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学生问:解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一段话

有位同学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一段话(附图)问我:

“ “无产阶级宣告……”到“只不过表明私有者就是国王”这段话应该咋理解呀?

读不明白:

1.自己本身存在的秘密是什么?

2.私有财产和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又有啥关联?”

答复如下:

1.“无产阶级自己本身存在的秘密”以及后面所说的“无产阶级的原则“,都是指“没有私有财产”。

2.“世界制度的解体”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世界性的经济政治制度的解体。

现在解读一下这一整段:

“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的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这样一来,无产者对正在生成的世界所享有的权利就同德国国王对已经生成的世界所享有的权利一样了。德国国王把人民称为自己的人民,正像他把马叫作自己的马一样。国王宣布人民是他的私有财产,只不过表明私有者就是国王。”

这段话要谈的核心问题是:

无产阶级为什么能担负起推翻旧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任务?

马克思的回答是:

因为无产阶级的出现本身就标志着旧世界的解体。

旧世界的制度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而无产阶级之所以存在的秘密,或者说无产阶级之所以作为无产阶级而存在,就在于它没有私有财产。

这样的无产阶级是怎么产生的呢?

大家都知道,无产阶级的前身是封建社会里的小农、小手工业者等小生产者。他们原来是有自己的一点生产资料(小块土地、手工工具等)即私有财产的小私有者。但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扩张,他们被剥夺了生产资料,成为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

而且如前文所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行列,无产阶级的规模不断扩大。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制度,也可以说是私有制发展到了最高阶段。

可是另一方面,这个私有制社会产生出来的劳动者,却不再是小私有者,而是越来越多的“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这是它和之前的封建社会的一个重大区别——这就意味着私有制社会发展到了面临解体的阶段:

正如后来《共产党宣言》指出的:

“……在你们(资产阶级——笔者注)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被消灭了;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九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

一个私有制社会竟然完全消灭了十分之九的成员的私有财产——这不是私有制在自我否定吗?这不是它自己在宣布“在我这里,少部分人的私有财产和绝大部分人的私有财产之间是绝不相容的,所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私有”已经变成“无有”,换言之,对他们来说,私有制已经不再有那种“个人占有财产”的意义,因而也可以说被消灭了”吗?

一种所有制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被消灭、被否定了,那么它及其基础上的社会制度难道不是正在解体吗?

那么,既然绝大多数人已经完全没有私有财产了,他们有什么理由还要受私有制的束缚呢?有什么理由还要留恋这种于他们而言已经名存实亡的私有制呢?

所以:

1.无产阶级的出现和壮大,本身就宣告了私有制正在解体——无产阶级的“秘密”,就在于它身上体现了私有制愈演愈烈的内在矛盾和越来越明显的不可持续性:私有制不是像这个词表面所指的“大家都各自私有一份财产,彼此相安无事”,而是意味着少数人的“私有“与大多数人的“私有”是绝不相容的,而且它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少数人把大多数人剥夺到不再有什么“私有”的地步——那么请问,它还能往哪儿发展呢?

2.所以无产阶级要做的,不过是顺应私有制解体的历史大势,将这一进程进行到底罢了,这就是下面这句:

“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

“没有私有财产”这一原则,原是资本主义社会未经无产者同意就强加给无产阶级的一个否定的结果,因为无产阶级的财产是被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剥夺掉的。那么现在,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要求消灭私有制,不过是把资本主义社会强加于自己的这个原则反过来施之于这个资本主义社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后来的《资本论》所说,“剥夺剥夺者”,有什么不对呢?有什么好大惊小怪呢?

而无产者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一个自己的世界。而当无产阶级说这个正在生成的新世界是“自己的世界”时,他们的意思不仅是说自己属于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说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正如德国国王把德国人民称为“自己的人民”,并不是说他自己也是德国人,因为他把马叫“自己的马”时显然不是说他自己是马,而是说他是马的所有者——德国国王说“自己的人民”,是说自己是人民的主人;无产阶级说“自己的世界”也是这样。

当然,严格来说,德国国王宣布人民是“自己的人民”,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并不是说国家或人民真的就只属于他一个人,而是代表所有的有产阶级宣布“我们私有者才是统治者、支配者,才是国王”。同样,当无产者宣布这个世界是“我的世界”的时候,当然是说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但这个时候,无产阶级所代表的也不仅是原来意义上的无产者,并不是说,原来的无产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成了新的剥削者和压迫者,而是代表整个挣脱了私有制而得到了解放的人类——这样代表全人类解放的无产者才能真正巩固无产者的领导地位,正如国王只有代表全体私有者来进行统治,才能巩固他自己的统治地位一样。

因此,无产阶级是哲学的物质武器,是哲学借以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的工具;而这又恰恰是因为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因为无产阶级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于这一哲学,对于实现全人类解放和人的最高本质,有着最迫切最明确也最坚决的需要,因为舍此他们没有办法解放自己,没有办法保证自己不重新落入被残酷剥夺得一无所有的悲惨境地。

所以这也预示了《共产党宣言》所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当然,在未来世界里,当私有制真正被彻底消灭而永无复辟希望时,无产阶级的统治也就成为多余的了,正如在资本主义真正巩固的国家,国王也就不存在或成为一个虚位一样。

以上是我自己对这段话的解读,仅供参考。

解读马列经典或其它理论著作,要抓住“问题——论点——逻辑线”。

马克思这段话的核心是论证无产阶级一定能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

而他的关键逻辑是:

无产阶级的产生,已经意味着旧制度(私有制及其制度体系)正在自我解体——换言之,如果旧制度不可战胜,不会被无产阶级推翻,就根本不会出现无产阶级,正如人如果可以不死,就根本不会出现掘墓人这个行业一样。

而无产阶级正是资本主义或一切私有制度自身所产生出来的掘墓人。

解读抓住这个核心,一切疑难迎刃而解。

所以,读书是好的,向老师提问是好的,但像这段话里那位同学所不解的“无产阶级存在的秘密”和“世界制度的解体”之所指,其实紧接下来的一句就有解释,即“否定私有财产”。

那么,这位同学为什么瞪着眼睛找不到这个就在眼前的答案?

为什么我就能找到?

我们都在读这本书,但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

你是把书上的论述看作一个“问题——论点——逻辑线”构成的有机整体,还是看作一堆心血来潮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的莫名其妙甚至故意不让人懂的杂乱无章的东西?

如果是前者,你就会认为他这一段必有主题,必有论点,前面说的话后面必有论证,必有照应或发挥。

那么你必然能依照这个线索找到几种可能的答案进行比较和筛选——剩下的就只是一个早点还是晚点得到正确解读的时间问题了。

否则你就永远在瞎摸乱撞,不得其门而入。

所以,你应该牢记——每次读书包括听课(比如我教的那些马原、哲学之类)前向自己默念至少三遍:

问题——论点——逻辑线;

问题——论点——逻辑线;

问题——论点——逻辑线。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