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牺牲13万人了,日本还不住手吗?

作者 | 大喜

来源 | ins生活原创

500

  编辑|大喜

  最近,著名的3d动画剧集《爱,死亡和机器人》,推出了自己的重磅第三季。

  每一集都非常出彩,画风迥异,且都有各自想要表达的主题。

  例如,最火爆的第九集《吉巴罗》中以象征着原始文明的女妖和聋子骑士的对立来表达人类的贪欲与掠夺;

500

  饱受好评的第二集《糟糕之旅》中,表达了对人类勇气和胆识的赞美之情。

500

  但是从整体上看,这部剧的内核观点无疑将我们引向了对未来人类文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

  整部剧除了让观众大呼看得爽以外,也让大众在科技发展进步的当下,多了一些对人类行为的思考。

  在网上冲浪时,我看到有网友这样评论:

500

  当然,也有一部分观众表示本季的剧情有些反人类了。

500

  不过,我想本季的导演们想表达的并不是对人类文明的仇恨,而是一种警醒:

  人类文明的未来,很有可能毁于人类无止境的贪婪和自私,以及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掠夺。

500

  简单地回顾一下第六集《虫群》的剧情。

  未来世界中,两位人类在一个看似无脑的太空虫族巢穴中开展研究。

  虫族的设定是一种“古老但没有智慧”的族群,他们与外界没有任何的物质交换,内部是完美的自循环体系。

500

  而男主正是看中了虫群无脑但极为有序地进行繁衍和劳动的特征,他想要利用虫群的这种特点,来改造人类无休无止扩张带来的混乱与无序。

500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信息素的使用,人类成功地控制了一小部分虫群。

  然而,人类的信息素实验直接激活了虫后的基因,虫后在发现有人利用信息素破坏虫群时,为了应对入侵者,产生了一个脑状的智慧体。

500

  本集要表达的观点通过智慧体和人类的对话一点点展开:

  “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博士。一定程度的智能,能提升种族的生存能力。过剩的智能,则会妨碍种族的存续。生存和智能无法完美融合。两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是紧密相连的。”

  《虫群》中,人类视自己的高智商为最大的优势,但这种对智慧的追求最终已经变成了对工具和理性的绝对追捧。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种宇宙理应为人类所用,其他物种理应成为人类奴隶的傲慢。

500

  而反观虫群,他们对智慧的使用一直非常谨慎。只有当种群遇到了危险时,才会启动几百万年累计的智慧进行应对。

  而智慧体本身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只能存活千年且无法对巢穴的各项生产活动进行干预。

  此时,在让我们回顾一下影片结束前,智慧体说的话:

  智力并不是生存下来的决定性因素。

500

  千百年来,人类不断追求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与此伴随的是病态且傲慢的探索、扩张与征服欲。


  智力并不是生存下来的决定性因素,那什么是呢?

  这个时候大刘的话在我耳边响起:弱小不是生存的阻碍,傲慢才是。

500

  众所周知,去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将开始向大海排放福岛核废水。

  如此离谱的宣言,不仅遭到了日本各个邻国的强烈反对,就连福岛居民也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

500

  但日本政府依然唯我独尊,不顾一切反对,还声称:除了向大海排放核废水别无选择。

  不仅如此,日方还一直向媒体宣扬核废水已经净化到“可以喝”的地步。

500

  这事还没完。

  为了在今年6月份顺利修建排放核污水的设备,积极推进排放核废水的进程,日方开始在福岛核电站拆迁受污染的管道。

  按照日方之前的说法,福岛核电站已经没有任何危险的核辐射存在,所有现有设备都是安全可控的,任何对于核辐射的担心都是杞人忧天。

  然而,最新报道称,在拆迁受污染管道的第一天,现场辐射监控设备全部发出了强烈警报。

  当时的检测机器发现现场突然出现高剂量的辐射量,而且还在不断快速上升。

  作业人员全都吓傻了,纷纷逃离现场,场面一度失控。

  无奈之下,福岛核电站污染管道的拆迁工作只能被迫停止,至于什么时候恢复我们还不得而知。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日方声称“福岛核废水已经被处理的非常安全,可以饮用”完全是一派胡言。

500

  实际上,对于如何处理福岛的核废水,全球核专家提出过很多能让世界安心的方案。

  比如说,将核废水制成固体水泥块,埋在地下20米深处;或者开凿2500米深的管道,将核废水输入到地底深处。

  这些办法,可以做到对外界环境破坏较小,而且几乎没有威胁。

  但缺点就是,费钱,远不如直接排入大海省事。

  于是,日本政府选择了将废水直接排入大海,还不忘加上一句“别无选择”

500

  2020年9月,日本首相菅义伟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时,工作人员拿出了净化稀释后的核废水,称这种水非常安全,可以喝。

  这是一个向世界展示日本核废水安全度的好机会。

  但再三犹豫后,菅义伟拒绝饮用这杯净化稀释后的核废水。

500

  核废水是不是安全到可以饮用这个问题,已经不攻自破了。


  这些核废水在排放到海洋以后,将在57天内顺着洋流扩散到太平洋的大半部分,美国和加拿大也将在3年后遭到核污染。

  作为日本邻国的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危险处境,可想而知。

  届时,全人类都在喝福岛快乐水的日子,指日可待。

500

  目前,福岛的核废水已经储备了一百多万吨,并且以每天140吨的速度在增加。

  而日本政府决定花费30年的时间将这数百万吨核废水缓慢释放进大海。

  不得不说,日本这波疑似要毁灭全人类的骚操作,只能让我想到以下几个词:

  自私、贪婪、傲慢、虚伪。

500

  就在今年,6名福岛居民,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了集体诉讼,理由是“福岛核事故引发自身患了甲状腺癌“。

  6人要求东京电力公司赔偿总计约6.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00万元。 

500

  在2020年2月份发布的居民健康调查中,福岛县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18倍。

  而有些物种已经发生了变异。

  手掌般大的巨型生蚝:

500

  长了两张脸的猫咪:

500

  眼睛变形的小猪:

500

  谁也不知道核辐射危害的极限在哪?

  谁也不知道这些变异会不会发生在我们的下一代?

  但不可否认,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已经让所有人对核辐射心有余悸。

  这种情况的发生,自然与核污染逃不了干系。

  如果这些核废水成功流入海洋,那么辐射物早晚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的身体,形成内辐射。

  内辐射会损伤我们的DNA,最硬核的是它对DNA的损伤会遗传,导致我们的下一代要承受同样的痛苦和缺陷。

  核事故面前,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500

  切尔诺贝利事件至今已经过去36年,其影响持续至今。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大量放射性粒子随云层被风吹向北方,从乌克兰境内向俄罗斯上方飘移1000多公里,先后到达白俄罗斯、波罗的海、瑞典上空,法国、英国等地也受到放射性污染。

  据说爆炸发生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附近核电站的工作人员上班时接受例行辐射检查,他们的鞋子显示有10倍于正常水平的放射能。


​  事故前后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

  而要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专家估计最少需要800年,将经过整整40代人。

500

  人类对自然界的伤害,从未停止。最近几年,这样的新闻频繁出现:

  2019年,科研人员发现空气中存在着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塑料颗粒

  2021年,一只重达200斤的海龟,因误食了大约6斤的海洋垃圾之后,死亡;

  由于全球变暖,澳大利亚的哺乳动物树莓珊瑚和中美洲的金蟾,已经灭绝;

  ……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人类试图征服自然统治全世界,最终却被自己的贪婪反噬。

  人类,究竟是在毁灭地球,还是在毁灭自己?

500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看看地球已经多大了。

  据科学界推测,地球和太阳系约起于46亿年前的太阳星云,也就是说已经46亿岁了。

  而人类,到目前为止,只有600万年的历史。

  早在人类这种生物出现以前,地球就已经经历过无数次毁灭性的大灾难了。

500

  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3亿年前气候变化导致远古生物95%以上灭绝,还不止一次。

  地球什么场面没见过,区区人类还想毁灭地球?

  举个例子,目前人类最具毁灭性的武器就是原子弹和氢弹。

  地球的引力结合能是2.24X10^32焦耳,即将地球炸的粉碎所需的能量级别,而沙皇核弹大概是10^17的数量级,中间差了十五个数量级。

  所以说,人类或许能够毁灭人类文明N次,但无论人类再怎么折腾,地球经过数万年的修复,依然会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500

  人类把自己想象的很伟大,其实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们是何等的渺小。

  人类毁灭不了地球,在地球毁灭前人类早就已经毁灭了。

  黑格尔说,当人类欢呼对大自然的胜利之时,也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

  我们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一切努力,是为了维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更是为了拯救人类自己。

500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爱死机第六集《虫群》所探讨的主题:人类智慧。

  地球上有180多万个物种,但是只有人类进化出了智慧文明。

  几千年以来,人类学会了直立行走,学会了使用工具。

  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发展了语言,建立了社会规则,定义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人类追随着科技的脚步,发明了手机、电脑、无线网等等等等。

  不可否认,我们在这颗星球上做出了非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许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在这种兴冲冲的傲慢和自大中一点点走向毁灭。

  也许,我们应该谨慎且合理地使用我们的智慧,做一些对这个星球和其他物种有帮助的事情。

  承认人类所知有涯后的谦逊,体会生命短暂脆弱后的尊重。

  在追求智慧和文明的同时,继续我们对科技的反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点击「ins生活」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