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缺鱼吃还有一个原因是大量的沟渠河堰被毁被污染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84866”推荐,来自《全球70%!中国鱼虾是如何统治世界的?》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484866添加】

  • oldoffice
  • 这种文章真的只需要一千字以内就可以讲清楚,多余的文字都用于胡扯。我小时候在湖南衡阳长大(70年代),城市的郊区,到处都是鱼塘,里面每年都生产大量的🐟,根本就不缺🐟吃。中国北方确实很多地方吃不到🐟,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交通落后,食物的低温冷藏技术还不过关。讲个笑话,我一海南岛的朋友90年代初去东北念大学,老师要他讲海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于是他发表了震惊大伙的一番爆论:小时候我家里很穷,顿顿吃香蕉,芭蕉,椰子,石斑,龙虾,带鱼,鲍鱼,扇贝,很难吃到大米,猪肉。那些东西连猪都不愿意吃。现在好了,我家顿顿有大米饭,猪肉吃。

北方缺鱼吃还有一个原因是大量的沟渠河堰被毁被污染!

我小时候60年代末,物质那么贫瘠的年代里,乡村并没有普遍的营养匮乏,我敢这么说,证据是那些年征兵的兵源几乎大部分都是农村兵,也有选上飞行员的。

河渠里、河道里大量的小鱼小虾,鲫瓜子、肉狗儿、苦大胆儿、石榴、布鱼、黄瓜鱼、鲇鱼、黑鱼、嘎鱼,除了冬季,一年里的其他时候,集市上或者走村串乡有卖的,也有孩子们自己抓的。

没有普遍的营养不良,这些鱼虾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改开以后,遍地都是乡镇企业,河道污染了。小沟小渠没人管,都填平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