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你值得骄傲吗?
广东,你值得骄傲吗?
---------广东,全国发展最不平衡的省份
广东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其经济总量自1989年起连续29年居全国第一位,已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然而广东却是全国最不平衡的省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有两座一线城市,深圳、广州),最穷的地方也是广东,与广东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很不匹配。广东,你值得骄傲吗?
广东省总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亿人左右,是目前中国人口总量排名第一的省份。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
珠三角:广州(2017年经济总量21503.15亿元)、深圳(2017年经济总量22438.39亿元)、佛山(2017年经济总量9549.60亿元)、东莞(2017年经济总量7582.12 亿元)、中山(2017年经济总量3450.31亿元)、珠海(2017年经济总量2564.73 亿元)、江门(2017年经济总量2690.25亿元)、肇庆(2017年经济总量2200.61亿元)、惠州(2017年经济总量3830.58 亿元);
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5368.7平方公里,占比全省31.2%;总人口5962.67万人,占比全省53.35%;2017年经济总量75809.74亿元,占比全省79.67%。如果光看光谈珠三角,广东无疑是很发达的,是值得骄傲的。
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东四市总面积14254平方公里,占比全省8.03%;总人口1776.46万人,占比全省15.9%;2017年经济总量6431.63亿元,占比全省6.76%。经济占比远低于人口占比,说明粤东与珠三角经济差距在加速拉大。
粤西:湛江、茂名、阳江;粤西三市总面积31125.2平方公里,占比全省17.54%;总人口1718.13万人,占比全省15.37%;2017年经济总量7156.87亿元,占比全省7.52%。经济占比远低于人口占比,说明粤西与珠三角经济差距在拉大,不过情况稍比粤东好些。
粤北:韶关、清远、云浮、梅州、河源。粤北五市总面积76722.06平方公里,占比全省43.23%;总人口1718.6万人,占比全省15.38%;2017年经济总量5757.27亿元,占比全省6.1%。经济占比远低于人口占比,说明粤北与珠三角经济差距在加速拉大,与粤东实力相当, 但粤东地理位置明显好于粤北,且汕头还是经济特区,粤东发展慢很不应该。
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在面积上的占比差不多是3:7,在人口上的占比差不多是1:1,在经济上的占比却差不多是8:2。可见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发展差异巨大,且还没有扭转,甚至有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如果再看看非珠三角地区,广东无疑又是落后的,广东,你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诚然,珠三角发达可以说出一大堆的理由、原因,如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政策、项目的大量倾斜,教育发达等等。但非珠三角不发达,除了粤北地区地理位置是劣势以外,粤东、粤西地理位置并没有想象中的差,如:汕头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有政策倾斜,也有重点大学---汕头大学,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但经济总量才2000多亿元,与深圳相差甚远,与同处粤东地区的揭阳相比也相差无几,汕头,你羞愧吗?
怎么办?怎么破解广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加强粤东西北联通珠三角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珠三角与非珠三角互联互通。
二、推动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开展产业共建,珠三角一些产业可以向非珠三角地区转移。
三、提升粤东西北公共服务能力,非珠三角地区政府要发挥有为政府作用,积极发力。
四、培育粤东西北区域内核心城市如汕头、湛江等,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五、鼓励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我以前也认为广东应该搞产业内迁,利用粤西,粤北这些地区的便宜土地和人力资源,但是15-18年间的一些经历让我了解到这个想法太简单。15年我在粤北某县考察,想跟人合伙搞项目,当时驾车深入了一些村镇,发现一个现象,一些可能是基于扶贫目的修建的乡道,实际却加快了乡村人口的快速流出(以前出村路不好走,现在却很方便了,可是搞产业赚钱来的慢,而且要投资,但是外出打工却很方便)。没有了人口,村镇的凋敝也就不可避免。人口去哪了呢?去了珠三角,或者近一点的县城。县城的产业是收益者,但随着路网的强化,也面临珠三角的竞争威胁,当地县城有家制造企业,规模不小,也有海外销售,待遇在当地小有优势,所以员工比较稳定,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后来陆续开通了两条高速公路,当地到广州的车程从5小时+变成了2个小时,很多员工一下子就离职去珠三角打工了(尤其是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留下来的多半是年纪大的,和带小孩的女工。当地的产业园建起来了,实际转移过来的多半是高污染,高能耗,或者资源加工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有限,而由于优质的人力资源都被吸引去了珠三角,做其他产业都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
相对于广大的内地,非珠地区貌似离珠三角更近,但带来的结果不是产业上收益,而是人口上承压,珠三角越强,非珠地区就被吸血的越厉害。强行去扭转这个现象不符合经济规律,利用这种现象做好财政转移补贴,改善非珠地区的生活条件反而更加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