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科技伦理》:道技合一

500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近年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辅助生殖等技术迅猛发展,但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些争议和伦理挑战。我国首个国家层面的科技伦理治理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将对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其他国家的伦理治理体系建设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500

作者|刘相龙

“请对准屏幕,请张嘴,请眨眼……”,拿起手机,不用去柜台,轻松办理银行转账;点开购物APP搜索几款“种草”的物件,下次打开手机时,便会有一堆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推送到你的屏幕上……

不知从何时开始,个人在大数据面前变得越来越透明,我们在享受着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猪心变人心”是2022年开年大新闻,不可思议的是,让全世界人民欢庆鼓舞的这只小猪,是再生医学公司Revivicor专门为异种移植进行基因编辑和培育的。在许多人称赞这项医学突破可以缩短移植时间改变患者生活的同时,也有人质疑这种手术是否合乎伦理。

500

当代科技活动已进入人的生命、认知和智能等深层次领域之中,无数的科学家勇闯“无人区”,各种突破性创新为人类带来了福祉,也随时可能带来伦理风险,有人一不小心会冲进伦理“禁区”,引发巨大的道德和伦理争议,因此系统地预见、权衡和处置科技前沿的伦理冲突成为科技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2022年3月20日,《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下称《意见》)出台,这是我国发布的首个国家层面科技伦理治理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科技伦理治理进入整体推进、全面治理的新阶段。

《意见》提出了5个重要治理原则,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和保持公开透明。这给中国科技未来发展的指明了方向,对一个国家、对全人类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科技创新与科技伦理如同科技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刹车系统,需要相向而行,和谐共生。

顶层设计为科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那么具体怎么落实实施呢?

500

完善监管体系和压实主体责任是确保科技伦理治理体系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同时还要认识到,科技伦理治理是长期的工作,需要建立最广泛的社会共识,让遵守科技伦理要求成为每个科技人员的自觉自发行为。从长远发展来看,要重视青少年伦理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科技伦理和道德意识,推进实现科技伦理成为从事科技工作的下一代的基本素养。

/

/

/

Read the new issue of the magazine first

500

栏目·科学探奇

500

近些年来,无论是虚拟社交平台上,还是在地铁、公交站台上,我们看到各式植发广告的次数越来越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2.5 亿人正饱受脱发困扰,而90 后已经成为植发的主力军。植发是什么原理?这种类似“拆东墙补西墙”式的美容到底靠不靠谱?脱发人群靠这最后的“自救大招”可以一劳永逸吗?

栏目·聚焦

500

失事的东航MU5735客机第二个黑匣子已经于3月27日找到,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专家普遍提醒说,这并不意味着客机失事原因很快就能得出结论。除了记录客机失事前重要信息的黑匣子在读取和分析其中数据的过程需要时间之外,还必须结合更多的其他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后,才能确认事故的真正原因。有时候,这个过程需要几个月甚至数年时间。

栏目·地球故事

500

间按下了暂停键,马路愈来愈空、高架不再拥堵,但是,见证了无数上海新老故事的苏州河步履依旧,默默记录着那份属于上海的冷静、自律和坚守。这条河与上海如此紧密相连,流淌千年间,河畔孕育出上海最早的贸易港(唐宋时期的青龙镇),也曾激荡近代上海工业文明,随着岸线贯通开放,它又将与城市人民相融,构建新的河滨生活。

栏目·真相

500

春意渐浓,而与万物一起“复苏”的还有各种谣言。有蹭冬奥会热度的“天气越冷越有利于冰雪赛事”;有在世界睡眠日传出的“应南北向睡觉,东西向睡觉会失眠”;有蹭社会热点事件的“灵长类动物最适合给人提供器官”;还有蹭疫情热度的“疫情风险区空气为阳性,可传播病毒”……记者就近期谣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栏目·万象

500

山路很滑,一旦雨下得急了,就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待雨歇。但是周飞(化名)他们都不想停下来,也不想休息。夜晚,山里黑漆漆的,在手电筒的微光下,只能看见飞机的残片,像玻璃一样尖锐。后来,搜救范围越来越大,周飞和他的同事们陆续发现更多的遗物:散落的钱币、塑胶水杯、残损的行李箱;带着淤泥的衣服;只剩下半边的身份证……

往期精彩回顾

|新刊|《农业芯片》:中国碗里中国粮|新刊|《东数西算》:下好“一盘棋”|新刊|《互联网医疗》:科技助力医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