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社区整体的思想底色,并不是以前所认为的那种以全人类发展为目的的技术中立

【本文由“小飞侠杜兰特”推荐,来自《X86和ARM断供俄罗斯,中国能押注RISC-V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CrazyJ20
  • ARM已经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不被信赖;

    而龙芯。。。建立不起生态链的,现在用龙芯的企业也基本把龙芯当MIPS在用。半导体生态链要是那么容易被建立,也不会有那么多芯片指令集和操作系统被淘汰了。很多网友很喜欢扯“国家介入”,没那么简单,要是真的国家出手就能搞定一切,中国半导体也不会到现在还被美国卡脖子。龙芯充其量是备胎,也仅仅是备胎,说实话真的中美闹翻了中国企业学俄罗斯不管知识产权直接用ARM的几率都比用龙芯更大;

    RISCV的优点显而易见,BSD协议保证了比LINUX的GPL更自由,绝对不存在被卡的可能性。。。但问题也在于BSD太自由了,所以,如果美国想在RISCV上搅浑水,唯一可能性是单独的将美国某个企业的RISCV版本视为最终版,并且其他国家所有的RISCV指令集都必须参考美国的这个RISCV。如果其他国家的企业不遵守,就制裁。。。解释下:指令集的概念实际上有2个:1是标准,2是架构。虽然我们过去常说指令集架构,但实质上本质更接近标准;标准相当于一个语言,架构相当于用语言写出来的小说,语言免费,但写出来的小说是有知识产权的,同理,RISCV的开源是标准开源,但以RISCV的标准设计出来的相关技术是有知识产权的。。。。所以,理论上美国人也可以玩那套“你的RISCV设计架构里有我美国的技术,所以我美国可以制裁你”!至于其他公司也有知识产权技术(只是多少的问题)美国是装瞎玩双标;当然,RISCV现在全球所有国家都在搞,各个国家多多少少都开始储备自己的RISCV专利,所以美国即使想玩那套“我有的你不准用”也很难行得通,因为这种情况一般都搞专利池,就像5G一样,大家都在一个专利池里,以专利数量多寡来补差价。而至少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不要脸到不承认中国企业的5G相关专利技术;

    所以总体上RISCV是相对安全的。。。所以与其担心我国企业会在RISCV上遇到问题,还不如尽快的解决光刻机问题;RISCV毕竟和ARM不同,不是说禁就能禁的,可以说真的美国正腐不要脸禁了,所有国家都不可能会理会。或者说,正因为绑定了全球各个国家的芯片自主(欧洲印度日韩等等要芯片自主也只能依靠RISCV),所以全球所有国家对RISCV非常重视,不可能坐视美国肆意制裁,真到了那个时候,那就是“非美国版RISCV”对抗“美国版RISCV”了;而欧洲有搞最先进光刻机的能力,中国也在搞光刻机,只要解决了芯片制造问题,美国的制裁也就那么回事;说白了专利这东西也就是要相互承认才行,真到了不要脸的地步,那我国也能肆无忌惮的用美国的各种专利了,就像俄罗斯这样。

这里的主要问题是RISC-V是有很强的开源底子的(包括其指令集以及相关开发工具),虽然开源同时意味着更好地拉分支和独立,同时参与这一类的项目也能够使得我们拥有相当数量处理这类开源对象问题的人才,但是就之前俄乌冲突的情况来看,开源社区整体的思想底色并不是以前所认为的那种以全人类发展为目的的技术中立,而是一个带有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内核,外在包裹着各类嬉皮士叛逆思想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当这类组织进行“背弃”时,我们中的在这类项目中开发人员会不会常年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也进行跟随,或者是出于“全局”考虑,不进行拉分支构建类似“SinoRISC-V”的行为。这类行为在阿里提交log4j漏洞,以及华为在Android问题应对的缓慢上都有所体现。

这种问题可能带来的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在开源组织和国家上,选择了前者,想简单地“为全人类做贡献”。我国在该项目上的影响力和开发能力近乎完全丧失,丧失项目主线功能提交和合并的权利,同时我们国家和企业特有的方向需求和问题并不会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复,或者是直接丧失了提问的权利。

2. 在开源组织和国家上采取“顾全大局”的想法,寄希望于两者分歧的弥合,最后不得不走向自主分支。这里可能会使得我们丧失应对该问题的准备,以及应对该类问题的先手机会。在自主分支构建后,我国保留了部分在项目上的开发能力和影响力(主要是人留下来了),我们国家和企业特有的需求和问题能够得到部分的回应,但是损失还是会有,项目的兼容性会随着分支的拉开逐渐降低,开源上的整体协同效应降低。而对于一些带有商业性质的开源项目,这类影响会更为显著,服务质量会进一步降低,这里可以参考Ubuntu,SUSE,RedHat,docker在此次时间中的做法,这类问题牵涉制裁,因此导致的破坏也更大。

3. 在开源组织和国家上坚定选择国家,提前准备,果断创建类似SinoRISC-V的分支,具体的影响和2类似,但处理上能够处于一个较为主动的地位。

这类问题实际上和以前关于商业的自主性是类似的,在以前对于美国是否会因为某些问题断供芯片时,我们中的某些人就是认为是不可能的,相关的原因有:

1. 商业的中立性,属于商业的道德问题,不可能被动摇

2. 商业的趋利性,公司不可能放弃利润和市场

3. 资本本身对政府政策的把持导致这一事情不可能发生

实际上上面的三个理由是对商业和资本的进行死板的摹刻后得到的刻板印象(这里先不具体谈它具体是怎么错的,这不是重点)。这种认识带来的危害在华为制裁和贸易战中已经被充分体现出来了。

现在来看,同样的认识也发生在这里。

同时RISC-V是有一个问题的,就是组织中的成员相关的纠纷是要指定在美国的某一个地方法院(好像是加州?)处理的,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使得别人制裁的难度降低。这个在其搬到瑞士时好像也没改这条。至于它和DARPA的关系会不会成为日后控制它的抓手那也不好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