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 扫黑除恶的死穴——熟人社会
本来不准备聊唐山打人事件的,因为我想讲的话题比较敏感,写了大概率也发不出去,或者活不长,所以搁了好几天。
但后台一直有铁粉要求谈谈,我这人没啥立场,铁粉的话就是圣旨,所以,还是谈谈吧。
01
施暴者索命
事情经过省略5000字,只说一下最新的情况。
9个嫌疑人被抓后,河北方面已经明确,唐山市这起案件,由廊坊市侦查办理,这算是异地办案,估计也是为了防止偏袒。
倒不是偏袒施暴者,我相信当地部门恨不得掐死他们,估计主要还是为了防止偏袒当地“保护伞”。
毕竟,一起举国关注的案件,任何一个细节都不可能放过。
案发当晚,据说警方很快到了现场,在有人伤成那样的情况下,嫌犯居然还能安然离开,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不给受害者一个交代实在说不过去。
第二个情况就是网上陆续出现更多实名举报者,看得出来,大家都豁出去了。
因为实名举报这事风险很大,如果没搞定对方,十有八九就会被对方搞定,尤其是这种涉黑举报,随后的打击报复,想想都头皮发麻。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人挺身而出,可见已经忍无可忍。
当然,大环境也很重要,刚好出了打人的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把某些不作为的人架火上烤一烤,效果明显很好。
总的来说,案件在快速推进。
但也有不好的现象。有人趁机挑起男女对立,还有人蹭热点摆拍,都没什么底线。
挑起对立的又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喷。
一些人认为这是针对女性的特殊事件,是性别歧视,因为起因是性骚扰。
然后噼里啪啦一顿喷,什么国男、渣男、普信男全来了,顺便吐槽三胎政策,神逻辑。当然,也有骂受害者的。
这些人为了流量是非不分、煽动仇恨,微博一口气封了256个账号。
我很不理解这些人的脑回路,这事和“性别暴力”有啥关系?这不就是一群暴徒无视法纪、无视生命、扭曲人性,公然使用暴力吗?其本质不是恃强凌弱吗?
这起事件缘起于性骚扰,但和性别歧视有毛关系?换句话说,这和“小子,你瞅啥”,挑衅惹事欺负弱小有什么区别。
按照这几个人渣动则群起而攻之,拽头踢头砸酒瓶的操作看,这十有八九是资深痞子。
在他们的人生路上,被他们欺负的弱小我相信不止于女性,这就是一群习惯了在恃强凌弱中找快感的人渣。
有的人还发文章说,所有中国男性,今天都应该感到羞愧。
我有病啊,我一个遵纪守法、爱妻护子宠女儿的真男人凭什么替几头牲口羞愧?
02
妄议者诛心
还有一种是攻击现场男性的。
典型言论就是张雨绮这种。
不出头就是泰迪熊,就是对女人耍狠的“战狼”。
她说自己气到头发晕,我看她确实有点晕。谢谢她这么看得起当兵的,可是当兵的也很心寒啊。
还记得东北退伍老兵赵宇的事吗?2018年12月26日晚,赵宇在自己的出租屋里听到楼下有人呼救,于是跑去了解情况。
他看到一女子被一男子掐住脖子(意图强奸),急忙上去制止。在拉扯过程中赵宇踹了猥琐男一脚,后经鉴定,该猥琐男内脏伤残达到二级。
结果挺身而出的赵宇不仅没被肯定,还被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此时他老婆就在医院待产。
赵宇被带走的第二天,他老婆生下孩子。而他呢?被移送当地检察机关起诉,面临牢狱之灾!
更奇葩的是,那头对女子施暴的牲口居然没被拘留,还在外面给赵宇的父母打电话索赔!
后来这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这才给赵宇改成了见义勇为。
事后赵宇说作为退伍老兵这么做不后悔,但想想家人,很后怕。
这不是后怕,这是心寒。
张雨绮隔着手机屏幕骂现场男性,那里的男性谁没有家人?面对打输了丢命,打赢了坐牢的局面,你让一个正常人怎么选?
更何况,这是几头明显处于疯癫状态的牲口,你冲上去的结果是什么?除了死,还是死。真的,这些人明显不怕要人命,打架也娴熟,属于职业痞子(后来挖出有5个是有前科的),怎么打?见义勇为不用量力而行吗?
你以为个个都是成龙?一个打九个?
这时候最好的选择难道不是报警吗?
所以,施暴者索命,妄议者诛心。
03
灰色地带
当然,说到报警我就要讲今天的重点,也是这次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扫黑除恶有死穴。
其实这个问题现在说有点为时过早,毕竟案还没结,里面到底关联多少人,以何种形式关联的也是未知。
我主要结合去年一些经历聊一聊。
去年到粤西某县搞过一次调研,这个县曾出过轰动全国的枪击案,很多人应该还有印象。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种案件看起来吓人,实际上算斯文了。
往前几年,不用很久,就搞扫黑除恶以前,在这里,打架互殴是家常便饭,一言不合当街百人械斗也屡见不鲜。外地人到这里,好心的本地人会提醒你,晚上9:30以后不要出门。
氛围是全方位的,各个中学门口每天放学后,随处可见飞车党、杀马特成群结队。
下面那些镇更是各种鸡霸、菜霸一大堆。
雷州半岛的暴脾气在这个县体现得淋漓尽致。
进行扫黑除恶后,社会治安总体变好了,至少晚上出去吃个宵夜不用太担心安全问题。
更重要的是,市场得到了有力净化,各种欺行霸市的情况少了,市场正规了很多。
可你说这就朗朗乾坤了?那也不是。某些领域你想进也进不去,譬如土石方领域。某些领域你进去了也得向某些人低头,譬如宾馆、娱乐场所。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的问题似乎根本无法彻底解决,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黑”和“白”,它还有“灰”。
什么是“灰”?就是介于黑与白之间。
在日常办案中,要认定一个犯罪团伙具有黑社会性质是很困难的,而且越来越困难。
因为,在扫黑除恶的雷霆一击下,那些简单利用暴力垄断行业的团伙确实被端了。但剩下的变得极为隐蔽,有的甚至开始转型。
很多涉黑老大会用合法经商的身份示人,他们出入各种政商场合,以纳税人自居。
他们往往通过垄断一两个行业积累财富。为了形成垄断,他们有可能使用简单的暴力威胁,也有可能运用某种“关系”搞定,总之,方式是他们可以控制的。
这种控制则基于“熟人社会”。
04
熟人社会
关于“熟人社会”,武汉大学吕德文教授有个经典的论述。
他说,一般来说,在一个人口几十万的县城里,大概有那么几百号人是真正掌握这个县城经济社会运行命脉的人,这里面有两三百个科级以上干部,然后有几十个较有影响力的各行各业的老板,再有就是几个有头有脸的江湖人士。
这几百号人彼此不一定认识,但基本上知晓,而且仅通过一两个中间人就能联系上,他们构成这个县城的“熟人社会”。
这张“熟人网”可以帮他们在这个县城里解决大多数问题。
流动性越小的地方,越排外的地方,这张网越牢固。
而这当中,GA系统是交汇处,既是权力的交汇处,也是信息的交汇处,因为它是县城里唯一合法的暴力执行机构。
无论是政府要强力推行某项工作,还是社会中的各方势力想顺利活动,都需要GA系统保驾护航,这一特点造成了这个系统的特殊地位。
这点上我在调研中也有体会,一个派出所所长,可以协调解决县城里遇到的多数问题,而一个GA局长(如果局长是异地任职的,那也有可能是副局长)可以协调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所谓“保护伞”实际上是通过“熟人社会”发挥作用。
而那些从扫黑除恶中逃过一劫的黑老大,会以江湖人士身份嵌入这张网,参与当地的经济活动。
这些人有个特点,他们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但在这张熟人网面前却人兽无害。
他们善于钻营,在一般人看来颇有能量,关系复杂,在权力精英看来能办成事,颇讲义气。
他们还有底线,一是不犯命案,二是不影响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不触及这两条底线的情况下,他们一手伸进这张网,一手笼络社会上的小混混,用各种手段垄断一些暴力行业,形成灰色地带。
要打破这个灰色地带很难,要打破这张网更难。
所以你会看到,凡是上规模的扫黑除恶行动,全是自上而下开展,因为只有跳出这张网,才能彻底清理。
老百姓反感涉黑势力,不仅因为它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更重要的是这种势力的存在让人恐惧,挑战的是人类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底线。
就像这次打人事件,绝大多数人看了视频后都头皮发麻,估计短时间内见到大金链子BOY London这种造型都会绕道走。
所以,铲除涉黑势力是必须坚持和继续深入的。
但这张网在,土壤就在。
那些黑老大今天被抓了,过几年他又出来了,出来后他们继续拉帮结派、横行乡里,如此周而复始,何时是个头?
其实对于扫黑除恶我党并不陌生,早在建国初期,我们就进行过一次大扫除。
当时最成功的经验就是依靠群众。
事实上“人民战争”一直是排毒、打虎最好的法宝。
要知道,群众才是最关心扫黑除恶成果的,也最清楚熟人社会的蝇营狗苟。
真正想铲除黑恶势力的生存土壤,就必须认真对待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互联网。
自媒体时代,互联网监督已经成为社会治理最平民、最强劲的监督方式。
不应该害怕群众反映问题,要有勇气面对问题。
实现互联网实名制后,通过异地办理,提级办理,把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反映的问题清理一遍,并常态化保持这种做法,我相信会有正本清源的效果。
05
尾声
我们无法否认这是个人情世故的社会,但至少可以通过网络监督降低熟人社会对法治社会的冲击。
反腐在路上,其实扫黑除恶也在路上。
对于这几年因为犯事进去的那些人,迟早他们还会出来,等他们出来的时候,如果还是那个熟人社会,还是可以浑水摸鱼,那么他们仍会卷土重来。
反之,如果环境已经变了,生存的土壤没了,没法通过熟人社会摆平事情了,那么他们将不得不做出改变。
这恐怕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
全文完,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