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 | 经济增长目标6.5%,“一带一路”可否提供新的动力?【走出去智库】
走出去智库观察
3月6日上午10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副主任宁吉喆就“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本次记者会第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发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对该问题做了详细的回答。这是昨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后,中国官方首次正式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解读,并就如何实现2018年6.5%的经济增长目标做出了解答。
2018年6.5%的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实现?“一带一路”发展对未来经济增长有何贡献?今天,走出去智库(CGGT)对此做进一步分析,供关注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家和投资者参考。
要点
1、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形势错综复杂,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但最终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27000亿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达到了6.9%。
2、何立峰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外贸方面,分析了达到2018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可行性。
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增长明显快于全国水平,国内西部和北部地区增速超过传统外贸优势的东部地区,我国外贸中“一带一路”发展带来的新动力值得着重关注。
正文
文/走出去智库(CGGT)战略投资部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6日上午的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形势错综复杂,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但最终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27000亿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达到了6.9%。何立峰用了正在热映的一部电影名称——“厉害了,我的国”,来形容过去一年的发展。
对于2018年的经济发展,何立峰表示,对6.5%的增长目标充满信心。2018年6.5%的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实现?中国未来还有哪些经济增长动力?“一带一路”经过5年发展,能否成为未来新的增长动力来源?对于这些问题,下面着重从“一带一路”外贸方面做进一步的分析。
经济增长中消费和投资的作用为主,外贸作用保持平稳
何立峰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外贸方面,分析了达到2018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可行性。
从消费方面来看,2014年开始,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当中的第一驱动力,这个状况已经延续了三年。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比上年提升了4.9个百分点。何立峰认为,2018年中国能够保持消费继续稳步增长,随着今年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可能还会接近甚至超过60%。
在投资方面,何立峰表示,我国正抓紧出台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实体经济投资。从现在的经济活跃度和其他方面指标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各方面补短板的投资,包括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在这方面的投资还会加大力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会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
外贸进出口方面,何立峰指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到世界经济当中,只要世界经济能够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保持平稳增长,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应该还是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会保持8%到9%左右。
而在2014年,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年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0.5%,随后的2015年和2016年外贸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较而言,未来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平稳为主。
“一带一路”外贸对增长的贡献率约2.2%,增速在加快
2017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这说明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但在全球贸易发展的大形势下,“三驾马车”中外贸的作用,在2014年以后未能再进一步扩大。
虽然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但是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的增速在加快,这是中国外贸发展的新特点。
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并创六年来的新高。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73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增速超过全国3.6个百分点。
按照“一带一路”外贸占全国外贸比重来计算,2017年“一带一路”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2%。
另外,2017年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5.5%、15.2%和16.6%,3者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8%。同期,我国对俄罗斯、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3.9%、23.4%和40.7%,均高于总体增幅。
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各区域呈现不同的外贸增速,显示出“一带一路”对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西部地区有巨大的拉动作用。2017年西部12省市外贸增速为23.4%,超过全国增速9.2个百分点;中部6省市外贸增速为18.4%,超过全国增速4.2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外贸增速为15.6%,超过全国增速1.4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外贸增速为13%。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增长明显快于全国水平,国内西部和北部地区增速超过传统外贸优势的东部地区,我国外贸中“一带一路”发展带来的新动力值得着重关注。
“一带一路”可否成为未来新的增长动力?
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振、金融市场动荡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复苏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率急剧下降,仅维持在3%的平均水平,远低于金融危机前。全球经济都在寻找未来新的增长动力。
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期间,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表示,未来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占比将达三分之二,将成世界经济主要增长极。
“一带一路”能否成为中国未来的增长新动力,并推动全球经济更平衡、更健康地增长?我们可以从“一带一路”发展中一窥端倪。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多来,获得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从政策沟通来看,中国已累计与8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印尼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经济发展战略、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欧盟欧洲投资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等实现了对接与合作。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典范。
“一带一路”建设已形成了一批标志性项目。如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初步实现了深水大港、远洋干线、中欧班列、物流场站的无缝对接,2016年10月开通的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和2017年5月开通的蒙内铁路(蒙巴萨至内罗毕),成为中国在非洲大陆承建的两大极具影响力的世纪工程。2017年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至旧帕佐瓦段、阿联酋哈利法港开工建设,汉班托塔港正式交由我国运营。
我国已累计签署的16个自贸协定中,有多个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2018年将推进10个自贸协定谈判,启动10个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李克强总理在昨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
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2018年将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深化沿线大通关合作。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大西部、内陆和沿边开放力度,拓展经济合作新空间。因此,可以预见,“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不仅能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也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中国方案”。
资料来源:新华网、商务部、国家统计局
走出去智库(CGGT)
不谈大道理,只讲干货。国内外一流投行、法律、会计、风险管理、银行/保险、品牌、人力资源、估值、境外信息情报和数据管理9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联袂。走出去一站式专业实务和数据信息平台,企业跨境投资并购智囊团。更多信息请访问:www.cggthinktank.com
版权声明:走出去智库(CGGT)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走出去智库(CGGT)。如不署名来源,CGGT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