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快:装甲还是火力?观察欧洲防务展2022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亚洲特快》,那么这周的热点呢,当然肯定是我们的003号航母下水,今天我们的直播里面会给大家聊相关话题。那么本期特快我还是想要说一说本周另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今年的“欧洲萨托利”展会,也就是在巴黎勒潘特展览中心举办的欧洲防务与安全展览会。

这个欧洲萨托利呢,是欧洲最大的陆战武器展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今年的萨托利展呢,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是一场“战时展会”,展示的大量展品都有“临时凑和”的感觉,把各种各样的先进零部件往老旧车辆底盘上堆砌一下,然后为了营造一种“先进”,“未来”的感觉,在炮塔上做些毫无意义的装饰性钣金件。

甚至可以说,这次展会上一些展品,给人一种它们的研制仓促程度恐怕是不亚于二战中的SU-152,也就是著名的“25天完成研制”的神车的感觉。

因为你稍微仔细考察一下这些装甲车辆的基本设计,就会发现它们似乎根本就没有考虑上战场后到底该干嘛的问题。

举个例子,莱茵金属展示的KF51坦克,装了一门新型的130毫米炮,但只有10发备弹,巨大炮塔内的主要空间都用来携带巡飞弹和无人机。至于履带式“拳击手”的展示车更是让人有中堆砌大量装备的感觉,在一辆从轮式车底盘基础上改出来一个履带式底盘,然后在上面装一门120毫米滑膛炮,还能塞12发炮弹,车内甚至还能在塞6个士兵。

我们知道现代坦克的备弹量是根据二战和后来历次战争的统计计算的一场战斗中的平均消耗量,也就是40发左右,如果低于这个数量,就会导致你的坦克没法在战场上参加一场完整的战斗。之前俄罗斯T-90SM坦克设计中将6发弹药装在尾舱里,战斗中需要爬出车体来将弹药搬进去这样的设计已经让人相当迷惑不解, 但看到欧洲萨托利上这种只带10发炮弹就说自己是正经未来主战坦克的行为,这就更不可理喻了。

当然了,这几年在珠海航展上我们也看到过类似的东西,比如说至今在网络上仍然为很多朋友津津乐道的高德公司用59式坦克底盘改造出来的“陆战之王”。

这种其实就只是属于概念车,仅仅是军火公司出来展示一下,我们现在已经有技术可以做出这样一种车,但是并不表示我们真的觉得有哪个用户会这么想不开,把这样一辆车开上战场去打仗。或者说它并没有考虑到实战需要,仅仅是展示技术上可以做出这样一辆车来。至于说实际上最后它上面搭载的这些先进武器和装备,具体要按照什么样的设计思想去组合,最后形成一辆真正为实战设计的战车,这其实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所以呢,这里就不打算给大家分析太多关于KF51、EMBT,或者履带式“拳师”重型步兵战车到底有哪些地方设计不合理了,因为它们就是一种不合理的设计,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它们上面的各种先进装备,以及通过这些先进装备的组合体现出来的相关厂商、军队和国家对于未来战争趋势的一些认识。

首先当然不用说,就是未来战争是炮战,或者说,未来陆战的关键问题还是在远程火力打击能力,这次展会上我们看到杰克展示的新型轮式“神剑”自行火炮,基本上就是在它们“达纳”自行火炮基础上装了新型的52倍径炮管,炮兵数字化系统,以及一身薄装甲。看起来略显粗糙,但是其实还真是体现了这次俄乌战争的一些经验,这就是机动性和数字化系统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车载炮完全不遭到敌方火力反击,必须多少有一点装甲来提高“容错率”,但同时,提高生存力和发挥作战能力的关键还是在于机动性和信息化,然后就是炮兵的射程依然是最重要的指标,一定要尽可能取得射程优势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这次展会上出现的其他自行火炮也基本体现了这样一种认识。

而如果实在为了成本和底盘承重因素,没法装装甲,那么就至少也要把火炮搬上车。在这次乌克兰战争中已经充分证明了,牵引式火炮由于展开撤收速度慢,在现代战场上已经很难生存,即使是美国M777这样的超轻型牵引火炮,也一样。

所以我们也看到美国通用动力,英国BAE等公司也展示了一批没有装甲,但是将牵引式火炮搬上车的设计方案,应该说这也算是对于乌克兰战争实战检验的一种反应。

那么和打击火力对应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装甲突击力量。应该说这是今年萨托利展上相比往年变化很大的一个方面。上面咱们已经说了,今年展会上出现的有KF51、EMBT和“勒克莱尔XLR”三种坦克,而美国公布了他们的“艾布拉姆斯NG”坦克设计方案。

可以说这些西方新一代坦克设计概念当中,体现的最大特点,首先就是坦克火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近十几年来,在坦克发展中已经出现的一个趋势就是坦克防护系统的进步速度暂时的快于火力进步的速度。不过这却不是因为装甲技术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反而是因为,随着新一代坦克在动力系统方面的进步,坦克可以叠更厚的甲了。

今年展会上出现的KF51、EMBT和勒克莱尔XLR的战斗全重数字看起来都是五六十吨的样子,但这三种车的战斗全重没有多少参考意义,毕竟它们要么是在炮塔里塞了一大堆无人机,要么是干脆可能就没在炮塔上安装装甲,要么就是明明增加了一堆附加装甲,但公布的战斗全重还是之前的数字。

但是美国M1A2C坦克的战斗全重已经大幅度超过了此前的M1A2 SEP V2的68吨,在安装包括扫雷铲等附加装备后的运输全重甚至可以达到90吨。

而这次在俄乌战争中俄国的T-80BVM,T-90M等采用新型反应装甲的坦克也有不少损失,甚至有被缴获的车据说已经被送到西方国家进行了测试,其防护力自然也是大家都心里有数。

在这种情况下, 这次萨托利上莱茵金属在KF51上展示的新型130毫米炮,法国在“勒克莱尔XLR”上展示的新型140毫米炮,都很清楚的表明了西方国家在对俄罗斯新一代坦克装甲进行测试后的结论。

那就是此前的120毫米炮对进一步叠甲后的新型坦克,威力已经不足了。

其实为了对付这些新一代的装甲,此前几年各国思考的比较多的还是采用新原理的火炮,电热化学炮、电磁炮等新原理火炮都进入了开发阶段。但是最后的结果大家还是发现,这些新技术原理的火炮技术上尚未达到成熟阶段,而在已有的120毫米炮、125毫米炮上继续挖掘潜力也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因此,进一步提高坦克炮威力的手段可能就又得回到老路子上,那就是提高口径。

但是如果说今年展示的KF51和勒克莱尔XLR这两种装备新大口径火炮的坦克表明了什么,那就是,如果要采用新的坦克炮,需要制造新坦克了。

首先我们,120毫米炮是高效率人力装填的上限了,再进一步扩大口径已经很难用人力装填,必须采用自动装弹机,而这就必然要带来车内布局的变化,如果继续在老的坦克底盘上进行见缝插针式的改造,那么结果就会使得坦克设计非常别扭,KF51和勒克莱尔XLR基本上就是对于上述观点的直接验证。

而且,进一步增加火炮口径就会带来坦克备弹量减少问题,而为此就需要对坦克的总体布局进行重新设计,这也显然是在现有坦克基础上改装无法满足的。

其实莱茵金属公司前几年就已经在自己的PPT里明确表示过,130毫米炮虽然理论上能够装上现有的豹2坦克底盘,但会带来全车设计上新的矛盾,所以理想状况是设计一种全新的坦克。

但这次,它们为了尽快拿出一件抓人眼球的展品,还是带来了急就章色彩极为浓郁的KF51。不过这种非常别扭的概念车还是非常鲜明的说明了,在现有坦克底盘基础上换装更大口径的火炮,很难。

其实这次的EMBT坦克虽然也很验证车,但是其实 它的设计思路还是值得一看。主要是它的炮塔是全新的设计,没有延续上次萨托利时直接在豹2底盘上装勒克莱尔炮塔的搞法。它的这个炮塔呢,采用了成员几乎完全被包围在车体内的设计,实际上几乎可以说是“半”无人炮塔,也就是车内的两名成员不会在战斗中直接接触火炮。两人的座位设置在车体内部深处,从前方看过去两人只有很少一点面积在车体投影以上。受益于这种“半无人”炮塔的设计,它的炮塔实际需要防护的面积就很小了。

而且据厂商发布的内容称,未来EMBT还可以进一步取消掉无人机操作员,将炮塔内成员进一步减少到只有一人。这其实距离T-14那种把三名乘员全部放在车体内的一个装甲盒子里的那种设计也就一步之遥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EMBT的设计思路倒是今年亮相萨托利的西方坦克里面最先进的,理论上它将可以用更小的重量,达到足够的防护力。

相比于防护力,火炮今年除了两种大口径火炮就没有新的展示了。应该说更大口径也是在新原理技术各国最终未能取得突破之后,回过头来后发现最成熟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但是这个增大依然是不情不愿,最后我们看到莱茵金属拿出了130毫米方案,而法国则拿出了已经问世几十年,早都已经进行过好几轮试验的140毫米炮。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干脆上155毫米,152毫米炮算了呢?那还不是因为这种口径实在是太大,对于坦克设计的挑战性也更进一步增大了吗?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之前我们那次视频里提到的,我国也在进行的新一代坦克的研究呢,还是比较希望能够制造出一种重量回到40多吨,火炮口径最好回到105毫米的水平,通过运用新原理的装甲和火炮,来达到更强效能的方案。

但是现在来看,欧洲、美国、俄罗斯都没能做到,我们是不是就能做到呢?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最关键的是,现在其他国家纷纷开始推出自己新一代的坦克了,尤其是美国在韩国已经部署了M1A2C坦克,它的装甲显然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已经不是我们的125毫米炮和现有的穿甲弹能够轻松应对的了。

虽然说包括台湾要买的M1A2T在内的对手的坦克,还达不到这种水平,我们凭借现有的火炮和装甲依然能够应对,但在新原理105毫米炮迟迟未能亮相的当下,我们设计思路是不是也要变一变了呢?

我们之前也尝试过定装式125毫米炮弹,它理论上确实能够大幅度提高威力,但是这就必然无法用现有的自动装填机,需要使用类似15式那样的尾舱装填机了。

而且这样的改造是否能够有足够的余量应对“艾布拉姆斯NG”那在M1A2C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的装甲呢?

很难说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当代陆战,远程打击火力的作用大大加强,装甲突击兵器,也就是坦克在整个作战系统中的地位是不是有所下降,大不了用红箭-10去对付敌人那些乌龟壳嘛。这次俄乌战争中俄军在穿甲弹威力不足以远距离摧毁披挂新型反应装甲的乌克兰坦克的时候,开始大量使用炮射导弹了,其实我们前几年就为了应对周边对手装备的,防护力让125毫米穿甲弹难以应对的新型坦克的时候,也已经开始大量装备炮射导弹了嘛,而且我们的炮射导弹还比俄罗斯先进呢, 还带攻顶能力呢。

但是这样就足够了吗?这次俄乌冲突的实战经验表明,要想切切实实的摧毁敌人坦克,突破敌人防线,那么追求装甲和火力的优势依然是绝对必要的。

经过这么多年后,我军对于装甲部队的重视也是在不断的修正之中,甚至可以说这次乌克兰战争打完,我军终于也要获得一种攻防性能不亚于99A,同时行动系统在国际军事竞赛中已经经过严苛考验的新型坦克了。而前几年大家寄予厚望的15式轻型坦克最终实际装备数量反而不一定会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多,部分原因可能也正是由于对未来战争这一特点的更深刻认识。

当然,在当前装甲发展快于火力,但这种发展其实说到底仅仅是源于动力更强,可以叠更厚的甲的时代,轻型坦克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个新高潮。

因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大家都认识到,三十多吨的坦克,虽然叠不上更厚的钢块,但却可以通过使用披挂反应装甲,对抗战场上各种化学能反坦克弹药,比如火箭筒啊, 反坦克导弹啊,也就是说,只要对面没有正经的坦克,我就可以扮演主战坦克来用。

这个设计思路,在我们这里开花的结果就是15式和VT-5,甚至面向出口设计的VT-5坦克的正面装甲还有一定的防穿能力,甚至能抵挡一些老式的坦克炮弹。而15式的设计就是对付敌人的化学能弹药,防穿甲弹能力能抵挡一下机关炮就行。

而在西方,我们也看到了,就是英国的“阿贾克斯”侦察车,美国的MPF轻型坦克,以及这次德国人展示的“拳师”轻型坦克。以及比利时科克里尔公司的105毫米炮塔,今年它被安装在一辆豹1坦克的底盘上参加展会,实际上也是展示了在这种老式坦克的底盘上安装新型炮塔,然后通过披挂反应装甲,摇身一变成为新时代轻型坦克的一种可能性。

这些轻型坦克实际上的任务,除了在敌方主战坦克缺席情况下,可以客串主战坦克,更重要的,其实还是取代在俄乌战争中被打得遍地尸骸的BMP-2、BRDM-2这样的轻型装甲车和步兵战车,去执行战场上必不可少的试探、侦察任务。

传统上大家认为这类任务应该交给装甲比较薄弱的轻型装甲车辆去执行,但是在单兵反坦克武器相比冷战时期有了很大发展的今天,老式的步兵战车和轻型装甲车辆在乌克兰执行这类任务的时候损失极为惨重,而且往往达不到预定的战术目标。以至于一些步兵战车都在车上安装额外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然后利用山体掩护和对面打起了“伸缩炮”,画面非常“战雷”,但是如果你这样用轻型装甲车辆的话,那么它和无装甲的车辆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现在实际上应该说是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要么有非常沉重的装甲,能扛敌人的穿甲弹,要么就得能让装甲车挡得住30毫米机关炮和反坦克火箭,导弹。而那种只能挡挡小口径子弹的装甲,大概也只有在对手连反坦克火箭都缺的治安战中才有用武之地了。

所以30-40吨级的轻型坦克、重型步兵战车,就成了当代各国比较重视的发展方向,况且毕竟发展这种车远比费尽心机堆叠上几十吨装甲的主战坦克容易多了嘛。

所以从这次防务展上的新发展方向我们可以看出,这场俄乌战争,给欧洲国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由于欧洲近几十年来防务废弛的现状,俄罗斯笨拙的地面军事力量是他们凭借那些号称数字化的轻步兵部队所无法抵抗的。他们需要建立一支具备和俄军装甲集团军正面对撞的钢铁洪流,否则就会像乌克兰一样,陷入能抵抗,但抵抗不了多久的尴尬局面之中,终究会被对面的钢铁和火力所压倒。

这么说吧,过去几十年来,欧洲被“新军事变革不需要坦克”的迷魂汤灌傻了,他们的军队就像是一群有点凶狠的猫咪,当对面的大狗冲过来的时候,它们可以凭借自己灵活的身法躲开一两下,甚至还能把对面挠个满脸花,但这样的玩法容错率太低了。理论上同等体量的猫科动物确实会比犬科动物更厉害,但是大型犬和家猫一旦打起来……很多朋友应该都见过那些被大狗一口咬死的可怜猫猫吧?其实把这个尺寸放大也一样,老虎和棕熊打起来,也一样是体重更高的棕熊占优势啊。

更何况,其实按照经典的“正经”信息化理论,未来的陆军应该是一大群野狗,互相配合,进行围猎。而欧洲军队现在这一群野猫,互相之间还没什么配合(因为政治因素啊,信息化水平不同带来的配合困难啊等等等等),那你这碰上俄国大熊……当然现在的俄罗斯可能已经不是一只大熊,而是一只大狗,但它面对北约一群野猫,你说谁会慌呢?

当然野猫们后面还有一只老虎,但问题是这老虎吧,有点薛定谔,它会在能吃人的真老虎和帝国主义纸老虎这两种状态之间变,而且乌克兰的情况就很清楚的看出来了,它还真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展示出纸老虎的形态——虽然它嘴上现在还在说,要是俄国真的只身冲入你们猫群,我一定会展现王霸之气,以真老虎的形态上来帮忙……可是事情没有真发生的时候谁也说不准,你说这猫儿们慌不慌?

所以猫猫们就在今年这场萨托利展上,纷纷开始计划如何尽快把自己变成犬科动物,至少变成一群凶狠的野狗。具体来说,那就是,放弃之前各种浪漫的用轻步兵击败多兵种集团军的幻想,重新建立自己的大规模地面作战能力。

这个转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是说德国一下子投入1000亿欧元就能搞出来的,至于其中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技术问题,那更是千头万绪。不过在生死存亡的问题面前,至少在今年,俄乌战争还没打完的这个当口,大家都得重视起来了。

当然,在欧洲猫猫们琢磨怎么对付那只大狗的时候呢,东方的大狮子晃晃鬃毛,轻叹一声,想不到啊,你们都已经这么拉了吗?然后转头去逗逗自己爪子里面那只大耗子,嘿,害怕不?

好了,本期节目咱们到这里。咱们下回再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