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仲英之死

500

鲜为人知的马仲英之死!

杜雪巍

 

引言

笔者曾在《新疆乱局的搅局者:马仲英》一文中,引用张我华先生所著《张我家族》中其父亲的资料说:其父张洪仁曾任马仲英的副官,后被马仲英带去了中亚塔什干。马仲英奉斯大林的旨意,只能携带随从四人前往莫斯科面见斯大林,而将随其带去的百余人滞留在了塔什干。后来盛世骐自莫斯科返回新疆迪化时,又将滞留在塔什干的张洪仁等百余人又带回了新疆迪化。其父随后又进入新疆军官学校学习炮兵知识,但近来阅读郭岐将军的《黄沙碧血战新疆》时,却发现了一些有关马仲英前往苏联,以及马仲英之死的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新说法。

500

一.《张我家族》一书的记载

张我华追溯父亲的经历时说,马仲英带领百余人抵达塔什干时,莫斯科传来命令,即马仲英随身只能带领四名人员,即贴身护卫、翻译等五人前往莫斯科,而将其他随行人员安排去了塔什干的炮兵学校去学习。在那些留在塔什干炮兵学校里学习的就包括张洪仁在内。而那些滞留在塔什干学习的百余人,在盛世骐从莫斯科返回新疆途经塔什干时,竟又都带回到了新疆迪化。回到迪化后,盛世才委任盛家老四盛世骐出任了新疆机械化旅的旅长。

至于马仲英到达莫斯科后,“苏联派官员接待,安置于莫斯科郊外之别墅内,引导其参观工厂学校。其部分随员分别安排派往陆、空军军校学习。”(马彦良文《马仲英入新与去苏联前后》,见于《马仲英在新疆》一书,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版)马仲英到达莫斯科前几天,参观了当地的工厂、学校。此后,苏联派梅斯诺夫任马仲英的顾问,另派出4个苏联教官给马仲英讲授政治、军事、文化、外语等课程,当时苏联人都称马仲英为“哥尼拉”(将军)。

至于马仲英的最后结局,没有人能够提供准确的史料。据说:1.在苏联学习飞行驾驶时,失事而死;2.参加西班牙战争阵亡;3.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献身。马彦良在1938年10月到延安会见毛泽东主席,毛泽东告诉他说:“马仲英现在仍在苏联,你们以后可以见面。”

500

二.苏联喀什领事奉命约见马仲英

《黄沙碧血战新疆》一书的书后,附录中收录有李郁塘先生所著的《马仲英魂断莫斯科》一文。其文中记载,马仲英部进攻新疆省府迪化失败以后,便向南疆逃窜。马仲英部的马世明分部占据了焉耆,马占仓部占据了阿克苏。当时盘踞喀什地区以疏附作为“国都”的“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亦刚刚成立半年有余。“东土”(现也将此多以“东突”命名,此文仍采用书中的用法,下同)的背后系英国人在支持。其核心是以维吾尔人为主体,排斥满、汉、回民。马仲英派人与“东土”联系,欲取代曾是自己下属的和加尼亚孜,出任“伪总统”,称霸南疆。

掌控”“东土”实权的“内阁总理”沙比提大毛拉哪里做得了英国人的主,只得请示英国驻喀什领事馆。英国驻喀什领事馆经过商议认为,马仲英乃甘肃籍贯,且是回民,与“东土”的宗旨不符,不宜取代和加尼亚孜为总统。但对于马仲英来说却认为,你“东土”是给脸不要脸,我能够屈就出任你们的总统是你们的造化。双方闹翻之后,马仲英便命屯驻伽师、阿图什及喀什疏勒汉城的马占仓部出兵进剿疏附城。当时“东土”军事武装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加尼亚孜率领的千余人武装,另一支就是伊敏大毛拉接收的英国人支持的武装,由其弟夏满苏尔伯克率领的千余人,也都是从和田、墨玉拉夫来的一些农民。闻听马仲英部向疏附杀来,“东土”乱作一团,作鸟兽散。尤其是和加尼亚孜在马仲英提出取代其“伪总统”的职位时,就坐卧不安,伺机潜逃。

和加尼亚孜想往南逃往印度,但要跨越险峻的帕米尔高原,路途艰难。他只得往北,跨越国境到了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境内。后来,和加尼亚孜被斯大林派人予以囚禁,后送回新疆交给了盛世才处理。和加尼亚孜也一度曾出任了新疆政府副主席,后被盛世才处死。

自十七世纪后期以来,喀什就一直是英、俄等势力觊觎、争夺的焦点。原本斯大林扶持,支持盛世才打败了马仲英以后,南疆喀什地区的局势便是苏联斯大林密切关注的中枢。英国人在喀什扶持起“东土”之后,令斯大林异常恼火。尤其是在马仲英快速剿灭了“东土”,更令斯大林对马仲英是器重有加,便令苏联驻喀什领事馆康斯坦丁诺夫极力拉拢马仲英。剿灭“东土”占据喀什之后,作为当地最高军事长官的马仲英自然要拜会当地各方势力的头面人物。而当地各方势力,也希望借助马仲英这层关系。如此一来二去,苏联驻喀什领事康斯坦丁诺夫便与马仲英是逐渐熟悉了起来。

当时在新疆,斯大林扶持起盛世才之后,也想到给自己留一个后手在以后盛世才不听招呼,心生异志,可以随时替换盛世才。而这个角色便是马仲英。康斯坦丁诺夫与马仲英推杯换盏之际,他向马仲英灌输说,要想在新疆掌握政权,没有斯大林元帅的点头那是不行的。此后他便劝马仲英尽快能够到莫斯科去,面见斯大林。

500

马仲英像

三.马仲英与盛世才的最后约定

要让马仲英一下离开自己的部队,也非易事。但是马仲英心里也明白,在新疆要想掌握军政大权,背后没有苏联人支持是万万不行的。当时马仲英的势力遍布南疆几个地州,正是在斯大林的积极斡旋下,马仲英与盛世才积极达成停战协议。马仲英欲赴莫斯科之行,他得将部属做一个妥善安排。马仲英向其政敌盛世才提出三个条件:一.所俘虏的“东土”伪总理沙比提大毛拉交给盛世才去处理;其二.骑兵三十六师师长一职由马虎山继任;其三.三十六师现驻地焉耆、阿克苏、喀什、和阗为驻防地。

盛世才对马仲英提出的三个条件,前两条没有异议,但对第三条提出异议。盛世才的意思是:喀什是南疆是首善之区,必须由省方安官设吏,直接管理。盛仅同意和阗一个行政区来作为骑兵三十六师的驻防地。此外盛世才又增加了一条,即骑兵三十六师原设于焉耆、阿克苏及喀什的军需兵站,亦应随马军队移防和阗地区,以便减少摩擦,免生事端,共同维护好新疆的治安。一来盛世才是着眼于新疆今后的整个的治安,也合情合理;二来由苏联人从中斡旋,调停;三来马仲英赴莫斯科心切,对所部的善后事宜也就作了这些安排。

对于马仲英的莫斯科之行,为了安全起见,他向康斯坦丁诺夫和盛世才提出三点要求,即:1.由喀什途经取道帕米尔山路,不再绕行迪化。1.由喀什经乌什县境时,他要带一连骑兵护送,以备沿途安全;待护送到我国边卡伊尔克斯地方时,该连便自行返回喀什,再随大部队开往和阗。3.其赴莫斯科要随身携参谋、副官及勤务兵各一人,以便赞助其在俄都莫斯科时的公私生活。(也有记载说是马仲英随行系五人,另有翻译一名)。对于这三点,康斯坦丁诺夫和盛世才是满口答应。

而在这时,闻听马仲英要赴莫斯科之行,大英帝国驻喀什的领事是懊悔不已。三天后,骑兵三十六师在开拔的准备工作就绪后,便一营为建制,一批批向和阗开拔。然而康斯坦丁诺夫为防止夜长梦多,便趁热打铁告知马仲英说,他已经电话请示了红军司令员从迪化派来了一架五座侦察机,另让马仲英准备了多封慰问部下的函件,以便沿途空投给属下各部队。马仲英可以从空中巡视三十六师的开拔情况。

第三天,马仲英带着副官、勤务兵等人坐上了苏联红军的侦察机,一路沿途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向和阗地区开拔的三十六师的情况。马仲英还可以不时地空投下马仲英的慰问其官兵的函件。

巡视完毕,这架侦察机并没有返回喀什,而是向北飞行,降落到了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一个小机场。直到这时,康斯坦丁诺夫才向马仲英抱歉地说,喀什机场雾很大,难以降落,为了保证您的安全,我们只能在这里降落了。直到这时,马仲英也无可奈何,好在自己的随行人员还都在身边,也只能听从苏联人的安排了。

    

500

马仲英

四.马仲英面见斯大林之后

在哈萨克斯坦,康斯坦丁诺夫另外联系了一架远程专机,次日飞往莫斯科。

当斯大林见到马仲英时大吃了一惊。在斯大林眼里,马仲英俨然还是一个大男孩儿。然而就是这个大男孩儿,竟然已驰骋疆场六、七年,成了一名骑兵司令员。他的可塑性太强了,只要自己悉心培养,一定可以成为自己的有用之才。以后新疆发生问题,可以让这个年轻人来替换盛世才。即使不替换盛世才,苏联以后通过新疆进入甘肃,占领大西北,马仲英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马前卒和开路先锋。于是,斯大林安排贝利亚将马仲英安排到红军大学去学习。

斯大林安排马仲英进入红军大学学习,就是要改造马仲英的思想,将其培养成为一个只信奉苏联那一套的红色理论。当翻译将斯大林的想法及安排告诉马仲英以后,马仲英停顿了一下,也点头表示同意了。在马仲英的脑海里,他也自认为自己的学历太低,好好磨砺几年也好;况且自己现在在人家的屋檐下,怎么能不低头呢!新疆那个盛世才怎么说,也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见多识广,自己不能输给他。如此,马仲英便点头同意了。

对于马仲英的学习动向,斯大林时常询问贝利亚。而贝利亚也时时观察着马仲英的一举一动。红军大学的学制是四年,在第一学年结束后,贝利亚给马仲英下的考核评语是:军事学业大有进步,宗教信仰顽固如初。在“年余期间,每天晨昏午晚,都向南方朝拜五次,无或间断,仍是个虔诚的回教徒。”(《黄沙碧血战新疆》第241页)。

贝利亚自然将对马仲英的考核评语汇报给了斯大林。而斯大林本人便是一个顽固的反宗教的魔鬼头子,但他对回教徒的信仰也有所闻。人常说:一个回回不算回,二个回回半个回,三个回回才成回。于是斯达林指示贝利亚,现在马仲英身边有三四个回回,必须设法减少,直至只剩下马仲英一个人,其思想、言行才能够转变、进步。但减少马仲英身边的随员不能硬来,以免引起马仲英的反感。

获得斯大林的指示以后,贝利亚在与马仲英交谈时,趁马仲英流露出怀念部队的言语时,趁机接话说:可以派一个人回新疆探视,慰问一番,来回可以搭乘飞机,也很方便。如此这般,待马仲英第一学年结束时,派回了马仲英的参谋;第二年又派回了他的副官;第三年又派回了他的勤务人员。总之,最后仅剩下了马仲英一个人。也正是因为这样,马仲英受训于苏联红军大学的消息,国内其部下是尽人皆知。

到了1938年夏天,即民国二十七年夏天,马仲英在红军大学已到了毕业的年限,斯大林指示贝利亚,只要马仲英做到如下三件事:一参加国际共产组织,成为共产党员;二是脱离回教信仰,当一个伪回教徒;三是回新疆当“伊斯兰国王”,不能当新疆督办。

当贝利亚将斯大林的三条意见婉转的告知马仲英后,马仲英也一口便回绝了斯大林。马仲英说:“碍难接受!”他只当新疆督办,不当新疆“伊斯兰国王”,因为我是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华民国的子孙,不能作国家的叛徒与民族罪人!

斯大林一看马仲英在红军大学四年学习毫无进步,思想依然非常顽固,劣行仍然没有改变,他是大失所望,认为马仲英不是主政新疆的合适人选,不能让他再回到新疆去。

500

五.马仲英魂断莫斯科

斯大林考核完马仲英后,非常失望亦让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通知盛世才前来莫斯科考察一番,因为盛世才本来就是一个投机分子,能言善辩。斯大林在接见盛世才时,也提了三个问题:即加入苏共事宜;在新疆推行社会主义事等。因盛世才是汉族人,不存在马仲英信仰的回教问题。也就是在这一次盛世才见到斯大林以后, 盛世才正式加入了“联共”。

而对于马仲英,斯大林是彻底放弃了。对斯大林来说,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那么任何人也不要用。随后他指示贝利亚秘密处死了马仲英,至于贝利亚在何地、何时,采取怎样的手段处死了马仲英,马仲英的尸骨埋在哪里依然还是一个谜。这个秘密只有贝利亚一个人知道,但后来贝利亚在与马林科夫争夺斯大林的继承权时,被时任苏联国防部长的马林科夫利用军权予以捕杀。贝利亚落败后被处死,贝利亚的离开也带走了秘密杀害马仲英的诸多秘密。

如此这般,那个《张我家族》书中披露的其父亲张洪仁是怎样去的塔什干则又为了另一个未解的谜团。

作者:杜雪巍,历史文化学者、作家。责编过图书、画册百余本。主编过《中国图片·丝路观察》杂志及《这次远行有点远:杨镰纪念文集》等多部。参与主编新疆政府参事室(文史馆)主办的《新疆文史》杂志逾八年。已出版:《中国西部大流亡》、《中国西部大迁徙》、《中国西部大转折》,《渥巴锡东归祖国记》(中华书局将出版)、《乌鲁木齐传》(新星出版社)、《谁主沉浮:新疆近代主政人物研究》(巡抚卷、布政使卷)(天津人民出版社)等。来源:西域的天空,在此特别感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