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夹缝间的日俄北方领土问题3:民族主义的勃兴制约着北方领土问题的谈判空间
(前篇:民族主义夹缝间的日俄北方领土问题2: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实际控制由来
民族主义夹缝间的日俄北方领土问题2: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实际控制由来 评论 2 国际)
戈尔巴乔夫签下共同宣言
三、民族主义的勃兴制约着北方领土问题的谈判空间
日本与苏联、俄罗斯在北方四岛上的分歧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就结束了,北方领土问题就此成为了和日苏(俄)两国和平条约、日美安保条约缠绕在一起的、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大致梳理过后有这么几个矛盾点:
1.就达成和平条约方面,苏联的意向是先缔结和平条约,再还岛;日本的方面认为要先还岛,再缔结条约,或同时进行。
2.苏联认为日本签署了《旧金山条约》放弃了千岛群岛,因此国后岛和择捉岛已经不再由日本领有;日本认为,苏联没有在条约上签字是一,二是当年《旧金山条约中》说的是千岛群岛,范围不包含南千岛(指国后岛和择捉岛)。
3.苏联认为在领土上完全是苏联的情况下,苏联归还了日本两座岛是属于让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归还”;日本则要求苏联确认日本对北方四岛的主权、
4.苏联认为归还齿舞群岛和色丹岛(即两座北海道离岛)后,领土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国后岛和择捉岛属于南千岛,主权归苏联);但日本坚持四座岛的主权都在日本,不管是“两岛先行返还”还是“四岛一齐返还”,最终目的都是要苏联归还四座岛。
5.苏联要求日本不能在北方四岛驻军,北方四岛要脱离日美安保协定;日本认为北方四岛为日本所领有,属于内政范围,外国不得干涉。
以上5点基本上构成了日本和苏联无法调和的矛盾,尤其是在第5点上涉及美国的利益。据当年的一系列外交文件披露,日本方面在谈判时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美国的考量主要在于希望北海道及其附属区域成为一个战略缓冲区,对美军驻扎的主张十分坚持。
另一方面,“两岛先行返还”的趋势在上世纪80年代末达到最高潮,其时机在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对苏联国外局势稳定的需求。戈尔巴乔夫多次来日本主动与日本政府接触,表达希望尽快归还两岛以及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意愿,但是随着苏联国内局势的进一步恶化,日苏双方的和平条约还没正式起草好,苏联就解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
叶利钦与日本签订东京宣言
在俄罗斯出现后,日本方面立即派出外交官希望与俄罗斯重新确认苏联时期相关条约的有效性,于是1993年日俄双方在东京重新签署了《日俄东京宣言》,在确认以前成果的基础上,又把北方四岛全部纳入问题范围内开始新的讨论。但是,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政治经济局势依然动荡,国内甚至出现多次军人反叛事件,加上叶林钦自身身体欠佳,双方迟迟没有进一步进展。与此同时,该问题出现了新的情况—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的勃兴制约着北方领土问题的谈判空间
时间来到了2000年前后,彼时日本国内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右翼化和保守化倾向的复兴,舆论开始要求日本政府重新审视北方领土问题的历史,并且要求政府不能放弃任何一座岛。另外一方面,日本政治也逐渐出现了民粹主义的倾向。这两个倾向让当时日本政府中持“两岛先行返还”主张的势力失势,并且发展成为自民党内部的斗争,将这些人员抓的抓调离的调离,日本的总体外交路线自此转向了“四岛一齐返还”。 最初的“四岛一齐返还”有着很强的民族主义倾向,不但强硬要求俄罗斯必须承认四个岛的主权都在日本,而且要求俄罗斯立即返还。在这样的社会舆论情绪下,先前就“两岛先行返还”做的努力近乎白费,双方的谈判重新回到原点。
然而,俄罗斯方面随着普京上台以及推动的“双赢外交”路线,俄罗斯很希望能够早日与日本就该问题有一个结论。普京的“双赢外交”即是找到双方都能妥协的空间,在此空间内寻找双方利益的最大点,通过相互妥协来达成问题的解决。但是,日本的民族主义和民粹政治却大大挤压了这一空间。
麻生太郎与普京的接触
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民族主义与民粹政治的结合达到了一个峰值,日本政客们的态度都十分摇摆不定,总的来说就是随着舆论的变化而变化。比如麻生太郎执政时期,一段时间曾与普京有过多次接触希望回归到“两岛先行返还”的路线上,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却又在媒体面前公开要求俄罗斯承认北方四岛的主权在日本。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如今的安倍政权。
其实这次2018年11月开始的新一轮谈判也是之前的延伸,安倍同意普京抛出的橄榄枝,目的也在于成为名留青史的政治家,将北方领土问题彻底解决。但是问题在于两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这次事件中不单单是日本,俄罗斯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也相较以往增强了许多。
在北海道,笔者的一些俄罗斯朋友们说,去年因为日俄双方政府在此问题上的意见如此一致,俄罗斯国内许多人都认为齿舞群岛和色丹岛马上就要还了,网站上出现许多两座岛上的岛民售卖房产的信息。这足以证明,从两国政府层面来说,彼此的诚意不可谓不足,但问题是国内的舆论环境不允许。
在2019年的1月22日会谈之前,双方会谈可能打水漂的征兆早已出现,起因在于安倍面对日本国内针对北方领土问题的解释。当时安倍当着媒体的面,直接像是俄罗斯已经承认了日本在北方四岛主权似的对公众解释这个问题,随后即遭到了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以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严厉抨击,称安倍是在胡说。
仿佛是为了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和照顾俄罗斯情绪的夹缝中求生存,去年12月日本外相河野太郎阁僚会谈结束后,面对记者针对北方领土问题的提问,连续说了三次“请问下一个问题”,无视记者关于此问题的提问。在解释时,他意味深长地说:“为了避免影响双方交涉的环境氛围,现阶段咱不就此问题作答。”
然而,在领土谈判上政府不可能,也无法无视舆论环境。之前麻生太郎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解释道:“北方领土问题需要时机。政府能干的事情我们都已经干了。”他指的这个时机就是国内的舆论环境。普京自身也十分清楚这点,所以他在这次什么成果都没达成的会谈后跟记者说:“在能拿出双方都接受的领土问题解决方针之前,双方都要做好长时间苦战的准备。”这个时间,就是等待民族主义情绪相对缓和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