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美国震惊:弹药的关键原料被中国控制

俄乌战,俄军已摧毁乌克兰军工业及军事基础设施。

乌克兰只有靠美欧的武器油料粮食支援。

司机已要求美国提供500亿美元,乌财长也说乌要维持战局需要每月至少20亿美元的支持。

美欧已援乌30亿美元的武器弹药,还要追加8亿美元新的援助。

但美国所谓的新增军事援助,只是拜登的一个美好愿景,还停留在纸面上,要把真枪实弹送到乌克兰手里没有那么容易。

乌军武器弹药消耗太快,美国已供应紧张。

乌军一天之内就能消耗掉一周的反坦克弹药库存,这么打,北约的供应远远跟不上乌克兰的需求。

且乌存在武器黑市。

有报道援乌武器半数流入武器黑市,有视频显示乌军将美援标枪导弹卖给俄军。

美最近忙着引渡阿桑奇,就是因为维基揭秘又曝光美欧援助乌克兰的武器,一半流到黑市。

乌克兰的巨大消耗使美军的库存告急,而生产需要资金和时间。

美国库存不足的原因在美国判断失误及自身面临的N多困难。

美国没想到俄真的干乌,也没想到乌军能抗住第一击,因此事先没有做充分准备,弹药库存不足。

现在即便是开动机器,加班加点三班倒地生产,也需要月余时间。

更要命的事,美国发现弹药产能的关键原料被中国控制。

自冷战结束,美国去工业化,工业基础特别是供应链遭破坏,为环保美国把TNT停产,尤其是制作弹药的关键材料含能材料,其供应链受到严重侵蚀,只能从他国家购买。

含能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特点,一旦经过特定刺激方式激发后,就会释放出大量毁伤能量,根据含能材料表现出的不同特性,被分为起爆药、猛炸药以及扩爆药。

这样一类制造弹药的必备材料,美国选择自我放弃。

现在,美国要生产炮弹导弹等弹药,所需要的原料已离不开中国。

美国国防部前出具的报告,中国是美军企大量用于弹药和导弹的关键含能材料的唯一来源或主要供应商。

美国198家2级、3级供应商中有98%的原料来源自中国。

而美国自已生产的含能材料是基于40年前的过时产品,甚至用于生产的设备都是过时的。

无论导弹、火箭弹,炮弹等弹药,都需要含能材料。而美军企需要的含能材料靠从中国进口,中国能卡住美欧的脖子。

乌战美国弹药供应的紧张已使美国意识到关键原料被中国“卡”脖子的问题,计划重建含能材料的供应链条,美虽不缺资金,但需重新研发及时间成本。

美国国防部计划在下一年预算中采购超过200亿美元的弹药,但尴尬的是,美国衰弱的工业基础未来是否还能支撑这样的大规模采购令人怀疑。

《新闻周刊》报道,五角大楼最新报告显示,弹药部门的工业基础“非常令人担忧”。

报告尤其担心,未来美国可能面对一边与中国发生冲突,一边还要依靠中国制造的零部件的窘境。

美国《防务新闻》率先披露这份报告。

五角大楼制造和工业基础政策办公室发布的年度工业能力报告认为,美国弹药行业的工业生产能力特别紧张。

在多年反恐战争几乎耗尽美军火库存的情况下,意图补充弹药的五角大楼发现,一些原先的生产厂商已经完全退出供应链,导致一些重要材料没有替代选项。其他一些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是外资企业,很多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没有本土生产能力。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美国为援乌以空前速度消耗弹药之时。

美国军方正在耗尽制造炸弹的材料,由于军火零件越来越多地由海外制造,美军武器装备更加依赖中国。这是“五角大楼第二次对中国在其弹药制造业中的主导地位表示担忧”。

如几乎所有的美国导弹都使用一种名为“德克隆”的材料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阻燃隔热材料,但这种材料没有美国国内供应商,唯一来源是一家比利时化学公司。更令人担忧的是,所有制造德克隆的原料均来自中国。

美军面临尴尬的风险,即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同时,还得依赖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和原材料。

除德克隆,美军很多其他产品也需要中国原材料和元器件。如美国很多装备依赖中国的稀土材料。

现在,乌战弹药消耗大增,美国军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弹药之时却发现弹药关键的含能材料却控制在中国手中。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