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上海,上海和武汉两次封城,区别是很大的

【本文来自《聊聊上海的居委会和北京的居委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人在上海。上海和武汉是两次严厉的封城,但是区别应该也是很大的。

(1)武汉封城时有很大的恐慌;但是上海封城没有多大的恐慌,导致约束力变小。上海虽然感染人数到了10万规模,但还没有因症死亡的病例,所以实际上很少有人把感染再当做一回事。心理上不紧张,那么行为上就没那么严格。

(2)上海的一些行为缺乏有效性。比如自测抗原,是居民自己检测自己汇报。这样,一个人如果自测是阳性,但是又感觉症状很轻,那么他会选择汇报住方舱,还是选择瞒报居家?如果有汇报的要求,他甚至会P一个图表示自己正常……而且,抗原阳性不表示核酸一定是阳性,核酸阳性也不表示就没被感染,这就是欧米客容……

(3)我们小区居委会从一开始就因为密接被干掉了,后来是街道派人接管的,但是人手一直不足(实际上没有多少居委会是人手充足的)。但是很快居民就开始拉群,什么志愿者群、楼栋群、各种团购群……有困难各种借:借菜、借水果、借电池……;各种分享:窝头、饼、馒头、乱炖、疙瘩汤……;各种吵:团购的菜收不到、被团长贪污、人肉团长的女儿和爸爸……我老婆因此都不看视频号了,除了当志愿者,就是天天抱着手机傻乐。

(4)日常用品都有储备一些;但最大的不便是物流不通,很多网购渠道被封闭了。一些东西要抢购,很多人会因此不便利。楼下有个92岁的奶奶,水果吃得少便秘了,老婆去送团购的一些水果,居然说:这个恩情不知怎么报答……很夸张的表达方式,但是邻里关系的确因此拉近了,之前不认识的,都因此认识了。

……

基本上就是这种常态。

如果物流和网购能重新开通,基本上很多不便利的部分都能消除。将来更多阻力会来自服务业者。但是呢,上海这次封控会比武汉难得多,效果也会差的多。结果怎么样不知道。但是重点在前一句话。再多,就不是小民所能说话的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