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逻辑——二战时希特勒的决策历程3

500

黑色裂变——苏台德(上)

  捷克——当年奥匈帝国的工业明珠,几乎承载着当年世界第七强国的全部工业骄傲。独立后的捷克斯洛克并没有像其他奥匈帝国分离出来的小国那样陷入经济问题,反而因为甩掉了一大批穷亲戚而愈加显得出类拔萃。从二十年的到三十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富饶稳定,就连1929年席卷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似乎对这个中欧工业小巨人都影响甚微。

  然而当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登台开始,厄运开始席卷而来。经济危机不是放过了捷克人,仅仅是对这片富饶美丽的中欧谷底光临的步伐慢了一点。银行破产、工厂倒闭、民众失业。紧跟着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开始从危机中挣扎出来,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促进出口的政策,德国产品的竞争让同样依赖出口的捷克工业复兴乏力,在危机中无法自拔。接着捷克人惊恐的看到德国开始重新武装,希特勒把手伸向了苏台德,1935年在德国的秘密资金资助下,一个叫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极端政党赢得了124万张选票。

  德国人和捷克人是一对世仇,捷克就像镶嵌在日耳曼人版图上的一块斯拉夫飞地,在公元500到600年时,在浩浩荡荡的民族大迁徙的尾巴阶段,几支西斯拉夫人部落从这块富饶的谷底赶走了日耳曼人居住在这里。在谷底外围苏台德地区的山地和森林里埋藏着大量的贵金属、煤矿和其他矿产资源,历代捷克统治者都热衷于招揽能吃苦又善于开矿的德国移民来开发这里的资源,这项政策让捷克政府的财政上成为中欧的翘楚,但却是一项引狼入室的举动——就像当年墨西哥人招揽美国人开发加利福尼亚和德克萨斯一样,当这些移民在国境线的另一面有着一批经济和军事上更强大,而且侵略成性的同胞时,你永远也不能希望他们成为顺从的归化者,只能成为一系列噩梦的开端。

  希特勒认为,一个国家最好是单一民族国家,一个国家的领土应该尽可能的和民族的居住地相重合。这种理论过去被认为是引发战争和动乱的种族主义,然而今天从伊拉克动乱、乌克兰内战、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公投、美国黑人、到欧洲穆斯林移民都证明了这一论断的真实性——一个多民族或者多元化的国家和社会带来种种社会问题,无论经济、政治、宗教、社会机遇等任何问题,在单一民族国家可以用和平手段协商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都会演变为激烈的民族或者种族冲突,进而导致暴力和动乱。

  这种“多民族陷阱”,在经济遭遇困难时,格外容易引发矛盾。当经济危机来临,产业更加依赖出口的苏台德地区遭遇的困境更为严重,失业人数高达80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原来小的矛盾开始引发大问题,捷克斯洛克独立之后,为了强化统治,在在政府部门,教育体系、公共事业企业进行“语言测试”,只有精通捷克语的人才能赢得岗位,在德意志人看来,这是一种种族歧视,是在过去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抗情绪。

  在经济危机之后,这种语言测试更加严苛,以此淘汰德裔员工,给捷克人腾出就业机会——这种行为很可能并不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高层的指使的,而是源于一些低级官僚的行为,它加剧了原本就不是互相很信任的德捷两个种族间的紧张气氛。按照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的说法,1933一1935年间,德意志人仅在邮政部门就被解雇了7800人,以给捷克人腾出位置。

  不公正的待遇,自然引起了苏台德人的反抗。面对反抗,捷克民族主义情绪也日益高涨,一些民间的民族主义组织对德国后裔进行迫害(如果有很多年富力强的人的失业的话,那么搞这种“业余活动”的人就自然很多)——这些迫害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捷克政府的纵容,其中包括捷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在内的政治家认为,这样可以削减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人,捷克境内的德意志人实在太多了,——当时的德裔占捷克斯洛伐克人口的23%,是仅次于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斯拉夫民族的第三民族——如果注定这些日耳曼人不能同化于斯拉夫国家内部,那么就必须削减他们的数量,他们希望失业加迫害可以赶走德国人,让他们移民到国境线的另一面。

  从长远来看,则未必不是一条解决问题的出入,但是却并不符合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所处的国际形势,这项危险策略的第一个后果是是引起了国际舆论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不信任,捷克政府对德意志人的迫害成为国际新闻上的常客,1935年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代表团访英,受到热情接待,英国民众普遍对苏台德德意志人持同情态度,这种同情又转化为英国政府内部“绥靖”派的政治力量。

  另一个后果导致苏台德德意志人的彻底离心,过去大部分德意志人对独立持保留态度,因为来自德国企业的竞争是继经济危机、捷克人迫害之外,导致苏台德地区的苦难的第三条原因。即便是最亲纳粹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也无非是和德国互相利用的关系,他们需要希特勒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德国的外交恐吓,来提高他们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但是现在,苏台德德意志人开始铁了心要从捷克独立出去,投向“大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黑色裂变——苏台德(下)

       1936年3月7日,德军开入莱茵河非军事区,英法两国没有进行任何有效的行动来阻止希特勒。这对捷克斯洛伐克是一项巨大的打击,他们吃惊的发现,过去一直引以为依凭的英法军事联盟竟然如此的不稳固,德国在马奇诺的对面构筑自己的齐格菲防线,英法波兰捷克四国合围德国的计划变得越来越不可信。以捷克斯洛伐克为首小协约国开始解体了,罗马尼亚正在向德国靠拢。波兰也在向德国靠拢,他们在瓜分前奥匈帝国遗产时产生了领土纠纷,互相敌视。斯洛伐克境内的匈牙利人也像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人一样,热切的期待他们国境线另一面的同胞能够来解救他们——过去匈牙利人是斯洛伐克的统治民族,而现在他们是二等公民。

      1936年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地缘形势急剧恶化了,他们被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波兰四个怀有敌意的国家包围着,英法的军事支持是遥远的,不可靠的,并且被正在施工中的齐格菲防线隔开。捷克人该怎么办?一些左派政党寄希望于俄国人,但是苏联的军事支持也是遥远的,对俄国充满敌意的波兰人和罗马尼亚人不可能让苏联红军过境,仅仅能援助他们一些空军。想来想去,捷克人最后得出结论——需要通过取悦德国的元首,来祈求双方可以和睦相处。

      1938年3月11日,当德军越过德奥边境时,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本来有能力阻止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并且为英法解决问题赢得时间,但是捷克人作壁上观,静待德奥合为一体,结果为自己的灭亡挖好了墓坑——这是史学界的一种观点,但是很不值得推敲。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英国人明显想和德国达成某种共识,没有英国支持,法国不敢和德国开战,而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在之前是形成了一个保守派法西斯联盟,这个联盟是反对以捷克斯洛伐克为首的,包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小协约国而存在的。捷克人既没有热情去保卫自己敌人的独立,也没有勇气去挑战德国,更对英法的军事支持怀有疑虑,在这种局面下,任何政府都会进退失据,只能寄期望于希特勒的善意。

  为了能够和德国和平相处,从1937年起捷克政府提出了对境内德意志人新的建议:在政府公共事业雇员按照不同民族的人口比例采取配额制;在苏台德地区的扩大了政府开支,以改善当地经济;在苏台德德意志人占优势的地区,实行双官方语音制度,德语和捷克语一起列为官方语音。但是这些建议已经为时已晚,捷克人不可能挽回德意志人要求分离出去的决心,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领导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跑到柏林去倾听他们的金主的指示,希特勒的意见是:“要求更多,直到对方没法满足你们。”

  一个政府可以统治,可以控制社会,依赖的不仅仅是军队、警察、法庭和特工,他还需要一种无形的权威作为支撑。当一个政府陷入困境的时候,那么它的权威就会下降,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尽管捷克政府已经易弦更张,但是民间的民族主义组织对德意志人的迫害仍然在进行,政府已经把他们鼓动起来,想要平复他们就很难,捷克政府既没办法和苏台德德意志党人达成政治上的妥协,又没法制止民间冲突的继续,这些都给希特勒决定采取行动赢得了口实。

  在结束了德奥合并的庆祝活动之后,希特勒就开始研究如何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了。军事行动必须在四天之内取得决定性的效果,这个四日原则是从进军奥地利的行动中得出的经验,英法政府必须通过四天拖沓之后,才能采取有效行动,如果军事行动能在这之前就能达成效果,那么对方就只好接受既成事实。

  但是一番研究下来,结果令人丧气——对奥地利进军和对捷克进军的难度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在对奥地利进军的时候,德奥边境几乎是不设防的,而且奥地利国防部长是纳粹党人,军队中的军官也大多亲纳粹,所以在奥地利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而在德捷边境地区,是地形复杂山脉地段,修筑有号称“东方马奇诺”的苏台德防线(小日本当年把建筑在东北的工事也自夸“东方马奇诺”,那就纯属笑话,但是这个苏台德防线确实非同凡响,很多建筑都是仿照并且达到马奇诺的等级,后来德国还在这里演练如何攻击马奇诺的要塞)。

  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捷克继承了帝国的大部分军事工业遗产,捷克是世界上的主要武器出口国,拥有35个装备精良的师,绝对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而在边境地带,德国只有12个师可以动用,为了实现入侵计划,德国必须大规模的调动部队,而这种规模的调动,根本就不可能瞒过英法情报部门的眼睛。

 

五月危机

      1938年5月19日,德国莱比锡一家报纸突然登出了一则消息,说德军正在大规模调动。立即一石激起千层浪。接着捷克斯洛克政府照会德国方面,质问德军在捷克边境集结的目的。然后在20日发布动员令,动员了大批军队,并进驻边境的苏台德防线。一时间和平了20年的欧洲局势立即战云密布,各国媒体哗然。

  几天之后,法国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表态,如果德国进攻捷克,那么法国将不得不履行对捷克斯洛克的军事义务。英国也照会德国,由于法国对捷克有军事义务,而英国对法国有军事义务,这样如果希特勒坚持“玩火”的话,英国政府“一旦欧洲发生战事,英国在形势所迫下,很难置身事外”。俄国的斯大林更是高调作秀,说如果德国进攻捷克的话,那么苏联将全力援助。

  在大国表态之后,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在外交压力下也不得不表态,如果法国参战,那么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不得不履行小协约国之间的军事义务——如果匈牙利参战攻击捷克斯洛伐克,那么他们将在后方攻击匈牙利。接着匈牙利只好对柏林方面解释,因为小协约国依然能发挥效力,所以匈牙利不能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帮忙。波兰表示因为,波兰和法国是传统盟友,同时互相有军事义务,如果法国参战,波兰不仅不能帮德国的忙,而且保持中立亦有难度。

  法国经营多年的集体防御铠甲,虽然在希特勒的不懈侵蚀下,已经破损不堪,但是还是能够发挥作用。面对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希特勒不得不退缩,对外宣布,报纸刊载的信息纯属误报,德国既没有大规模调动军队,仅仅是进行了一次规模有限的演习,也没有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

  希特勒经历了这次挫折之后,在贝希特斯加登山间别墅里,连续生了几天的闷气。接着在28日重返柏林,在总理府召集高级将领和外交官员,冷酷而坚定的通知他们——从现在开始重新制定针对捷克的计划,“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是他不可动摇的意志”。

  为什么希特勒面对几乎整个欧洲的反对,仍然有自信继续冒险干下去,他有什么底气在支撑他?

  如果我们回顾整个事件的发生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很值得推敲。为什么一家德国报纸会突然爆料——不了解历史的人可能把这件事看得轻描淡写——报纸就爆料的场所,不爆料怎么增加发行量,西方报纸不是隔三差五就爆点猛料,吸引一下读者的眼球。但是在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这可不是普通事情,所有的德国报纸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监视,由宣传部长戈培尔对重要问题的宣传基调进行指示。一个报纸敢擅自泄露国家机密,那么这个报纸马上就会被查封,报纸的编辑是外面的逍遥日子过腻歪了,打算去集中营参加劳动改造。

  这家报纸敢这么做,肯定背后有人指使。那么谁在指使?那么就要看谁在受益。答案呼之欲出——捷克政府。如果一家报纸,或者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情报机构能够得知德军的调动,那么更强大的英法情报机构可定也能知道消息。但是为什么英法都在装聋作哑?唯一的答案是,他们根本就不想履行军事义务,如果希特勒真的在四天内就把捷克干趴下了,那么剩下的也就是英法接受既成事实。所以捷克只能自救,自己炒作,制造舆论给英法施压。

  尽管集体防御发挥了最后一次作用,但是其中破绽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大。英国根本不想和德国发生冲突,希望用牺牲东欧小国来满足希特勒,你从他发给德国照会中的遣词造句就看得一清二楚,什么“一旦”、“形势所迫”“很难”——求你了兄弟,别这么折腾,不然我会为了面子问题不得不和你打仗,只要做的有技巧一点,给我留点面子,我就可以置身事外。

  而法国没有英国援助,就没有能力和德国进行对抗,而没有法国的援助,法国的东欧小伙伴就没有能力抗拒德国的吞并。而英国的态度已经非常清楚了,希望希特勒能够吃下法国的东欧小伙伴来填饱自己的胃口。而且这些东欧小伙伴们之间也矛盾重重,波兰明显是想跟着德国对捷克进行趁火打劫,罗马尼亚和德国经济交往密切,希望能够摆脱自己的军事义务。最后齐格菲防线在日益扩展,比利时退出了同盟,两侧夹击德国的意图就很难实现,所以最终法国的选择已经确定,跟着英国的道路走,通过牺牲东欧的小伙伴来满足希特勒。实际上,在当时英法已经在对捷克施压,要求他们妥善处理苏台德的问题。

  而苏联斯大林,无疑是在玩浑水摸鱼的游戏,希望把所有的事情都搅乱,因为如果按照希特勒和张伯伦的意图持续发展下去,那么早晚有一天,希特勒会找上俄国,所以斯大林巴不得现在就打一场大战,把英法都拉下水,但是如果英法不参加,那么俄国也不会参加。1938年中期的捷克斯洛伐克,看似有很多盟友,但是没有一个靠得住,他实际上是孤立无援,只能任凭德国人宰割。

走向慕尼黑(上

  当1938年的夏季来临的时候,德军再次开始大规模调动,这时希特勒已经不管来自各国的外交压力,坚持一定要解决苏台德问题。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德国开动了所有的资源,用来对付捷克斯洛伐克。它鼓动斯洛伐克人要求自治,联络波兰和匈牙利,告诉他们要想吃午餐,就必须来帮厨。然后用大量资金鼓动捷克境内的德意志人闹事,在遭到捷克政府镇压之后,就立即大做文章,制造舆论,德国国内民族情绪高涨,现在全欧洲都知道这个中欧强国已经因为在苏台德的同胞受到的压迫出离愤怒了,这种愤怒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接着希特勒狡猾的对国际舆论和各国政府说,德国没有吞并苏台德的企图,只是要求捷克政府必须停止对境内德意志人的迫害,不然他只好派军队进入苏台德。不希望和德国发生战争的英法,只好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压,要求进一步满足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的要求,但是后者要求实行自治,但是这个条件超越了捷克人的底线,无论英法如何施压,捷克拒绝进一步让步。

  在各方在谈判桌上持续冗长而没有成效的谈判时,民间的形式进一步恶化了。9月7日,一名捷克宪兵杀死两名苏台德平民,这件事情立即引起了大规模骚动,一些地区的德意志人企图赶走捷克官员和警察,捷克政府认为这已经是公开叛乱了,派出大批军警进入苏台德地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并宣布戒严。苏台德德意志人党被为非法政党,逃往柏林,对希特勒宣誓——苏台德地区脱离捷克加入大德意志是已经唯一的选择。

  事件的发展已经到了军事摊牌的阶段,德国和捷克都下达了动员令,随时可能开战。英法两国政府都极度恐惧,因为根据签订的协议,法国对捷克抱有直接军事义务,英国对法国抱有军事义务,因而对捷克间接抱有军事义务,所以一旦德捷两国开战,那么他们都必须对德国宣战。

  在一片战云密布下,英国首相张伯伦开始了他“荆棘丛中摘回一朵和平的玫瑰”的艰苦旅程。9月15日的时候,这位69岁的老绅士乘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飞往德国慕尼黑——张伯伦有恐飞症,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坐飞机,然后换乘汽车前往贝希特斯加登,在希特勒的山间别墅,两个人举行了会谈。

  希特勒按照自己的习惯,先是发表了一阵独角戏似的演说,说什么捷克这样一个二等民族在过去二十年里一直在压迫过去一千年里一直是中欧最强大的日耳曼民族,这种情况决不能容忍,又说自己的决心如何如何,德国军队有多么强大。最后极有涵养的老绅士也实在忍不住了,他在年近70岁的时候,克服了自己恐飞症,连续飞行了7个小时,又在山间公路上颠簸了3个小时,不是来专程听希特勒的演说的,他又不是希特勒的脑残粉。他只好打断希特勒的自我陶醉式,“如果元首执意用武力解决问题,根本不想开展以下我们的讨论,那么这次是我来错了。”

  看到张伯伦不悦,希特勒也软化下来,接着双方的谈判异常顺利,希特勒抛出一个提议:苏台德地区将按照民族自决的方式,进行一次公投来决定归属——毫无疑问,这个结果在那里摆着呢——苏台德会决定归属德国。张伯伦欣然允诺,说他个人接受这个建议,但需要和内阁的成员商议,并取得英国下院的批准,同时还要和法国政府达成一致——请注意,这个过程,张伯伦重来没有提到过捷克斯洛伐克的意见,因为他知道捷克人肯定要反对。当后来面对这种反对时,张伯伦变得极其冷酷无情,他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陈述了他的意见:

  第一,根据英法两国军事部门的意见,英法目前的军备情况没办法和德国进行正面作战,法国总参谋部的建议是坐在马奇诺防线的后面,而英国只能向大陆派出两个师。所以一旦开战,即便英法宣战,在战争开始的额一段时间内也没办法支援捷克,他们只能独自面对德军——毫无疑问,他们肯定会灭亡。

  第二,即便最后英法战胜了德国,捷克得到复国,英法也不会再把苏台德地区交给捷克,因为在1919年,捷克占领苏台德本身既不合法,又不符合民族自决的原则。既然反正苏台德也不属于捷克了,那么为什么捷克人还要为他流血,所以最好捷克接受这个协议。

  法国政府对捷克的口吻略微温和一些,他们对自己的盟友说,他们明白捷克在这场事件中付出的代价,并表示同情,但是为了欧洲的和平,捷克必须让出苏台德地区

 

走向慕尼黑(中)

  在得知苏台德地区将举行公投来决定归属之后,波兰和匈牙利也要求对捷克境内的波兰人和匈牙利人聚居地进行公投,斯洛伐克人也闹着要自治,捷克国家面临被肢解的危险。到了9月22日,英德两国再次在莱茵河畔的度假城市戈德斯堡再次会谈时,捷克政府用全体辞职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但是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任何方法来改变局面。

  英德之间第二轮会谈开始的时候,张伯伦向希特勒略显得意的展示了自己这些天的外交成果——捷克已经放弃了抗争,允许苏台德通过一次全民公投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加入德国。但是希特勒突然翻脸,说因为情况的发展,过去的做出的安排已经没有意义了。然后他让自己的情报副官出示一大批证据,说明在苏台德地区情况极其混乱,每天都有德意志人遭到杀害,这种情况他已经无法容忍下去。接下来元首表演了愤怒、咆哮、掀翻家具、砸碎花瓶,狂风暴雨式的个人演讲,把整个英国代表团都惊得目瞪口呆。最后,他向张伯伦说明,为了结束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的苦难,捷克斯洛伐克必须9月28日以前从苏台德地区完全撤出军队,德军将直接占领苏台德。

  张伯伦当天愤怒的拂袖而去,但是在隔天的谈判中,希特勒友善的表示愿意把捷克军队的撤军时间向后推移三天,改为10月1日,张伯伦勉强同一把一份书面文件带给捷克斯洛伐克,并与英国和法国政府讨论。但是法国政府和英国同僚都反对这种有损颜面的做法。26日法国下达了总动员令,决定履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义务,伦敦开始构筑防空工事。张伯伦悲愤的在他的对全国讲话中说,“为了一个遥远的国家,我们所不了解的民族之间的争吵,我们却在这里挖壕沟,这有多么奇怪、多么荒诞、多么不可思议……”

  希特勒为什么要推翻和英国达成的协议,从后来的慕尼黑协定来看,德国并没有得到比当初这份协议更多的东西,为什么希特勒要可以轻而易举而拿到的东西,冒着发生对德国非常不利的两线作战的风险。有人说元首是一个战争狂人,他天生就喜欢战争。有人说他认为英法准备不足,可以利用德国在军备上的暂时优势进行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这是两种到现在仍是“历史宣传界”都非常流行的说法。

  从后来发生的历史来看,希特勒从来没有和英法发生战争、尤其是和英国发生战争的愿望,1939年9月3日,也就是德军越过德波边境三日后,英法对德国宣战后,希特勒情绪非常低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这位三军统帅竟然连续好几天没有出现在他的参谋们面前。

  想先发制人也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臆测,在1938年,英法的军备水平很差,但是德国的军备水平也并不太高,德国仍然没有完成在1936年秋季开始的“四年计划”——开始大规模军备,并把德国经济转换为适应于战争状态。德国用于闪电战的三号和四号坦克仍然没有正式列装部队,西线的齐格菲防线也没有完工,所谓“先发制人”根本无从谈起。

  从这个时间的,德国与波兰和匈牙利的外交信件中,希特勒对他的分赃盟友们说,德国虽然为了解决苏台德问题不惜冒引起世界大战的风险,但是他深信英法不会干涉,可见希特勒依然把解决问题的方向定在如何式英法不干涉的前提上。从当时德国的军事部署上来看,也是如此,绝大多数部队在捷克方向部署,在西线只有5个师加7个后备师。守卫西线的德国将领对元首说,这点部队根本就守不住防线——希特勒大骂“守不住的就是笨蛋”——因为他知道英法根本就不会进攻。

走向慕尼黑(下)

  为什么希特勒要为可以用和平手段取来的东西,冒一场世界大战的风险。战后盟军和苏军几乎完整的缴获了当时德国的各种秘密文件,在加上主要人员的口供,基本可以还原当时这段时间的各种决策细节。希特勒一开始就没有以获得苏台德作为自己的目的,而是按照自己在我的奋斗中提出的目标——要吞并整个捷克,不然捷克就成为德国版图上的一个致命的缺口,所以所有的计划都是按照这个目标进行的。

  制定计划的原则就是德奥合并时的“四日原则”,也就是必须在军事行动的头四天就取得决定性的成果,这样英法只能坐下来接受既成事实。但是这个四日原则把德国总参谋部和陆军参谋部给难住了,苏台德防线是接近马奇诺级别的防线,而且建筑在复杂的山地和森林地段,被十几个师的守军守备着,德军根本没有办法可以在四日内通过——用来攻克马奇诺堡垒的卡尔和古斯塔夫巨炮仍在设计阶段,德军缺少用来攻击这种超级堡垒的装备。即便有了装备,部署这些大家伙也不是四天就能完成的,所以最后的答案只有一个——根本就不可能。

  用来入侵捷克的“绿色计划”一次又一次的制定,然后一次又一次的被希特勒驳回,因为任何一个都不能满足他的四日内取得决定性成果的要求。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希特勒甚至当着总参谋长约德尔和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面,把交上来的军事方案撕成碎片,破口大骂“全都是没用的懦夫。”——在1942年这种情况可能司空见惯,但是在1938年军官团的虎威犹存,希特勒这么做是非常出格。但是无论他如何愤怒,也改变不了结果,德国军队不可能在四日内通过苏台德防线——那么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一个——让捷克人主动让出苏台德防线。

  为什么希特勒一定要捷克斯洛伐克在10月1日前撤出苏台德地区?从后来缴获的“绿色计划”的最终版本上揭示了这个秘密——因为这一天是绿色方案的进攻日。如果按照希特勒原定的计划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发展的——10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撤出苏台德,让出防线,德军就会立即进攻,并且不以占领苏台德为底线,而是要在四天内占领捷克全境,然后波兰也匈牙利也先后入侵,彻底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接着,英法面对已经变成历史名词的捷克斯洛伐克,只好望天兴叹,接受事实。

  不过希特勒的计划立即被张伯伦识破了,他要求希特勒必须保证德军会停在苏台德边境,并且明确告知希特勒,再越雷池一步,就意味着和英法的战争。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建议是,不妨先把防线外的一些地区交给德国,以安抚希特勒,表达诚意。可见张伯伦一开始就立即猜到了希特勒的险恶用心——对一个接近70岁的老人来说,反应如此机敏是非常罕见的,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张伯伦可以说是哪个时代最优秀的政治家——后来的历史通俗读物中,习惯用一种固定的,愚蠢无能的老绅士的形象来描绘张伯伦,但是在当时参与谈判的德国人的眼睛里,他却是另一幅形象——一个“冰冷的老狐狸”。

  尽管张伯伦做了最大努力,但是最后谈判还是谈崩了,英国和法国政府认为这种事情简直是对两国政府的侮辱,捷克斯洛伐克因为英法态度转强,也坚定了抵抗的决心。俄国的斯大林看到有机可乘,也表示如果法国宣战,那么俄国将履行《俄法互助条约》也会对德国宣战,就在远在美洲的轮椅上的罗斯福也发表意见,认为如果希特勒引发世界大战的话,美国也会有所行动。

慕尼黑没有阴谋

  双方谈判谈崩了,这时候通用做法是找一个有影响力并且和双方都能说得上话的第三国政治人物充当中间人。因为双方政府都放了很多狠话,又动员和调动了部队,这时候任何一个先松口示弱,都会给自己的政府威信在国内舆论上造成严重损失,所以这时候需要一个中间人——就像中印对峙时需要俄国的普金作为中间人一样。

  这时候有几个合适的人选,一个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不过他忙于和国内议会之间的斗争;另一个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这个年轻的好事之徒热切的希望在欧洲外交舞台进行表演,但是各国领导人都不看好他的能力;所以最后这个中间人落在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身上,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当时随着西班牙内战局势逐渐明朗,意大利和英法的关系正在改善。1938年9月28日,全欧洲或者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德国的慕尼黑,这时欧洲最强大的四个国家的首脑聚集在这里进行会议,来挽救世界的和平。如果某种东西是阴谋的话,那么它应该是在避开人目光的地方进行策划,在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的慕尼黑显然不是一个策划阴谋的好地方。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阴谋可以策划,慕尼黑会议是一次非常符合常规的国际关系的会议,所谓“慕尼黑阴谋”是反对派们制造出的纯粹的耸人听闻的标题党。确实这次会议没有邀请捷克斯洛克代表参加,但是就当是的时代背景下,殖民时代还未完全瓦解,对于一次G4会议来说,不邀请小国参加符合过去的传统。同时从苏台德危机斡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英法已经放弃了征求捷克人意见的做法,因为这意味着毫无结果,最后他们只能用压力来说话——要么接受他们和德国达成的协议,要么面对军事入侵、城市遭到轰炸,而英法只能做出形式上的宣战。

  对于这场谈判以墨索里尼提出的解决方案为基础,这个方案是实际上就是希特勒在一周前提出的方案——不经过公投,苏台德就直接交给德国。出乎希特勒的意料的是,英国和法国很爽快的就在主体框架下答应了下来,剩下的只是讨论细节方案。

  从根本上来说,英法一开始就不想为捷克人出头,只是迫于签订的军事协议所捆绑,就像张伯伦所说的“一个遥远的国家,我们所不了解的民族之间”的事情,而放弃了东西夹击德国的法国来说,捷克也是棋盘上的一颗弃子。牺牲捷克来满足希特勒是两者巴不得的事情,唯一问题是政府的“面子”问题。以“民族自决”的方式决定苏台德问题,是为英法找回抛弃盟友的面子。如果没有这次“民族自决”,英法两国政府就没有面子,好像被希特勒恐吓了一样。现在意大利的领袖做和事老,给足了英法的面子,所以正好借坡下驴。

  在细节方案中,希特勒又制造了很多麻烦,比如拒绝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政府财产进行补偿,甚至决绝对被迫迁移出苏台德的捷克人的财产进行补偿,不过最后张伯伦和达拉第都满足了他,让他无话可说。

  最后协议在9月30日凌晨1时30分签订,然后转交给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让他们转交给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捷克总统贝奈斯和政府要员也在整晚开会等待“判决”的到来——结果非常不幸,英法已经毫无保留的表态,他们不会为了捷克人去和德国开战,并且找到了拒绝履行军事义务的口实,俄国的斯大林也说,如果法国不参战那么他就没有义务履行条约。“我们被抛弃了,我们是孤独的。”在捷克政府致全国人民的广播讲如杜鹃啼血,但是“只能屈服。”

  这次屈服是惨重的,捷克人失去了自己的堡垒防线,公路铁路和电网的完整也遭到严重破坏,一多半的钢铁、煤炭和化工工业被割让,波兰和匈牙利也趁火打劫,各自从捷克斯洛伐克割占了一块地方。捷克不仅国力大损,而且的边境已经对德国彻底的不设防,这一次德国确实可以实现在“四日”占领。

慕尼黑协定——购买来的和平是否划算  

       9月30日晚上,年近70的老绅士张伯伦带着一身的疲惫返回了伦敦。大英帝国的首都万人空巷,迎接这位英雄归来。民众们对他欢呼,高喊“好样的尼维尔!”唱着歌“因为他是一个呱呱叫的好人”。民众们甚至自发的运动要成立一个“全国感恩基金”来酬谢张伯伦,不过被婉言谢绝了(如果是克林顿和布莱尔那样的现代政客一定会欣然笑纳吧)。

  张伯伦向民众们挥舞则一份文件,这份《德英联合宣言》内容如下:

  我们,德国元首兼首相与英国首相,今天进行了会谈,一致认为英德关系对于两国甚至整个欧洲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对昨天签订的协议与英德海军协定(根据这份1935年签订的协定,德国海军总吨位不超过英国海军的35%,并严格限制攻击潜艇的数量)是两国人民再也不想互相交战的愿望的象征。

  我们决心以协商的方式作为解决任何涉及到两国其他问题的方法,我们决心通力努力,消除任何引起分歧的原因,从而有利于欧洲的和平。——这就是当时张伯伦向公众挥舞着的文件的内容,而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是出卖盟友的《慕尼黑协议》,这种说法要么是出于无知,要么是出于恶意。

  在唐宁街十号的阳台上,张伯伦对着人群做了简短的讲话,“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从德国把光荣的和平带回唐宁街来,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各国媒体也都盛赞张伯伦在慕尼黑的外交斡旋的成就,不过也有的说,这个和平是有代价的,英法两国实际上是为整整一代人“购买了和平”。

  这份“我们时代的和平”的代价就是英法势力完全退出中东欧地带,把它移交给德国主宰。如果按照价码来看,这份买卖是完全划算的,相比东亚、拉美和地中海来说,东欧无非是一块价值有限,而且麻烦很多的“鸡肋”。讽刺慕尼黑协定的人是从这份交易并没有购买到和平来论事——说它是鼓励纳粹继续侵略的行动。

  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无论是反对还是鼓励,希特勒解决《凡尔赛条约》遗留下来的民族和边界问题的决心是不变的,如果阻止就会引发战争的危险——这一点毫无疑问的。除非在1936年,德军开入莱茵河西岸时,法国能立即回击,牢牢“卡位”在鲁尔区的要害,才能制服纳粹德国的扩张势头。但是关键时刻,法国政治“死机”了,没有做出有效反应。

  到了1938年的时候,凡尔赛体系和洛迦诺公约遗留下来的军事条约系统,已经不足以遏制德国,反而成为英法的沉重负担,他们必须想办法摆脱他们,《慕尼黑协定》不仅摆脱了大部分的条约系统,解散了小协约国,免除了法国的军事义务,而且也解除了《法苏互助条约》(签这个条约的法国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蠢材,一心逃避战争的国家居然和一心想引发战争的国家签订同盟),使居心叵测的斯大林把手从欧洲核心事物上拿开。

  轻装上阵、退出中东欧,对两个世界性的殖民大国来说,都很有必要,很有好处的事情。张伯伦已经完全把中东欧送给了希特勒,来换取一代人的和平,这个地区是圆是扁,都是德国自己说的算——唯一的条件是德国不能动武,处理问题的方式要给英法和国际社会留有面子——最后引发战争的不是利益和势力范围的问题,而是恰恰是希特勒去挑战这最后一条底线造成的,英法都不反对把波兰走廊移交给德国,孤立的波兰也没有能力面对德国的压力。如果从逻辑上和常理来考虑,驾驭德国的是一个更成熟和更有耐心的政治家的话,大战完全可能不爆发,即便爆发也仅仅是德国和俄国之间的局部战争。所以就常理来说,《慕尼黑协议》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大手笔交易,最后导致交易失败的不是原则或者价钱的问题,而纯粹是技术问题——元首把应该干的细致的活,干的很粗糙。

中东欧的新霸主

  希特勒从捷克获取苏台德的事件被戈培尔管理的纳粹宣传机构高调的宣传,希特勒被当做一个外交天才来吹捧,但是在内心深处,希特勒却认为自己被张伯伦打败来,因为这件事留下一个并不好处理的尾巴——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仍然存在,在大德意志版图上留下一个缺口——“一个捷克的突出部仍破坏德国的东部边界线,在战略上还需要拉直从西里西亚的南端到厄斯特马克的东北端之间的那一条线”。

  按照元首原来的想法,他应该骗取捷克人退出堡垒一线,然后以一场闪电般的四日行动,在英法来不及反映之前就占领整个捷克。但是张伯伦非常冷静而细致的处理了所有的问题,让希特勒找不到任何借口。按照当时最重要的见证人德国翻译官施密特博士的记叙,在《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的第二天,希特勒脸色苍白,神情阴郁。在回柏林的途中,党卫队的随从们也证明了希特勒情绪低落,并不断说,“那个家伙破坏了我占领布拉格(捷克首都)的计划。”

  尽管希特勒情绪低落,但是不久之后,就让德国正式行使中东欧的主宰者的权力。11月1日,一场国际会议在他的家乡维也纳召开,与会的包括捷克、波兰、匈牙利,希特勒以仲裁者的身份来解决各方的领土纷争。捷克斯洛伐克的切申被判给了波兰,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卢塞尼亚两省的南部匈牙利人聚居区交给匈牙利的霍尔蒂政权。匈牙利人感恩戴德,波兰人则一副贪心不足的样子——实际上,他们占领的地区比希特勒判给他们的还要多。而捷克人只能认命,服从这位新霸主的要求。

  波兰人和匈牙利人无情的驱逐了占领土地上所有捷克和斯洛伐克居民,大批难民涌来让捷克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苏台德的割占让捷克的工业体系惨遭解体,制造企业和原料企业,装配线和零部件厂被分割在国境线两侧,希特勒随时可以通过提高关税让捷克工业破产。捷克只好向德国请求把他们的经济体融入德国的经济,才能苟延残喘。至此一个独立的捷克国家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在经济上,他们依赖德国;外交上,俯首帖耳;军事上,德军48小时就能占领他们全境。捷克人也很识趣的选出了一个将近七十岁的老人埃米尔·哈查,出任总统,他在政坛上一直是对德亲善友好的代表人物,现在他的主要工作是向希特勒摇尾乞怜,并把国家逐步法西斯化或者纳粹化,以适应德国元首的胃口。

  不过接着厄运仍然不肯放过捷克人,希特勒接受了他的副手兼继承人、帝国空军总司令戈林的建议,把捷克斯洛伐克分割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更容易控制。而且斯洛伐克一旦独立,那么德国空军就不需要遵照《慕尼黑协议》不得进入捷克斯洛伐克的条款,自由进出斯洛伐克的机场,后者的地理位置对于德国空军用来钳制东欧和巴尔干地区来说,都非常有利。

  于是德国人开始竭尽全力的支持斯洛伐克人的独立运动,外喀尔巴阡的卢塞尼亚人也有样学样的在闹独立(卢塞尼亚人是东斯拉夫的一支,和乌克兰人是近亲),为了最后挽救国家,总统哈查只好同意把捷克斯洛伐克改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由波西米亚-摩拉维亚、斯洛伐克和喀尔巴阡-乌克兰这三个自治邦组成。

  在一面忙着在南面进一步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希特勒则主要精力转向东方,他要收回但泽走廊和梅梅尔,实现日耳曼民族做了近二百年的梦想——让所有的德意志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境线内。一旦这个梦想实现,那么他就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比铁血宰相俾斯麦还要伟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