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也愿意为善

【本文来自《专访黄绮:如何让反拐、打拐成为一场人民战争?》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简单说下亲身经历,印象非常深刻!

我依然坚信大部分人都是朴实善良的人民群众。

————

那年我上初二,下午坐公交去上学。

上车后一个二十多岁微胖的女人,拉着一个小男孩就站到我旁边。男孩几岁看不出来,但那时我1.79,他身高不到我的胯。

从这对母子上车开始,到我下车这段时间,男孩一直在哭,从呜咽到嚎啕大哭。

期间,我蹲下去问小男孩为什么哭,顺便给了一颗糖,想安慰一下他,但他没要,就是哭。

之所以会多此一举,去询问小男孩,是女人的穿着不像城里人,除了左手牵着男孩,身上一个背包都没有。男孩穿着却是典型的城市小孩,穿着一双白色的新旅游鞋,让我记忆犹新。

————

那天车外的风景格外明媚,阳光在梧桐树叶间穿梭,车厢里人很多,我蹲下去的时候,书包还蹭到旁边的人。

但除了发动机的轰鸣和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声,就只剩年少时我略显生涩的关心。

哭声在车厢里回荡,这是我这辈子坐过最远的几个站。

下车时,我回头透过车门的玻璃,看着小男孩用手袖擦眼泪和女人盯着我的眼睛,这一幕影响了我很多年,常有遗憾亦或是愧疚之感,常想他是否回到了父母身边,是否停止了哭泣。

————

直到如今,我依旧希望这只是我对这世间的误会一场,不管是误会了人世间的冷漠,还是误会了这对母子。

几年后,那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去扶?”风靡一时。

眼下想要如何让反拐、打拐成为一场人民战争?

————

去年出去办事,遇见一大爷突然倒地,老人就躺在烈日之下的水泥路面上,路过几人都远远避开,时不时回头看看,等我赶上去帮忙的第一反应是拿出手机,点开录频,才敢去扶。而那段视频到今天还在手机里存着。

500

回顾以往让人深思。

我觉得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也愿意为善。

但要说社会风气有没有影响我一个普通人,这必然是有的。起码我考虑了为善的代价,我考虑了为善要先免责!

如果为善要付出代价,讹人为恶不受惩戒,逻辑岂不是成了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遗骸?

如果代价是付出老百姓本就不算宽裕的小日子,谁还愿意管?

如果管出了问题,谁来负责,谁又来为普通民众洗刷冤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