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年直男的浪漫,竟是个生活哲学问题?
作者丨木马君
今年二月份的情人节过去,我在公号里调侃,木马爸爸和我都把这个节日忘到了九霄云外,反而是收到了楼下物业工作人员送的两支玫瑰,才惊觉还有这么个节日。
毕竟,中年人日理万机,疲于奔命,哪有那个心思玩这些花样。
在我看来,这是生活的常态。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送花这些个虚头巴脑的事,可以省略。
我以为木马爸爸也是这么想的。
没想到,两三个星期之后,一天回家,突然看到桌上有一大束玫瑰,插在一个雅致的玻璃花瓶里。
我和木马外婆都面面相觑,谁买花了?
木马爸爸这时笑嘻嘻地说:结婚纪念日快乐!
我卡顿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是哦,当天是结婚纪念日,我都忙忘了,一点儿也没想起来。
我忍不住失笑,便调侃道:前段时间情人节你都忘得一干二净,现在怎么又想到专门去买花?
没想到一向是钢铁直男的木马爸爸,居然自然而然地说道:
因为情人节是人人都可以过的节日,而结婚纪念日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啊。
我:。。。。。。
天啊,钢铁直男突然浪漫起来,真叫人吃不消。
其实木马爸爸也不是突然变得浪漫,他只是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个纪念日。
我常常在公号里长篇大论地吐槽木马爸爸,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他也有非常值得称赞的地方,除了会带娃,他还活得很有仪式感,不仅认真庆祝品味每个节日,还从不肯轻易降低生活品质。
这种生活品质并不是指物质条件,而是那种对自己当下生活的重视和不将就。
“将就”的反面是“讲究”。
中文真是博大精深啊,正在学习中文的木马爸爸,估计看到这里要痛哭流涕了,哈哈。
木马爸爸对很多事都很讲究,不愿意因为当下的状态或困难而轻易让步。
比如,即使在跨国搬家的颠沛流离中,圣诞节也要买来圣诞树认真布置。
那时我们正困在隔离酒店里,只能算好时间,靠着网购提前购买了圣诞树,包装纸,剪刀,胶带,还有礼物。
出隔离时,已经是12月23号下午了,我火急火燎地追踪包裹到了哪里,因为当晚就要搭好圣诞树,在公寓里布置好装饰。
这样,小木马第二天早晨起来,就会看到“圣诞老人”在树下给他送来的礼物。
收到礼物后,兴奋的小木马
那时我心里是有牢骚的,一边手忙脚乱地包礼物,一边愤愤地想:
这刚刚结束了四周的隔离,精神疲惫,七八个行李箱没收拾,现在又人仰马翻地折腾圣诞装饰,有必要吗?
今年没有圣诞树又不会怎样……
毕竟今年我们刚刚跨国搬家,很多东西一时没法好好准备,这情有可原啊。少过一个节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累?
可是木马爸爸很坚持,他说:
我们刚刚搬到国内,对于小木马来说,是个巨大的冲击。圣诞节一定要认真过,因为这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不能轻易忽略。
虽然有时我觉得木马爸爸吹毛求疵,兴师动众,但后来想想,木马爸爸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圣诞节不仅是生活的仪式感,对于小木马来说,也是安全感。不管我们搬去哪个国家哪座城市,熟悉的家庭传统和习惯,会让他有归属感。
搬到国内后,我们租了房子。对于大部分德国人来说,房子虽然是租的,生活却不是。
我们租的是设施齐全的酒店式公寓。确定了要租的房间后,我和木马爸爸就马不停蹄地逛家具城,规划家里的房间。
觉得不合适的现有家具全部撤掉,重新买了儿童房的家具,布置了小木马的房间。
木马爸爸又自己设计,为我打造了比较完善的衣帽间。
木马爸爸给我整的衣帽间
倒腾完家具,木马爸爸还买了很多杯子和锅碗。
有一次,他把新买的杯子按照用途和大小整齐地排在桌上,我有些哭笑不得地问他,公寓里不是有玻璃杯吗?
他说:那些杯子不大好用。有些杯子用来喝水,有些用来喝酒,啤酒杯和烈酒杯自然不一样,另外还要分大人的,孩子的,还有。。。
木马爸爸的杯子collection之——啤酒杯
木马爸爸的杯子collection之——红酒杯和咖啡杯
木马爸爸的杯子collection之——烈酒杯和水杯
在我们大动干戈换家具买家当的时候,我家人表示很困惑:
原来的家具好好的,干嘛要劳民伤财换家具?这房子只是租的,住不了几年,又何必花心思去规划布置?
我家人的想法是非常常见的。
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经济状况自行决定就好。
第二个问题才是重点:租来的房子是暂时的,在一个地方逗留也是暂时的,平常的日子是普通的,何必要花心思去琢磨?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习惯性妥协”中。
招待客人时,需要讲讲排面,自己的生活里,却很多事都可以将就。
偶尔有重大活动的场合,才值得花些心思,其他的364天,都是某种暂时的过渡,没必要讲究。
人的一生里没有很多个几年,如果这几年是过渡,那几年可以将就,那一转眼,一辈子也就这么将就过来了。
在我们刚搬到国内时,木马外婆在我家住了几个星期。
有时和姐姐聊天,她开玩笑地对我抱怨,咱妈平时做饭很简单,如果中午孩子们不在,她和我爸就吃点昨天的剩菜,常常连火都不开。晚上一家人吃得也很单调,总是那么千遍一律的两三样。
和很多老人一样,木马外婆和外公生活得非常简单朴素,一日三餐常常随便打发了,穿得也很简单,新衣服不爱穿,十几年的旧衣服成了日常。
出门旅个游,没事下个馆子,买一束鲜花回家,这些事更是绝对不会发生,都属于“没那个必要”的范畴。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以为木马外婆他们只是节省。毕竟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大约总有节俭的习惯吧。
有时一家人聊天,木马外婆说:我们自己吃饭,随便吃点就行了,没必要做那么精细,中午两个人,就没必要开火了。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富足了很多,物质条件大大改善,倒也没必要在吃喝上省钱。
我如今才渐渐领悟,木马外婆并不是为了省钱才随便打发三餐,当然更不是因为懒,木马外婆是个非常勤劳的家庭妇女,再累再难的活都能扛下,做饭这种小事自然不是难事。
这些年观察了木马爸爸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后,我突然有所启发,渐渐意识到,木马外婆的生活方式和心态,与其说是节省,倒不如说是将就。
因为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普通,不值得花心思,因为每一日都是平凡,所以就凑合一下吧。
像木马外婆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国内大约很普遍。我们从小也都学会了妥协和随遇而安。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字典里,“将就”一直是一种能力。
在有些生活际遇里,它是让你能隐忍和灵活变通的能力。
当我一个人前往外国生活困顿时,当我工资微薄与人合租时,不那么讲究的人会过得比较轻松和适应。
而木马爸爸则会期待一定的生活品质,当这一点暂时达不到时,他就会陷入焦虑和崩溃。
但随着时代变迁,生活改善,逐渐步入中年的我们,大多有了稳定的生活。
将就,就慢慢成了一把双刃剑。
习惯了将就一下,习惯了凑合生活,这让我们生活得粗糙和寡淡。
一日和一日面目相似,在没有记忆点的流年蹉跎之后,一辈子就这么打发了。
也许是这些年受了木马爸爸影响,我近来也试图跳出以前的思维模式,试着从他的角度来看问题。
偶尔我们会刻意讲究一下,准备一顿丰盛的家宴,去探一家店,和家人去温泉酒店里过个周末,计划一场小而精致的旅行。。。
所有这些,不是为了单纯地追求享乐,而是因为,
你的生活,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