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棋手,有长处更容易,但均衡和始终有全局观很难

【本文来自《李昌镐不常使用妙手,但他绝对是很重视妙手的,他很会防备对手的妙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qp
  • 刚看了原文蛮有意思,我以前也是围棋爱好者但菜鸟水平,好像你们三个说的都有道理,我是这么理解的,李昌镐相当于学霸,有一定的天赋且非常勤奋,吴清源相当于学神,围棋天赋强大又勤奋,聂和马的围棋天赋比李高,但又不够勤奋,李在尾局收官计算上极其细致严谨,大部分棋手热衷杀大龙,希望中局就要决出胜负而忽略收官的小便宜,所谓妙手应该是某种玄妙的棋感,在局势复杂不明晰的情况下全凭直觉下出,可以腐朽为神奇确定全局优势,但肯定是并没算清楚,现在的人工智能和人脑的原理很不同,所以也没见着新一代棋手能经常下出妙手,所以下妙手就是靠天赋,很难训练出来。

  专业棋手,有长处更容易,但均衡和始终有全局观很难。

  目数的全局精确计算,好像是始于石田芳夫,他也在日本创造过一个时代,但好景不长,克制林海峰那样爱走险棋的棋手还行,别人都知道他的套路后,对均衡一些的赵治勋和小林光一就不大好使了。单项上的优势肯定是优势,但缺项就是缺点了。

  妙手应该是最需要计算的东西(只谈人可以计算的范围,否则布局就是最难计算的),没算清楚就下出所谓妙手的,那就不是职业棋手了,比较差的业余爱好者之间才有如此感受。而且下出这样的所谓“妙手”之后,若对手换成真正的高手,这种“妙手”很大概率就是败招。

  妙手是练出来的,但绝不是普通人理解的那种“笨练”弄出来的。建议你在网上搜索看下钱颖一教授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育:理念与实践》一文,能看懂你就不会再随便提天赋了——所谓天赋,其实就是先天正常而已,不要有什么智力障碍,其他的都是后天因素的事,只是有些后天因素不是自己能把控得了的,比如幼年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