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不宜」插画出现在教材里不是一句文化入侵就能兜住的
而且我不是在明嘲我们的设计不行,我只是在嘲讽设计上面那些教材和少儿读物的设计水平不行。
我们的设计不行吗?怎么可能呢,来翻翻十几年前的老课本吧,下面这两张图90后的人肯定都非常熟悉了,这叫不行吗?
再往前翻,翻到民国时期的老课本,时间跨度够一百年了,足够成了吧。
看看那个时候,我们的设计水平是什么样呢?我的感受是,不仅绘画精美,而且文字非常有诗意感,朗朗上口。
比如下面这个《食笋》,文字简洁易懂,你念一遍就非常有感觉了:
园中有竹,春日生笋。摘笋为羹,其味鲜美,我甚喜食之。父谓我曰:「园蔬,野菜,胜于鲜鱼,肥肉多矣。」
这种文字,你再对比一下下面这段文字,这是我昨天放在文章里的图,哪有父亲这么解释自己工作忙的,以及这么解释父女关系的。
继续来看民国的老教材,这篇的主题是《写生》:
妹习画,临摹画帖。姊曰:“不如写生。”妹问何谓写生。姊至门外,折野花一枝,归而置于几上,谓妹曰:“以真花作画帖,谓之写生。”
下面这篇的主题是《逐雀》:
红日将下,打麦已完。小雀一群,纷集场上,觅食余粒。数童子立门前,拍手噪逐之。雀闻人声,散入林中。
还是不要都罗列出来了,点到为止。
- 上一页
- 下一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