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最大的悲哀,是拥有“完美父母”

作者|   窈窕妈妈500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家长的提问:“怎样才能成为完美型父母?”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

  “做父母的就应该全身心的为孩子付出,把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下一代上,这才是为孩子的将来负责。”

  不难看出,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

  我能理解,但,并不认同。甚至我想说,千万别做这样的完美型父母。

500

  孩子因父母“过度关注”、“过度付出”而酿成的悲剧,真的不在少数。

  就拿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来说。

  2021年3月5日,就读于美国常春藤名校的中国留学生张一得,自杀去世了。

500

  全国震惊。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爸爸就是全国有名的满分父亲——

  “为了帮孩子学好英语,徒手雕刻了25万个英文单词。”

  “每天都坚持拍照,记录儿子的生活,17年拍了20多万张。”

  “特别注重张一得的饮食,做饭几乎不重样。”

  “收藏孩子的每一样东西,哪怕只是一张小小的考卷,还为此建立了一个成长轨迹博物馆......”

  很多人不理解,学业成功,家庭和睦,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有人从父子相处的细节中,发现一些端倪,认为张一得其实是为了逃离父亲这种“沉重的爱”,才走向了死亡的极端。

  事情真相如何,我们当然无从考证,全部归咎于一得父亲更是有失偏颇。

  但我们还是能从很多网友的感同身受中了解到,对孩子来说,父母过于沉重的爱就像枷锁,会挤压孩子的呼吸空间。

  “家里明明条件不错,可每次吃麦当劳,妈妈只买一个汉堡给我,说家里的钱只够你一个人吃,妈妈看着你吃,我每次都是边吃边哭。”

  “妈妈原来是个白领,因为我放弃了工作,但她总是把这件事挂在嘴边,我真觉得自己是个拖油瓶,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从这些孩子的心声中,其实可以感受到:

  父母的过度付出,有时会成为孩子难以排遣的压力,甚至造成伤害。

500

  其一,会让孩子产生深深的亏欠感。

  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物故事。

  短视频博主安揪,拥有一位人人称赞的完美海淀妈妈康妮。

  “我妈一直都带着我学习,亲自带着我做每一道题,给我买各种各样的材料,送我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妈妈从一个坐班的工作变成了做生意,并不是因为她喜欢做生意,但是这能让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

  “她陪我考SAT,这事当时在圈子里还挺火的。四十几的人了,考了2000分。”

  “小时候,我不能一个人出去,不能骑自行车,我家到学校就三公里,都是车接车送。”

  安揪说,妈妈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

  “她把我视作唯一,疯狂地对我付出一切,从来没有考虑我需不需要。”

500

  为了回报妈妈的付出,安揪也一直强迫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成为妈妈心中的“理想小孩”。

  另一方面,她又想通过反抗,获得一些独立和自由。

  比如,在出国前一天,安揪无数次想要剪坏妈妈的护照,她很抵触妈妈跟着陪读。

  不过,她没有这么做。面对“为自己付出一切”的妈妈,她不忍心。

  但不破不立。安揪想要结束现状,就必须学会“狠心”。

500

  大学开学后不久,她第一次拒绝了妈妈一起吃饭的要求。

  安揪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可是,当她看到妈妈心碎的表情时,她并没有觉得赢了,高兴了,自由了。

  反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女儿,没有帮助妈妈化解难过的情绪。

  父母为孩子付出所有,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而孩子却在需要独立的年纪渴望一点自由。

  孩子一方面不想辜负父母,另一方面也不想辜负自己。

  可选择后者,就意味着让父母失望、难受。这时,亏欠感就产生了。

  就像安揪所说的:“她非常绝望的那个表情,我都觉得自己应该很愧疚。”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有这么一个观点:

  人最讨厌的一种感觉,就是亏欠感。因为我欠你的,所以我是个坏人。

  当孩子无法达成父母的心愿时,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亏欠感、愧疚感。

  孩子为了逃避“坏人”标签,只能选择远离“好人”,也就是父母。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对孩子越好,孩子反而越讨厌父母”的深层原因。

500

  其二,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

  安揪的成长路线,几乎是被妈妈康妮一手安排的。

  “我妈让我考人大附中我就考人大附中,我妈让我上康奈尔那我上康奈尔了。”

  她说,连酒店专业都是妈妈选的,原因是妈妈觉得做酒店经理可以活得很舒适。

  可当安揪被人问起自己的专业方向时,她却羞于说出,觉得无地自容。

  因为这不是她自主选择的,而是妈妈拍板决定的。

  安揪究竟想要什么呢?连她自己也不清楚。

  “我认识很多同龄人,他们高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那时候的我基本没有什么自主思考的能力。”

  “虽然我脱离开了我妈的管理,但是我自己其实没有别的模式去生活,只会这种管理和被管理的模式。”

  安揪一直活在“妈妈安排一切的思维惯性”里。

  父母为孩子包办所有,确实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便利条件。

  可是,这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以牺牲自我意志为代价的。

  如果父母总是替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的对于“思考”这件事,就会产生惰性。

  一来,在父母的管控之下,孩子几乎没有时间空间去探求自己的内心想法。

  二来,孩子做决定的经验太少,压根儿不相信自己有做选择的能力,所以干脆听父母指挥了。

  孩子一旦习惯了这样的惰性思维模式,就很容易变成一台“机器”:

  ——别人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用去想为什么,也不用想自己需要什么。

  让他人来定义自己的价值,不再主动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

  久而久之,就会忽略自己的真实诉求,甚至忘记“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500

  因为爱孩子,所以总想把好的都给他。

  身为母亲,我对这一点感同身受。

  不过,孩子在这种“过度付出的关系”中存在困境,也是赤裸裸的现实。

  为什么父母会执着追求这种“完美付出者”的形象呢?

  心理学有一个观点是,人的外在欲望往往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匮乏。

  怎么理解呢?

  比如,有的父母内心缺乏“被关爱”的感觉。

  前两天听一个朋友抱怨说,儿子一点也不体谅自己。

  原因是,她每天花7个小时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研究菜谱,烹饪菜肴,还给孩子夹菜喂饭,儿子竟然说他受不了了。

  我反问她: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你都初中了,爸妈还要喂你吃饭,你是什么感受呢?

  她回答:我当然会很开心,小时候父母很忙,我几乎没有吃过他们做的饭,儿子竟然身在福中不知福。

  听到她的话,我就明白了:

  一方面她爱着孩子,所以想竭尽所能的为他付出。

  另一方面,她也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弥补小时候的自己。

  有的父母表面看起来控制欲很强,总是无意间侵犯孩子的边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住着一个希望被关爱,被看见的孩子。

  这个孩子可能被父母忽略过,伤害过。

  这种过度付出,也是父母表达自我关爱的一种方式:

  ——对我的孩子好,就相当于对自己好。


  再比如,有的父母缺乏独立意识。

  他们喜欢干涉孩子的任何决定,为孩子解决一切烦恼,其实是希望孩子可以依赖自己。

  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本质上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精神索取和依赖。

  在一档相亲节目上,朱雨辰的妈妈因为一句话出圈了:

  “我一个人能顶两个菲佣。”“我用整个生命奉献给自己的儿子。”

500

  可朱雨辰对妈妈的态度,却是又爱又怕:

  “她太无微不至了,让我觉得我已经不太敢反抗她了。”

  除了生活上的悉心照料外,妈妈也绝对称得上是朱雨辰生命里的“女主人”:

  干涉儿子的工作,朱雨辰能接什么样的戏份,她有绝对的话语权。

  决定儿子的感情,只有她顺眼喜欢,才能继续交往......

500

  这对于已经40岁的朱雨辰来说,太痛苦了。

  他也试着反抗过,可是一拉开距离,妈妈就整天以泪洗面,茶饭不思。

  所以,他不敢了。

  不是孩子不想要独立,而是父母的内心不够独立。

  他们需要依赖孩子,来填补自己生活里的空虚感,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一样。

  有的父母在孩童时代,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发展出自主的意识,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他们把“为孩子付出”,当成自己的人生信条。

  可一旦孩子独立,便会失去这样的精神支撑,随之而来的就是迷茫、焦虑、不知所措以及无意义感。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500

  之前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自我是一个陷阱,任何人休想通过爱来填补它。

  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的缺失,很难通过与另一个人的相互捆绑,而得到修补、完整。

  家长要明确这样的认知: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终将指向分离,成为彼此亲密又独立的个体。

  其次,还要把这样的认知落实到生活中。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学会“课题分离”。这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一个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把关系“责任化”,该是谁的问题,谁的责任,就由谁来负责。

  分清楚父母需要解决的课题是什么,孩子需要解决的课题是什么,彼此间保留界限,不去强求对方。

  脱口秀演员傅首尔的做法,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她曾在某个综艺节目上“吐槽”孩子:


  “儿子过生日发朋友圈感谢了所有人,唯独没感谢我和老公。”

  而且,这还是朋友告诉她的,因为儿子的朋友圈设置了分组,屏蔽了他们。

500

  一开始,傅首尔也觉得很生气,很难接受。

  父母为他付出这么多,难道不值得感谢一下吗?

  但没过多久,她就想通了:

  “儿子屏蔽我,和我是不是一个好妈妈没有关系。”

  这种思考方式,就是利用了“课题分离”的思维。

  对于儿子来说,开始向父母隐藏一些秘密心事,是他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他成长的重要课题。

  对于傅首尔来说,适当放手,让孩子拥有选择权,奔向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是身为父母的课题。

  两者相辅相成,而非矛盾对立。

  孩子这么做,是因为他长大了,而不是他对父母有意见;

  父母有失望、不解、愤怒,是因为没有在孩子身上得到想要的,这也无需自我否定。

  这是许多父母需要修炼的能力。

  孩子有孩子的关要过,父母也有父母的路要走,我们都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把期待完全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得到的往往是消耗,而非自我的圆满。

  其次,要学会做60分的父母。

  意思就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给予60分的引导与支持,但剩下的40分,需要有所保留。

  就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爸爸一样。

  克里斯一边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努力扛起重担,照顾好儿子的生活。

500

  另一边,他也会生气,会向孩子袒露许多无力的时刻。

  孩子并没有因此而看低爸爸,反而觉得:

  “爸爸是爱我的,他会尽可能的保护我,但爸爸不是万能的,我要成长起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500

  60分父母虽然会暴露父母的脆弱和局限,却可以让孩子在有爱的氛围里中,获得相对独立的成长机会。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完美父母绝不是过度付出型的父母。

  而是敢于承认、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敢于让孩子活出真实自我的父母。

  最后送给你们某本书中的一句话: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给他们一些独立空间吧,让他们自由选择,不要试图从精神上杀死他们。

 点击「窈窕妈妈」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