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国的经济战

与美国的经济战

1、  中美经济纠纷的实质是什么?

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用了一个词“Trade War”来说明,这个用词得到了美参众两院的背书。也就是在美国行政、立法机构眼里,这就是一场“War”战争。

这场“War”在特朗普执政后期扩展到了高科技领域以及整个经济领域,形成了高科技战争与经济战争。

拜登执政以来,由于疫情等国内经济的原因,逐渐从“战争”改口为“对抗”、“激烈的竞争”,但其实质没有丝毫改变,中国一直都被定位为“敌手”、“对手”,就差用“敌人”一词了。

所以中美经济纷争的实质是什么?是美国对中国发起的一场经济战,一场战争!

既然性质是战争,每个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的定位其实不亚于一名战士。

2、  战争的不同方向

这场经济战争和真实的热战一样,存在许多战场,如国内经济、贸易战场、高科技战场、金融战场等等。

目前我们在国内经济、贸易战场上处于优势,在高科技战场和金融战场上还处于坚守待变的状态。

3、  我们对待经济战的态度

很多人见到美国可能减免中美贸易关税,感觉长舒了一口气,感觉终于中美关系可以缓一缓了。这其实是一种短视。

回到我们对这场经济纷争的定位“经济战争”。一场战争,如果发起战争与结束战争的主动权都可以毫无困难的掌握在一方手上,那么他还会随意的发动战争。从来都是发起战争只需要一方,而结束战争必须双方同意。一场战争中,一方在其中一个战场“贸易战”中喊停战,却在“高科技战”、“金融战”战场上继续炮火,另一方会接受吗?只有脑子进S的才会接受这种妥协吧?如果这样,这就不是停战,而是一场不言而喻的另一种形式的投降!

4、  如何进行这场经济战

(1)贸易战

这场贸易战不能结束,而必须按照我们设定的模式继续打下去,除非在高科技战、金融战等方面达成一揽子停战协议。

对于美国将来减税的产品种类,需要降低出口退税率。所谓出口退税是为了出口创汇,开拓国际市场主要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那时外汇短缺,换取外汇硬通货是当时的政治任务;随后的98经济危机又促使中国大量储备外汇以应对外汇挤兑。而从目前国际收支来看,必须破除所谓创汇的执念,相反要让外汇储备处于一个合理、可控的水平上。

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对于出口退税需要重新考虑:a、利用国内价格、土地、能源、人力、财政、环境等补贴后生产要素的行业,降低出口退税率直至零税率或者根据出口补交相关补贴;b、调整不同行业出口退税率,美国不减免关税的行业加大出口退税率,美国减免关税的行业,降低出口退税率直至零税率。

不要担心那些中低端产业的出口,他们所谓的利润完全来自于出口退税,说白了就是利用国内的价格、土地、能源、人力、财政、环境等补贴,完全就是趴在国民身上吸血的行业。让他们回到正常的市场竞争中,反而会促使他们获得真正的竞争力。

贸易战还要注意,国家需要限制对印度的基础建设投资、限制对印度产业投资,鼓励对东盟的投资。产业转移发生在东盟,由于东盟采用集体决策、已经逐渐与中国结成一体经济且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承接产业转移,长期来看很难对中国形成根本性危害。

(2)高科技战

高科技战目前只能是坚守待变。

对于已经路径明确的高科技产业,尽管高科技封锁延缓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但这种已经确定了可行性的应用创新对于拥有全球最大数量工程师的中国而言,仅仅是时间和资金问题。

对于跟随型产业,中国庞大的工程师队伍、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使得这些产业不用担心(当然前提是别自废武功),发达国家粉碎机是名不虚传的。

最大的担心来自于基础创新领域,特别是美国完全创新一个产业的能力。90年代美国创新了信息与互联网产业(Wintel与Google)、00年代美国创新了移动互联网产业(苹果)、10年代美国创新了电动车产业(特斯拉),现在Space X的太空产业。尽管这些产业中国都可以跟随甚至超越。中国还是需要注意培养甚至放任某些科技领域的尝试。目前风险投资中存在大量国家、地方产业引导投资LP,导致风险投资被引导到国家主导的产业中。这可以作为一种形式,但也要鼓励纯市场风投。科技型风投人士发现产业潜力的能力、科技型风投与产业结合的能力还是需要鼓励。

(3)金融战

说实话,目前金融战的硝烟是最小的。目前的美国,华尔街其实是最亲华的。所以美国政界历史上首次提出对美国对外投资进行限制。

中国的金融体系其实和产品贸易一样,与美国是紧密耦合在一起的。美国要发动金融战,其实就是在撕裂自己,并不容易。

世界最大金融经济体与世界最大制造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如果完全脱钩的话,谁也想象不了会是什么后果。估计美国只会小步尝试、多方尝试,做做火力侦察,还不敢全力发动。

但对中国来讲,采取多种方式降低金融风险是必须的:(1)仅保持合理额度的外汇储备;(2)多方面、开放的结算体系,包括数字化货币、多边结算体系和双边结算体系;(3)平衡的国际贸易,目前的大额顺差不值得鼓励;(4)原有国际金融机构的创新和新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后者,如亚投行、金砖银行等,(胡乱举例)也可以积极与俄罗斯创办欧亚合作银行(聚焦中亚)、丝路银行(一带一路)、中非合作银行(与非盟合作)、中海合作银行(与海合会合作)、中美合作银行(与玻利瓦尔联盟)、南南合作银行。从目前来看,一个破碎、多变、多元且有我参与的国际金融体系对我们是有利的,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总之,不要虚幻的认为中美之间仅仅是场纷争。这个世界目前既存在着美俄之间的代理人热战,也存在着中美直接下场的经济热战。这场经济热战是美国发起的,但绝不是他说结束就能结束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