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写得那叫一个平淡如水,寡淡无味,远不如旧版

【本文来自《张钰:我对国内童书充满希望,也忍不住望洋兴叹》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nBird_关博德
  • 你说的这些书有个特点,要识字!甚至连环画也是需要一定的识字量。学前低龄小朋友是看绘本的,中国大陆在绘本这块是很弱的,我不能说没有精品,比如《九色鹿》就是精品,但是真的太少了,甚至连桃花源记、花木兰这些都是台湾画得比大陆好。。。那么学龄就变好了吗?差远了!国内最好的少儿科普杂志是《科学就是力量》(这还是周总理题的),排版印刷选题的吸引力都比《万物》《好奇号》(科学美国人少儿版)差远了。。。《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几十年工具书模样没变过,不客气的说小朋友是被父母逼着看的。。。我为什么对文科生意见那么大?全民学英语结果现在甚至翻译童书都和机翻没区别!就学会了个ctrl+c和Ctrl+v的手段,批个版号引进个外国作品就等着印刷机开工赚钱。。。总设计师有句话我是很赞同的“要从娃娃抓起”,可现在我们的下一代娃娃被别人抓住了。。。

有一点不同意见,《十万个为什么》是有改版的,修正了一些常识性错误和冷知识,证据是我家收藏的七十年代的版本和我九十年代看的的不太一样的。而且旧版的文学素养明显要高于后面的。我感觉后来的版本毛病是介于口语化和文学化之间纠结,写的那叫一个平淡如水,寡淡无味,远没有旧版的生动活泼。旧版的直接有刑事案情做背景的你敢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