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关注上海的求助,也别忘了吉林和瑞丽

作者: 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01

昨天豆瓣上有一个热帖,原博主也同步在了微博上:

500

后来这个广播在豆瓣上被删掉了,于是原博主又在微博上发了一遍文字版:

500

我在上海,看了这段文字感同身受,自然以为这位博主也在上海,正当我打算安慰安慰她时,发现她又发了另外一条:

“他们都默认我在说上海,然而我本身其实身在福建泉州,我家人身在吉林长春。

500

我才突然意识到好像自从上海疫情爆发后,其他的一切消息都被上海疫情淹没了,每天每夜热搜上都是关于上海的事情。

上海有病人做不上治疗需要救助、上海有居民饿肚子需要帮忙、上海有居民发生冲突、上海新增、上海被封....

但正如这位博主所说,并不只有上海这样,也不只有上海的居民需要帮助。

02

昨天我们在群里聊上海疫情,有朋友表示她相信这样封着这波疫情一定会过去,如果只封这一波,就算再封一个月、两个月她都能再挺挺。

但就怕未来隔三岔五就要封区封城,每次都这样封一个月,这她就受不了了。

这时一位身在新疆的同学回道:

“动不动就封城,天天都要做核酸,全部都一刀切...”

“这不就是我们过去两年过的生活吗?”

“还好现在换领导了,生活好一点了。”

我最近经常在微博同步上海疫情的现状,不少同在上海的网友表示自己再在家里封着就要发霉了。还有几个开小餐馆的朋友,说现在每天都犯愁掉头发,再这样下去不仅餐厅开不下去,房子可能都要卖了。

也总有人告诉我:

吉林比你们封得更早,更严,也在求救。

魔都一点小事就全网疯转,我们吉林求救的时候人家连看都不看。

500

还有人告诉我她在吉林念大学,已经四十天没有洗澡了:

500

我以为这只是她的个别现象,问了一句发现居然不止一个人都有这个遭遇:

500

500

说是因为大学设施老旧,他们学校洗澡的热水是从外面买来的,但现在因为疫情封路,运水的车进不来,所以就洗不上澡。

我觉得这是不是可以解决一下?

吃饭固然是刚需,但现在2022年了,定期洗澡也应该是刚需吧。

扪心自问,上海虽然天天挨骂,但也获得了全国各地的支援,而且在上海的人求救能被看到,被各种疯转,其他地方就不一定有这个待遇了。

然后昨天有个人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图:

500

很多人才意识到,好像很久没有瑞丽的消息了。

我摘录评论区IP在瑞丽的人发的瑞丽现状:

500

500

500

瑞丽下辖的小镇畹町还发了这么个通告,说境外人员会往他们镇里扔钢珠、棍棒或者食物,上面可能带有病毒:

500

还有更多口岸城市也在下面诉苦:

500

500

500

写到这时,这条微博被夹了,所以下面的评论也都看不到了。

。。。

03

我写这个不是说动态清零不对,也不是说只要放开政策,这些痛苦和困难就会消失。

其实你不带情绪地仔细想一想,会发现现在防疫是个两难的决策,无论做哪个决定,都一定会有代价,区别是哪个代价比较大,又由谁来支付这个代价。

如果一直坚持动态清零政策,那就和现在一样,代价由餐饮个体户、边境口岸城市居民、没办法居家办公的人支付。

如果政策倾向放开,那代价则会由不打疫苗者、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支付。

我写这个是想让大家更有同理心一些。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如果你觉得一身轻松,那一定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在我们大谈特谈自己支持的政策时,也要考虑到这政策下困难的人,想想怎么实质性地帮助他们,而不是只把他们奉为“英雄”,更不能把他们打成敌人围攻他们。

同时,上海的求助固然重要,但也应该看到上海以外的求助,他们的合理诉求也值得被关注。

如果你在上海被封了两个星期就已经感到绝望,那可以想想这些地区的人民,可能远比我们想的还要难过。

500

希望类似的痛苦能让我们更团结,更有同理心,更能理解他人,更愿意站在一起,好让其他人不用受我们的苦。

而不是让人争吵、分裂、比较谁的痛楚更深,说什么“我比你苦多了,你这算什么。”

500

直到最后产生恶念:“我要让其他人也感受到我的痛苦。”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