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神”发声:别信热搜

500

作者 | 燎原

韦东奕不善于社交,更不喜抛头露面,但哪怕个偶发因素,甚至关于他的传言,都会被网民锲而不舍、屡次三番推上热搜——无法撼动的实力,已不允许他低调。

韦东奕,何许人也?“90后”,山东人。

在山东师大附中就读高中期间,第49届、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韦东奕连续两次以满分成绩获得国际金牌。

2010年,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就读,随后参与北大“本博连读特别计划”,并于201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8岁,他开始担任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数学领域,韦东奕有着常人这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智慧和高度。他像神一般存在,互联网上,网友主动将他“封神”,为他“改名”:韦神。

500

韦东奕被网友封为“韦神”

“韦神”有多神?

有个学期,韦东奕担任某门课助教,老师笑着向同学们这样介绍他:“这是你们这学期的助教,如果你们有不会的习题可以问我,如果我不会可以问助教,如果连助教都不会,那估计就是题目错了。”

平淡的解说,就能让人感受到他那令人仰望的不凡实力。

“韦东奕对数学的感觉,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张永华感慨:“山东省都找不出第二个人,在全国也很少见。”

张永华是山东师大附中教师,至今执教30多年,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级教练,他曾担任过韦东奕的班主任、教练。

最近,关于韦东奕的神话又现互联网江湖。自去年5月被自媒体偶访并封神后,韦东奕一直沉默,如今,他决定和这个世界聊聊。5月9日下午,通过南风窗,他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

“可能不理我就是最好的”

最近,韦东奕的传闻是以聊天截屏形式出现。传言是这样的——

一个科技公司建立仿真模型来模拟某产品的物理性能,其间有六个博士组成的团队搞了四个多月,但也没有办法解决。

后来,通过北大同学找到韦东奕,就一晚上,他把问题解决了:仿真数据和过往真实实验室的数据匹配率为99.8%。

该科技公司想给韦东奕报酬,但他拒绝了,理由是:“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没必要给钱。”

最后,该公司给韦东奕的公交卡充了钱,以表示感谢。

就此,韦东奕再次长时间高居热搜榜首。有媒体就此外围采访和“佐证”。不过,韦东奕接受南风窗采访时就明确表示:“确实没有这回事,这是假新闻。”

500

这则假新闻让韦东奕再次长时间高居热搜榜首

一条假新闻上了热搜,韦东奕也感到很无奈。“上热搜”这事也不是韦东奕先发现的,他很少上网,这事还是别人告诉他才知道的,他没去看,也不在乎,因此不会给他工作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就是感觉这事挺奇怪的。”他告诉南风窗,上课、钻研数学之余,他最大的兴趣爱好不是上网,而是听收音机。

平时休息时间或周末、寒假暑假,他的主要娱乐就是“听听收音机,新闻类的。”至于音乐之类的,他不感兴趣。

早前,有媒体报道说,哈佛大学免考英语、破格邀他入学。对此,韦东奕告诉南风窗:“网上有些消息是假的。关于哈佛那个,可能有些人这么认为,但没有明确这么说过,哈佛没找过我。”

500

韦东奕告诉南风窗,哈佛没找过他

韦东奕潜心于数学教学和研究,他不在意外界对他的评论,但在接受南风窗采访时,他还是希望不被外界关注和打搅,因为“怪怪的”,“可能不理我就是最好的。”他补充说。

至于爆火后,网传有北大女生向他示爱、希望和他谈恋爱,对此,他告诉南风窗:“我还没想,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他在数学领域的造诣。

“国际大赛,他只要参加就是金牌,只要参加就是第一名,我们真的太需要这种数学人才了!”他高中的班主任张永华自豪地说。

500

韦东奕获奖照片(左一)

记者请韦东奕介绍学习数学的经验时,他淡淡地说:“没什么,就是感兴趣,和受父亲的影响有关。”

他的父亲在数学领域也很有建树,早前,同小区的同事常听说他们父子没事的时候就会打趣地说,“来,我们做道数学题。”

韦东奕就读高中时也存在偏科,比如语文和英语也不是很好。

2

天才成长记

1991年,韦东奕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供职于山东建筑大学。其父韦忠礼,是山东建筑大学的数学教授,曾任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曾兼任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数学会理事。

不过,韦东奕告诉南风窗,他父亲在前些年已经过世了。目前是母亲在北大帮忙照顾他的生活。

500

韦东奕和父亲接受采访旧照

韦东奕的母亲叫俞蓁,在山东建筑工程大学工作期间,她曾发表《四维画法几何中的直线与三维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诸多论文,可见,韦东奕的父母都是从事数学科学方面的研究。

俞蓁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大附中,2012年,在班级同学聚会30周年活动上,她也参加了。

彼时,山东师大附中官网的一篇宣传报道这样提及她和韦东奕——“据悉,此次聚会是1982届3班同学三十年来人员最全的一次聚会。其中……校友俞蓁是附中连续两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的金牌得主——韦东奕同学的母亲,母子均是附中的优秀学子,成就了附中一段佳话。山东师大附中为毕业学子而自豪,附中还将培养出更多以母校为荣,让母校自豪的学子!”

早在小学一年级时,当韦东奕读到一本名为《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他就喜欢并迷恋上数学。

如今韦东奕出名后,京东等电商网站上,南风窗记者发现,书商不再以“华罗庚”来推荐该书,而是改为【韦神推荐】。

500

在数学解题中,韦东奕寻找到人生乐趣,领略到数学科学的奥妙。

但很会解题的他,其实并不是做题做出来的结果。韦东奕说,他真正做的题不多,但“想”的题很多,能想明白的题目,他就不做了。

韦东奕也不满足于做题,他常给自己出题,不断给自己提问题,然后长时间冥想着寻找答案,并逐一攻破。

500

韦东奕的草稿纸

很多时候,韦东奕的解题思路比标准答案还精炼,因此,相关的教师在研究他的解题思路时形成了《韦东奕不等式的证明》等论文。

14岁就读初二时,韦东奕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数学天分,这种天分被张永华发现后,就提前将他加入山东师大附中的奥数训练队进行训练。一年后,他初中免试直接升入山东师大附中就读高中。

这样,初中和高中韦东奕都就读于山东师大附中。据山东师大附属中官网披露,韦东奕15岁入选数学奥赛国家集训队集训,他在数学方面的强大,常令队友、教练叹服。

500

2008年7月,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的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高一学生韦东奕以满分获得金牌。他也因此被老师评价为“天分和行为都颇似陈景润”的数学才子。

同年,他被北京大学预录取。

3

“韦神”的日常

彼时夺冠归来,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韦东奕描述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场景。

来自世界各国的500多名选手坐在一个大的考场里,竞赛进行两天,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半,选手要在4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完成3道大题。

两天6道大题,韦东奕全部做对,夺得了满分。

为此,领队奖励他在当地旅游两天。但他说:“我不喜欢旅游,从早到晚在外面,时间长,太累了。”

500

走在路上的韦东奕步履轻快

耀眼成绩并没有就此止步。第二年,即2009年,高二学生韦东奕参加在德国举行的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他再次满分夺金。

结果精彩,过程也很精彩。据张永华介绍,竞赛时有道难题,国家队的教练花3个小时才做出来,韦东奕只花了两个小时。

“他是个有着敏锐数学思维、极具天分的学生,但也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张永华说,入选国际奥数国家队时,他经历层层残酷的淘汰。

2010年高中毕业后,韦东奕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2014年,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7年博士毕业后,他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并于2019年入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任北大助理教授。

500

在北大授课的韦东奕

大学期间,韦东奕的表现同样让人叫绝。韦东奕毫不费力地斩获了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许宝騄金奖、个人全能金奖……

2020年11月,北大官网转载的1542期《北京大学校报》显示,一篇题为《打造数学高地、培养一流人才——北大数学“拔尖计划”十年记》的文章特别提到韦东奕。

“拔尖计划实施已经10年,不少曾经的参与者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如基础数学方向2010级拔尖计划本科毕业生韦东奕,已在《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通讯》(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数学科学通讯》(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Sciences)等国际著名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逾10篇。”

从山东到北京,从山东师大附中到北京大学,一贯低调、寡言的韦东奕,无论到哪里,就将神话和传说带到那里。

2021年5月,有自媒体到北大寻找北大学子给准备高考的考生打气,期间偶遇到一个看似学生、实为北大教师的韦东奕。

彼时,他头发凌乱、不修边幅,甚至看起来有些憨态可掬,手里还拿着一大瓶外标签已掉落的1.5升矿泉水瓶,外加一个塑料袋,袋里是两个白馒头。

500

手提馒头和矿泉水瓶接受采访的韦东奕

韦东奕简单介绍自己后,就给准备参加高考的学子加油、打气:“加油!欢迎来到北京大学”,然后,他笑着坦言,“我也不会说别的。”

顷刻间,他红遍互联网。他所开创的神话也由数学圈波及各圈层。

“他一参加国际大赛,只要参加就是金牌,只要参加就是第一名,我们真的太需要这种数学人才了。”韦东奕高中的班主任张永华很为他自豪,不过他也认为,在人际交往和生活自理方面,韦东奕需要弥补,他希望韦东奕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

高中时,为培养韦东奕的人际交往和生活自理能力,张永华曾让他当过小组长和数学课代表,他平时就会找同学和老师收发作业。

“通过一段时间锻炼,能明显感受到他的提升,尤其在和高二、高三同学交往方面,特别好。”张永华说。

“他应该是天才中的天才!”宋浩并不认为韦东奕的行为有何不妥,他对他赞不绝口,“如果去过纯理科的大学校园就会知道,这个世界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500

宋浩是山东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党支部书记,曾在中国科学院深造。他发现,中科院的学生从教学楼出来,身上背个包、手里拿支笔就开始在课本上解题。“有的手里拎个包、胳膊底下夹本书……只穿双拖鞋。当到了这样的氛围中,就会感觉这种状态非常正常。”

宋浩说,外界可能不知道,韦东奕这样的人智商到底有多高,所谓的“怪人”或许将来真的能改变人类、改变世界。

不过在工作之外,韦东奕告诉南风窗:“很多事情,我也处理得不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