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放弃了可观的门票收入后,杭州的旅游总收入增加了,武夷山也可以考虑调整票价
【本文来自《福建武夷山主景区向全国人民免门票,每日限2万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墨堂雨齐
看一些评论,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什么每天免两万长票小气,你知道武夷山景区的接待能力是多少吗?知道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整个武夷山市能接待多少人吗?要知道,武夷山只是一个县级市,总人口才24万多,在巅峰期度假区一带各种商业活动人口也就3-5万,即使是在黄金周等最高峰期,武夷山景区实际每天接待的人数也就几万,现在每天游客就那么几车,2万人就现在的业态根本就无法提供基本服务懂吗?抱怨数量少的有本事你把人数整2万以上去,我保证我们书记市长高低得亲自给你出专门的优惠政策。什么只免门票不免竹筏,武夷山景区政府只占股50%,竹筏不是政府的,要不是政府物价管控,按他们公司的测算要保本价格得翻一番起步。而且,每年的那些门票收益根本就补不齐景区管护这个窟窿,单从直接经济效益算,景区是个负资产。景区带来的游客旅游收入基本进不了政府腰包,别扯什么税收,武夷山茶企注册几千家,天价茶年年整治,但真正有纳税的就那么几家,你们能喊出名字的那些纳税额还比不上武夷山监狱。酒店等很多注册地不在武夷山,纳税也不在武夷山。旅游的价值在拉动就业和给老百姓创收,但也带来了高物价,我们的拌面都得比周围县市贵一块钱。至于什么福建舰,只是时间巧合而已,真正的原因就是旅游因为疫情基本给整垮了,大部分导游都转行干骑手等去了,酒店服务员等也大量失业,政府管理的旅投公司已经几个月只发最低工资了,原本少数能赚钱的印象大红袍也是有一下没一下的,水秀更是基本停了,再不想办法刺激下旅游业,这就业和经济稳定就真得出问题了,之前花了大力气拉扯的各种班子都得散架。因为发展旅游、保护生态、保障下游水源水质等,上面是基本不让武夷山发展带污染的工业的,整个武夷山的工业少的可怜,能提供的就业只能说蚊子腿勉强算肉,想靠进厂解决就业问题直接没戏,也就只能刺激旅游试试能不能盘活下经济这个样子。
像武夷山这样以旅游和茶业为主的地方,其实更应该有长远的眼光,有大视野。独特的风光是武夷山最吸引人的资产,如果去过的人总体感觉性价比高,他可能还会再去,或介绍其他人去。景点门票太高,客人就会却步。武夷山(当然也包括其他景区)应当把门票价格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门票收入可能不高,但客人多了,客运,食宿,茶叶的销售会增加。客人多逗留一天,武夷山的收入就会多增加一些。杭州西湖景区放弃了可观的门票收入,结果杭州旅游总收入增加了,餐饮和其他与旅游相关产业的收入也增加了,杭州的形象和知名度也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