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此举会带来哪些影响?

“公摊哪些面积,公摊多少面积都是一团迷雾,只能由开发商’信口开河’,而业主毫无申辩权力。”全国政协委员洪洋表示,在商品房销售中附加公摊面积是普遍现象,最可怕的是公摊面积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约束。建议取消公摊面积,可以将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实用面积之中,让老百姓明白付费,放心购房。

500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基本上把香港房地产的那些烂操作挨个学了一遍,公摊面积一个,期房预售一个,以售养租一个,捂地不开发一个。

基本上把不该学的学了个全,还沾沾自喜。

都说房地产是虚拟经济,但同样是虚拟经济,金融化程度像港式房地产那么高的也不多见,全世界的金融路径无非三条,美国模式是流动性进股市,日本欧洲模式是流动性进债市,前英国殖民地是流动性进房地产。

流动性进房地产这种模式,是大量存量资本无处可去,但资本保值增值的刚需又要得到满足,于是只能向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生活的刚需扩散,由此形成金融资本和人类争夺生存空间的恐怖局面。

说白了,这是极致内卷,极端过密化环境下,资本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才搞出来的模式,是正经八百的绝户营生。

现在房子卖不动了,政策层面又不允许房价跌,各地搞出的打折降价被约谈,那只能找法子变相降价咯。

前几天郑州的房地产19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在卖房子的目标市场里,工龄人口指望不上,手就伸到了老年人和学龄人口中间,为了稳住房地产简直是事尽其用。

现在提出取消公摊面积,无非是变相打折降价而已,目的还是为了卖房子,工龄人口撑不住了就往学龄人口卖,往老龄人口卖,溢价买不起就高价卖,高价卖不掉就打折卖,养老让买房子,就业让买房子,求学让买房子,打工让买房子,一切形势转买房子。

真是脑子里除了买房子啥都不剩了。

而且越这样喊,怕是越卖不出去,因为真正能够自觉主动去做的事情,是用不着你去呼吁的,大家做不了的事情,你喊再多也没有用。

说了那么多年要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到现在还是依赖,依赖了那么多年,哪儿是说断就能断的了的?长期依赖土地财政导致财政体系和银行形成捆绑,银行又依赖金融化的房地产,财政和房地产成了命运共同体,日积月累用进废退,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事实上不具备土地财政以外的财政能力。

而高昂的不动产成本又导致其它产业的资金空间被大幅压缩,发展困难,于是土地财政成了产业资金的抽水机,产业发展不起来,土地财政之外的财政能力进一步退化,久而久之双向奔赴,恶性循环,皆大欢喜。

取消公摊面积之类的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什么时候彻底摆脱港式房地产这种绝户营生再来谈别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