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台海政策的变与不变

5月23日,拜登在东京的Quad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台海问题。

记者:“你不愿意军事介入乌克兰冲突,那么你是否愿意军事介入(get involved militarily)保卫台湾,如果同样走到那一步?“

拜登:“是的。“

记者:“你确认?”

拜登:“那是我们做过的承诺。我们同意一个中国政策,并签署了这项政策以及它所产生的所有附带协议。不过,认为它(台湾)可以被武力夺取,并只是通过武力就可以被夺取,这是不合适的(not appropriate)。这将使整个地区陷入混乱,成为类似发生在乌克兰的行动。

白宫马上说明:美国的台湾政策没变,美国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对台海稳定的承诺,也会继续根据《台湾关系法》向台湾提供武器。

拜登在9个月里,三次说过类似的话,第一次是2021年8月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关于阿富汗问题的访谈时,第二次是2021年10月再CNN的市民对话会上。

很多人认为,这是美国台湾政策在从战略模糊转向战略清晰。

战略模糊指美国不明确承诺在台海战争中是否出兵,但事后被问到美国是否将出兵保卫台湾时,白宫还是拒绝说明。《金融时报》资深记者基格(James Kynge)在推特上发文指出:“战略模糊结束了,但这是新模糊的开始?‘军事’在这个(拜登谈话的)语境中指的是什么?”

台湾则发明了一个新词:“建设性清晰”(constructive clarity),大概和特朗普时代白宫顾问康威所发明的“另类事实”(alternative facts)异曲同工。

真正的战略模糊是美国对台湾避免一切官方接触,中断一切武器供应,只有军事技术出售。在中美建交到里根时代,美国确实是这样做的。从老布什的150架F-16开始,美国突破了武器供应关。在特朗普时代,美国极大加强了官方交流。

美国早就不战略模糊了,但还不敢直接走到战略清晰。真正的战略清晰是直接用法定或者条约形成公开承诺在台海战争中出兵保卫台湾。

战略模糊也好,战略清晰也好,美国的目的是避免在台海与中国打一仗。这不是美国爱好和平,而是在美国自信实力碾压中国的时候,没有必要打这一仗,战略模糊足够威慑中国;在美国认为不打一仗就压不住中国崛起的时候,美国已经没有打一仗还能全身而退的自信了,战略模糊则避免刺激中国主动打一仗,美国则避开了抛弃台湾和战而不胜之间的两难选择。

美国不是不想清晰,而是不敢清晰。出兵是容易的,但保卫台湾已经做不到了。战略清晰也失去了威慑中国的意义,因为从1996年导弹演习期间克林顿派两艘航母到台海开始,解放军的一切准备都是围绕着美军介入而进行的。

对于美国来说,首先,美军在台海已经没有军事优势了。随着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深入和广泛,美军的装备和部署劣势在加深,美军在台海战败从可能性走向必然性。平时挑衅性的“航行自由”是一回事,战时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分析,这里不再重复了。

其次,美国没有保卫台湾的法定义务。台湾不是美国共同防御条约的伙伴方,也不是美国具有协防义务的任何军事联盟的成员,美国甚至不敢外交承认台湾,台湾对美国只是“并非不承认”的尴尬存在,除非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美国出兵师出无名。这不等于美国就不出兵了,但也确实使得出兵的门槛大大提高了。

但乌克兰战争给了美国新的思路。在乌克兰战争中,美国坚决不出兵,但一手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一手拉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最严厉的经济制裁,以此削弱俄罗斯,但不冒自身直接卷入战争的风险。这可能也成为美国对台海的设想,提供武器和情报也是“军事”的。

在战术上,这也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美国和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和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在战争爆发的几天后才突然加码的。俄军在最初的战斗里显示出意外的拉跨,乌军在显示出意外的顽强,这使得美国和欧洲的态度急剧转变。在台海可能也是一样,美国的援助决心和力度由战场态势和动向决定。

美国对台海军事力量对比也不存幻想,试图“胁迫”台军向非对称作战转型。既然台军海空力量经不住解放军的打击,登陆不可避免,那只有把重点转向杀伤登陆的解放军。这反映了美台对台海的认知差异,台湾还在希望“离岸防御”,谁都希望保住自己的坛坛罐罐的,但最好拉上美军挡在第一线,台湾对台军也不放心。

然而,乌克兰战争还在继续,俄军的初期失利有很多原因,撤出基辅方向更不是因为乌军的杀伤和反击。在马里乌波尔和顿巴斯,俄军则显示出决心和实力。在台海,解放军在初期就不可能出现俄军的拉跨,解放军的决心和实力更是没人应该怀疑。

实际上,美国的战略清晰更应该是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台海战争一旦爆发,美国必然对中国世界最大的政治压力和最严厉的经济制裁。但美国也清楚地认识到,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都不能迫使中国改变解放台湾的决心和进程。

乌克兰战争后,俄罗斯油气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但俄罗斯与西方经济的主要连接也就是油气,金属的量比较小,粮食的出口对象主要在亚非拉。抵制和制裁俄罗斯还相对容易,这好比村里有几个加油站,一家看不顺眼,抵制不去,有所不便而已,但日子是过得下去的,慢慢也会习惯起来的。中国与西方经济的连接就十分广泛,已经到了无法用三言两语概括的程度,抵制和制裁很困难。这好比村里只有几家超市,其中一家最大、最便宜、货最全,与其他几家的差距还很大。要抵制不去,日子就难过了。更大的问题是:现在脱钩可能不是孤立中国,而是自我孤立;但在不久的将来,这就不再是“可能”,而是“肯定”。

盟国路线也不灵了。美国已经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压住中国,必须拉上盟国和伙伴国。但盟国路线在盟国有求于领导国时是有用的,在领导国有求于盟国时则高度不可靠。在乌克兰战争中,美国和西方立刻对俄罗斯实行最严厉的经济制裁,但在欧美之外得不到呼应,连印度都顶住美国的强大压力而拒绝制裁,IPEF和Quad的联合声明也因为印度而避开谴责俄罗斯。

拜登自诩外交老手,热衷于在世界上拉小圈子。但他对世界有两个基本误解:

1、 不管是盟国还是伙伴国,各国的兴趣在于帮自己做加法,增加经济利益,而不是帮美国做减法,削弱中俄。

2、 在商言商才代表繁荣和强盛,经贸武器化反而是黔驴技穷。

奥巴马的TPP被特朗普搅黄了,拜登的IPEF被自己搅黄了,不肯减免关税和开放市场,弄得一众国家满腹狐疑:我都鸡冻了,你就给我看这?我这是要签署什么?

对于拜登的新表态,西方媒体认为,这是在向中国发出信息,要中国不要误判形势,贸然进攻台湾。中国在台海问题上从不误判形势,解放军的一切军事准备都是以打退美国军事介入为前提的,对于打垮台军倒是不用费太多心思。

也不存在贸然进攻台湾的问题。新中国成立第一天就宣布的“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70多年来从未改变。中国也尽最大努力和平统一,但台独要把分裂中国永久化,就只有武力粉碎。这不是中国改变台海现状,这本来就是现状。

美国也从来就支持台独,只是不敢公开而已。这也是现状。

美国要用美国的现状阻止中国的现状,那就必须承担战争的风险。5月18日,杨洁篪在与沙利文的通话中就警告: “中方必将采取坚定行动,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我们说到做到。” 5月23日,汪文斌在拜登讲话后,逐字重申,还引用了“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在外交和安全问题上,中国一向是人狠话不多,同样的话说两遍,含义很明确了。

中国还怕美国不明白,东部战区以实际行动反威慑,在台岛周边举行大规模海空演习,信号明确:不要误判的是美国,不是中国!

回到拜登是否改变了美国的台湾政策问题,白宫说的没错:没有改变,只是措辞上好像改变了,实质没变:美国继续支持台独,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继续回避在台海出兵的问题。

在战略模糊和战略清晰之间,从来不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二项选择,从来就有很大的灰色空间。美国早就跨出了完全的战略模糊,但依然不敢跨入完全的战略清晰。今天和昨天一样,还是不模糊的模糊,或者不清晰的清晰。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