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三体》比《红楼梦》好看 古典文学的情境已经离我们太远了

《三体》的格局比《红楼梦》只沉浸在一个小小的大观园里纠结于小儿女私情要大的多。

而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已经很难对《红楼梦》里琐碎无聊的生活有什么代入感。

无非就是一群封建贵族吃吃喝喝,吟诗作赋而已

现在年轻人已经充分拥有个性表达和解放的自由,对《红楼梦》里所谓冲破封建藩篱,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感也无感了

热门评论 14

  • 全部楼层
    大马虎
    一般资质的人,四五十岁前,哪里能看红楼呢。
    三体很好,但无论哪方面都没法和红楼比,大刘都不敢做此想吧。
    三体很多方面比红楼强多了,比如里面有很多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红楼基本没有。而且对当下与未来的借鉴而言,三体比红楼有用多了。
    我也挺喜欢红楼的,但红楼说到底是封建农业时代的产物,能对工业时代与未来有多少借鉴意义呢。不光红楼,很多以前时代的中外名著随着时间推移,对当代的意义都是逐渐减弱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名著!时过境迁很多就只留有类似文物化石的作用了。
    一般读以前的名著也只需择几部读读体验下就可以了,沉浸在故纸堆读多了是浪费时间。
  • 《红楼梦》是那种千人千面,审美体验非常多元,而且越读越爱读,在不同的年龄段能读出不一样感悟的小说。
    有人读出了悲剧:“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而呼吸领会者,独宝玉而已”(鲁迅);有人读出了阶级斗争(毛爷爷);有人读出了政治隐喻(红学);也有很多人把红楼梦当作一个谜语来读,太多谜团了!有人读出了尊重女性;有人觉得是大厦将倾的预言;连里面的菜谱,器具都有人研究。

    《红楼梦》可以宣传中华文化,周汝昌对西方人宣讲红楼梦,说这是中国审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我们讲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红楼梦》是最好的证明。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这一辈子没有读过《红楼梦》,无论如何,都是莫大的遗憾。

    《三体》实质上来说,从题材,到故事,都是纯西方的,里面没有什么东方元素。你把章北海换成尤里,换成约翰,换成山姆,雷奥。这个故事都毫无违和感。

    《三体》是中国人写的,但论谱系,算是很经典的西方科幻。要是按类型,我会把它归入“太空歌剧”(Space Opera)这一类,和《星球大战》《沙丘》《无垠的太空》这种是一类。打着科技的旗号,写一个权力倾轧的故事。

    这类故事的问题是,科技不过关,故事太老套。

    如果受过理工科教育,又对太空技术有兴趣,有些基础,看科幻小说,电影的时候会自动去想,这个飞船是什么设计,这种设计是否合理,甚至恨不得拿出笔来算一算。那么你看这类小说,电影,就会看出很多很多的漏洞。

    如果你同时又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发现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的社会形态也会发生重大影响。就会知道,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编的故事,从本质上和《甄嬛传》《琅琊榜》这些并无不同,未来大概率不是这个样子的。

  • 《三体》我举一个例子,《三体二:黑暗森林》里面提到的那个巨大望远镜。

    --------------------------------------------------------
    “甚至六个巨型镜片之间也没有任何联接物,它们各自独立飘浮着,每个镜片的边缘上都装有多台离子推进器,它们可以借助这些推进器精确地改变彼此的相对距离,也可以改变整个透镜组的指向”
    ---------------------------------------------------------

    基础知识甚少的人,会觉得,惊为天人,想象奇诡。但如果你懂一点,就会知道这是在瞎说。我当时读到这里就读不下去,出戏了。

    因为什么呢,空间/天文望远镜,稍微大一点,没有用透镜的,都是反射镜,因为透镜这个方案实在是太多问题了。有色散,重量太大,制造极其困难,造个几米的都费劲。

    现在太空望远镜,光学遥感卫星,或者地面的天文望远镜,上了规模的,都是反射镜。材料有微晶玻璃,有碳化硅,还有铍,詹姆斯韦伯用的就是铍反射镜。

    反射镜再大也不行了,我看过一个论文,有人在算,随着口径的增大,重量指数增长,在同步轨道上部署一个高分辨力的卫星,光反射镜就上千吨。

    最新的解决方案是衍射薄膜,方案见附图。

    当然,如果大刘写一个巨大的衍射薄膜望远镜,我也许会满意,知识水平低的读者就都不懂了,门槛提高了,叫好的人就少了。

    而且科技是不断进步的,也许过了几年,有更好的方案,也许是量子光学什么的。

    到那个时候,读者就会觉得很陈旧,没意思。

    《古星图之谜》我小时候读过,当时很好,但现在没人读了,为啥,你一个科幻小说,电脑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啥科幻啊?
    jpg

    展开
  • 全部楼层
    朝五晚九
    说的像红楼梦可以一字不改一样🤭
    红楼梦就是一字不能删改,他们说的话,都有隐喻,暗示了他们的结局,比如五美吟,咏絮诗。

    这其实代表红学的两种观点,一种说,红楼梦是悼明作品,另一种是情情爱爱,曹雪芹家庭变故。但是近年来,悼明的说法更占上风,特别是癸酉本的出现,解答了很多问题。

    文章结构奇诡,开头就给了你结局,葫芦庙(胡虏)烧了甄士隐(真事隐)一家,其女儿被拐卖,暗示的是明朝最后一个逃亡皇帝。
    可以说是明史解谜书。乾隆也说,红楼梦说的是皇族生活。
    这书至少有一个明末朝廷高层官员参与编写的。

    比如林黛玉,批语是,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挂中林黛玉。高鹗版是修改后的,真正的结局,癸酉本中,林黛玉是上吊死的。而崇祯,就是上吊死的,字德约。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葬花人,葬华人。花掉进水里(清)只会脏了花。

    还有多处暗示,不能从表面看这个故事。比如其中的风月宝鉴,就反复提醒“不要看正面,要看背面”正面是红颜,背面是枯骨。正面是贾雨村(假语存),荒唐言。反面是甄士隐(真事隐),辛酸泪。

    又如开头时,那块通灵石,身上写满字,叫做石头记。他和空空道人的对话,也有寓意。

    你可以找up女王泡面相关的视频看看,非常精彩。
  • 全部楼层
    iden
    三体很多方面比红楼强多了,比如里面有很多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红楼基本没有。而且对当下与未来的借鉴而言,三体比红楼有用多了。
    我也挺喜欢红楼的,但红楼说到底是封建农业时代的产物,能对工业时代与未来有多少借鉴意义呢。不光红楼,很多以前时代的中外名著随着时间推移,对当代的意义都是逐渐减弱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名著!时过境迁很多就只留有类似文物化石的作用了。
    一般读以前的名著也只需择几部读读体验下就可以了,沉浸在故纸堆读多了是浪费时间。
    我觉得红楼梦可以读一读,但是像高考那样考什么沁芳泄玉这种的可以省省了。欣赏不来。像个老学究咬文嚼字,故作高深。除了那种一鲸落万物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类的,一眼就懂的,意境深远的这种的,那种没啥意义的真的可以省略就省略。我看红楼梦也没看那么仔细,看唐诗宋词也只是看喜欢的,觉得有意思的就认真看一看,没啥意义的就直接跳过。就像有人说《春江花月夜》里面描写的很美,但是我缺一点也不觉得,你春江花月夜到底想说些什么呢?写了一大堆,都是抒情太虚太虚一点营养也没有
  • 乌鸦飞翔 玄不救非,氪能改命
    别评论自己看不懂的东西
  • 说出这话来的人,大概率没读过红楼梦原著,只看个电视剧就当做自己看过红楼梦了。
    红楼梦原文里,作者已经很直白的讲了,红楼梦是一本野史,是一面镜子。用来给后世的人照一照的。那些只会看美女的,都是痴弟子。
    红楼梦真正讲的,是一个社会如何走向崩溃的。
    很多人们对于社会的崩溃认识,其实都很浅薄,只会讲没钱了,讲zf不作为,讲谁谁谁是坏蛋。只有你身处其中才会发现,一个社会的崩溃,是身边的点点滴滴,你甚至都觉察不出来。
    前面有人说的好,年龄小的,没有社会阅历的,看不懂红楼梦。
  • 全部楼层
    香水河
    看不懂的东西不是只能说明他一般吗?我现在都快退休了,国际国内时事秒懂,但我依然看不懂红楼梦,啥玩意,不就是家常里短、靡靡之音吗?比其他三大名著差远了。
    真敢说。这就叫无知无畏。
  • 乌鸦飞翔
    别评论自己看不懂的东西
    一般资质的人,四五十岁前,哪里能看红楼呢。
    三体很好,但无论哪方面都没法和红楼比,大刘都不敢做此想吧。
  • Observer2016 --- 神秘的“false” ---
    全部楼层
    歼36 作者
    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做的再好对社会有什么促进作用呢?
    红楼梦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价值的关键在于以史为鉴。年轻人最应该知道的是,人类曾有过的那些人吃人的血泪史,以及如何斗争才能解放自己!从这几年的大变局可以明白,这些历史中的价值永远不会过时!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92
最热 最早 最新

  • 三个人都会觉得三体比红楼梦好看,即使在以前也没有觉得红楼梦好看,但人家确实艺术价值高。好看是商业价值的前提,三体属于这一类
  • 铁皮疯狗
    《红楼梦》是那种千人千面,审美体验非常多元,而且越读越爱读,在不同的年龄段能读出不一样感悟的小说。
    有人读出了悲剧:“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而呼吸领会者,独宝玉而已”(鲁迅);有人读出了阶级斗争(毛爷爷);有人读出了政治隐喻(红学);也有很多人把红楼梦当作一个谜语来读,太多谜团了!有人读出了尊重女性;有人觉得是大厦将倾的预言;连里面的菜谱,器具都有人研究。

    《红楼梦》可以宣传中华文化,周汝昌对西方人宣讲红楼梦,说这是中国审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我们讲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红楼梦》是最好的证明。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这一辈子没有读过《红楼梦》,无论如何,都是莫大的遗憾。

    《三体》实质上来说,从题材,到故事,都是纯西方的,里面没有什么东方元素。你把章北海换成尤里,换成约翰,换成山姆,雷奥。这个故事都毫无违和感。

    《三体》是中国人写的,但论谱系,算是很经典的西方科幻。要是按类型,我会把它归入“太空歌剧”(Space Opera)这一类,和《星球大战》《沙丘》《无垠的太空》这种是一类。打着科技的旗号,写一个权力倾轧的故事。

    这类故事的问题是,科技不过关,故事太老套。

    如果受过理工科教育,又对太空技术有兴趣,有些基础,看科幻小说,电影的时候会自动去想,这个飞船是什么设计,这种设计是否合理,甚至恨不得拿出笔来算一算。那么你看这类小说,电影,就会看出很多很多的漏洞。

    如果你同时又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发现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的社会形态也会发生重大影响。就会知道,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编的故事,从本质上和《甄嬛传》《琅琊榜》这些并无不同,未来大概率不是这个样子的。

    过去的文学对具体人物塑造得比较有特色,而现在的文学很多都在强调价值观,只有枝干,没多少树叶。
  • 我觉得故事会、动画片好看
  • 全部楼层
    大马虎
    一般资质的人,四五十岁前,哪里能看红楼呢。
    三体很好,但无论哪方面都没法和红楼比,大刘都不敢做此想吧。
    两部小说类型不同,基本没有啥可比性。
  • 全部楼层
    泉始流
    《红楼梦》从小处看是一个园子里的儿女情长,从大处看是一个国家直至整个民族的兴衰更迭。你把《红楼梦》看得太简单。
    西游记直指人性,比红楼梦深刻太多!更不用说各种隐喻各种将无法言说的行为体系具象化。
  • 全部楼层
    白兔糖
    这就是瞎扯。
    平民一样用“北邙山”,古诗词里面用的多了去了,就是指代坟墓,而不是“帝王坟墓”
    赖头和尚和甄士隐说,三劫之后,一起去北邙山聚集,去警幻仙境销号。
    北邙山这个地方,他是坟山特别出名,因为他是王侯贵族的陵寝聚集地
  • 说实话,我有点赞同楼主的观点。我个人觉得为什么说《红楼梦》好,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因为它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好就好在它的现实主义,把那个时代描绘的非常真实。但这部小说诞生在中古封建制度发展到最高峰时期,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但今天,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现在的人按照现在的观点去读实际上很难共情。《三体》虽然是科幻小说,但它成书于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更反应了当代人的思想,最求与困惑。这就要回到文学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不过,如果从一部小说能养活一群并不创造什么对劳动人民有益的真正价值的所谓“专家学者”来说,《红楼梦》完胜《三体》。
  • 看过啥书啊就这么傲慢?
    现在是知识漫灌的时代,其中一个副作用就是带来了认知傲慢,认知膨胀。
    文化人不是那么好装的。
  • 全部楼层
    孑孓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踩你,我也觉得三体比红楼梦好多了,
    红楼梦我只看过电视,觉得装饰真漂亮,其他没感觉
    三体的话我回去查百度,对比数据,学习到很多知识,虽然用不到,不过很有趣
    很多人说自己因为要玩游戏才学会了电脑的很多操作。。。跟你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兴趣不同,你对红楼也没啥了解,就不必硬聊了吧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品,我毫不怀疑三体在若干年后也会成为名著之一,没必要褒一个贬一个
  • 全部楼层
    guan_73527961
    北邙山是帝王陵寝
    这就是瞎扯。
    平民一样用“北邙山”,古诗词里面用的多了去了,就是指代坟墓,而不是“帝王坟墓”
  •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看个书而已,没必要。
  • 三体是现代文,红楼梦首先你要认字识词,然后才能说爱不爱看。
  • 老六闲侃 V号老六闲侃,我是一本正经扯天扯地的老六
    全部楼层
    seal3502
    让我想起了回字有几种写法,写得再好不如一本空气动力学。
    没有了直指人心的文学作品,没有道德的滋养,再多的空气动力学,也只是野兽世界。
  • 乌鸦飞翔
    别评论自己看不懂的东西
    确实,没哲学修养看红楼只看到花花草草而已。但人家说的是一种文明命运的走向,精致华美的表象腐朽的内在是怎么在外部力量的打击下成为一片瓦砾的——大预言书啊。
  • 全部楼层
    白兔糖
    就会“谐音梗”是吧?都是牵强附会。
    林黛玉上吊?书中多次暗示黛玉重病,看不懂?
    网络上阴谋论总是有市场,各种脑洞解读拿只言片语拼凑真相,光捡有利自己的去排列组合,盲人摸象罢了。
    女王泡面一个书商贩子,引用论据多处作假,靠吸引眼球博取流量,令人不齿。
    北邙山是帝王陵寝
  • 全部楼层
    香水河
    是嘛,我政治学专业毕业的,反正我没看出好来。可能也就喜欢文学的奉之为圭臬,我看之则为封建糟粕!于社会进步没有多大意义,跟文人误国一个道理。
    好家伙,说物理你是理科专业的,这里又是政治学专业的,我看你是清华全科的
  • guan_73527961
    红楼梦就是一字不能删改,他们说的话,都有隐喻,暗示了他们的结局,比如五美吟,咏絮诗。

    这其实代表红学的两种观点,一种说,红楼梦是悼明作品,另一种是情情爱爱,曹雪芹家庭变故。但是近年来,悼明的说法更占上风,特别是癸酉本的出现,解答了很多问题。

    文章结构奇诡,开头就给了你结局,葫芦庙(胡虏)烧了甄士隐(真事隐)一家,其女儿被拐卖,暗示的是明朝最后一个逃亡皇帝。
    可以说是明史解谜书。乾隆也说,红楼梦说的是皇族生活。
    这书至少有一个明末朝廷高层官员参与编写的。

    比如林黛玉,批语是,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挂中林黛玉。高鹗版是修改后的,真正的结局,癸酉本中,林黛玉是上吊死的。而崇祯,就是上吊死的,字德约。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葬花人,葬华人。花掉进水里(清)只会脏了花。

    还有多处暗示,不能从表面看这个故事。比如其中的风月宝鉴,就反复提醒“不要看正面,要看背面”正面是红颜,背面是枯骨。正面是贾雨村(假语存),荒唐言。反面是甄士隐(真事隐),辛酸泪。

    又如开头时,那块通灵石,身上写满字,叫做石头记。他和空空道人的对话,也有寓意。

    你可以找up女王泡面相关的视频看看,非常精彩。
    这样的主题本身就落了下乘
  • 白兔糖
    先超越三国水浒再谈红楼吧
    虽说四大名著,其实,红楼梦要远远超越其他三本。
    单纯从文字功力来说没毛病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写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虽然没有太空宇宙的宏大,但是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人情世故,普通而不简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