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具备归纳推理抽象思维的小学生自己“试一试”“总结分析”,无疑是缘木求鱼
【本文由“上帝之鹰fj”推荐,来自《我在出版社干了九年,不止图画问题,中小学课本出现了很多知识性硬伤》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拿数学举例....我早就发现了,课改改了十几年,把建国后几十年积累的教材经验全部抛弃了,学国外“经验”搞什么“启发式”、“螺旋式上升”教学,小学数学教材中,居然很少有明确的定理、公式,更很少有例题,让不具备归纳推理抽象逻辑思维的小学生自己“试一试”“总结分析”无疑是缘木求鱼,把体系化的知识碎片化,不知道让多少孩子丧失了接受系统化理科教育的机会!
补充强调一下,这里指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好点,但也有知识体系碎片化的毛病。附几张图吧:
上图,三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元角分的概念的是什么,小数的定义是什么,没有。小数就用”像3.5,1.06...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来解释,就如同零的概念用”像0这样的数就是零“来解释一样,既不严谨,更不负责任。小数的概念还是我女儿上课做的笔记手写的,感谢老师!
上图,三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对称、平移和旋转,首先三年级的学生得搞清楚什么是”轴“,再搞懂啥是“对称”“平移”“旋转”是啥意思吧,没有。只是让学生”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自己总结得出这些概念的意思。坦白说,三年级水平孩子大部分没有这样的抽象总结能力。
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在苏科版数学教材中属于八年级(初二)内容,在人教版《轴对称》被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用北师大版的学生应该比用人教版、苏科版教材的学生聪明一些,三年级就具备八年级(初二)的数学抽象思维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