涨,其实长春现在买八九千的房子也有(恒大名都之类),像有的人说的,买市里的老破小,五六千也可以。但是年轻人一般对生活品质有追求,没有了追求还是年轻人吗?
电影《嘉年华》中文琪饰演的女孩说她来到这个城市并留下来是因为这里一年四季都温暖,即使是流浪者夜里也不会觉得冷。但最后她还是离开。因为一个城市的温度不仅仅是气候决定的,人情的温度也很重要。随着二线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但城市的基础建设,环境,法制却不如一线城市,年轻人在二线也买不起房时,他可能就会选择去同样买不起房,但基建,法制,环境更好的一线。长春地处东北,本来就气候寒冷,若不增加些人情温度,真的很难留住和吸引人才。
与长春结缘近十年,以上是我作为一名新长春人由衷之言。我希望这个城市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