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选拔制度下,职业教育毕业的孩子根本没上升空间,混一个正科级都不容易了
【本文来自《李晶:社会偏见、就业困境、上升阻碍……这轮职教改革有望破除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职业教育最大的困境,是我们的产业机构,是我国的就业环境,是我们的养老制度——甚至可以追溯到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等问题。
我国的产业结构中,未来必然是走工业实业兴国战略——只有发展农业、工业,才能增强国家的实力,积累国家的底子——但我国现在的产业结构不均衡,很多行业实际上是非常需要蓝领、白领、金领、甚至是资深、一线工作人员的,特别是各个行业的工厂——永远都缺乏优秀的产业工人。
但我国实际情况是,进入工厂的人,大多数都是稚气未脱的孩子,16、17岁,最大也不超过20岁,他们性格不成熟甚至叛逆,他们在初中就属于成绩不好的、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后,那学风校风 更不可能给他们带来质的变化——就算他们在成长,但当初考上高中、考入大学的孩子们,成长的更快!
他们这帮孩子,知识结构不全、对社会认知不全、对事情/专业/工作的思维模式不全、理论知识薄弱……我不否认一线工作靠摸索可以成为“大国匠心”,但这个概率是不是太低了一点。
而考上大学、研究生的那帮孩子,更容易找到技术含量较高的公司就业——同样是进华为,研究生的孩子可能成长更快,甚至作为后备干部;而职业教育出来的孩子,能让你当个车间主任就不错了——这含金量能一样吗?或者是考公务员、事业编制,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孩子,考地级市一级,都是委屈他们了,有的直接是省一级,甚至部级、中央直属部门;而职业教育毕业的孩子,连报考资格都没有,最多就是区县一级、街道办事处——现在连街道办事处都有博士、海归报考了,看内卷的多厉害吧——再说未来的晋升,从我了解的公务员提拔政策,现在要求提拔正科级,必须是全日制本科毕业,部分事业单位或特别情况,可以放宽到大专学历。在这种选拔制度下,职业教育毕业的孩子们根本没有上升的空间,混一个正科级都不容易了。
这里不展开谈他们的婚姻家庭、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等问题 ,也不谈他们年纪大了是否会失业的问题。
总结说来,就是我国的产业结果、用人制度,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孩子未来无法好好的就业,反向刺激了职业教育的投入不高——就算硬件投入多,就算当地砸钱修楼房、修学校——又如何——毕业的孩子无法就业啊,稍微有点本事的老师都不会来——同样是二本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你们说老师会选哪个?
总之,人性是自私的、趋利的——如果职业教育的校风学风很好,培养的孩子在各个产业中供不应求,这些孩子未来不会失业、不会穷困,既有面子(社会地位高)、又有里子(收入高),幸福感、获得感都很强,人人都羡慕他们,很多家长自然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职业教育的学校中——事实上完全是相反的。
要想职业教育受待见,还是靠社会的认可和国家的需要—— 从底层的一味培养,多少都有一点自作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