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卢克平建议部属高校按各省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如何看待这一建议?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提出建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应按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

  卢克平列举一组数字: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其中河南省125万人,占全国总数的11.6%左右。河南省本科一批上线13.97万人,占全省高考报名人数的11.18%,一本上线率在全国排名居于末位。

  “一本上线率与所在省区市一本招生计划密切相关,也反映出了各省区市的一本录取率。由于河南的上线率按照招生计划的120%左右划定,实际录取率更低。”卢克平说。

  他说,河南是人口大省、高考生源大省,由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河南省仅有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难以很好地承载起百万学子的“名校梦”。而省外“双一流”高校,尤其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河南投放招生计划较少,与优秀河南考生上好大学的迫切需求存在较大矛盾。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卢克平提出建议,应充分考虑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在全国占比情况,统筹教育部直属高校招生指标分配,适当减少高校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更好发挥“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河南等生源大省的倾斜力度。

  卢克平说,“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计划”包含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其中国家专项计划深受考生青睐,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和脱贫地区高考录取率的重要方式。他建议加大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国家专项计划的倾斜力度,稳存量,拓增量,优结构,进一步提高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同时建立国家专项计划增量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现在,假如我说要把211院校在河南的招生名额削减1万,估计不止观网上的人骂我,河南考生说不定还得连夜顺着网线来砍我。

但如果我说“建议部属高校按各省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我就成了最有良心的人大代表,人人都在称赞我推进教育公平。

然而,这两句话说的其实是同一个事。

先说结论吧:如果这个提案真的得以实施,那么受益最大的是广东和甘肃,受损失最大的是北上天以及东三省。

简单理解,就是把后面六个省市多余的名额拿出来补贴给广东和甘肃。(广东+甘肃人口约为1.6亿人,北上天+东三省差不多也是1.6亿人)

至于其他的省份,就是来凑热闹的。

如果说你们真的是为了广东和甘肃考虑,我对这种无私的呼吁报以热烈的支持。但如果说你想的是“我是河南人,这个提案通过了我靠好大学会更容易”,那就真的别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了。

说回到问题上,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上都是211高校。因教育直属高校招录情况不便查找,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以下不妨将教育部直属高校用211高校来代替。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所有人务必了解一个常识——这是接下来所有问题的基础。

当前我国每年参加普通高考的人数大约是1000万,211录取人数约为50万,即全国的平均211率为5%左右。

如果你所在的地区不到5%,可以在这方案中沾点光,但如果超过了5%,那对不住,你是被平均的那个。

在高考这件事上,河南考生最愤愤不平的,无非是“985率”、“211率”或者“一本率”与本省的高考人数不匹配。

然而,假如真按照这位人大代表的建议去搞,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假设,我们现在就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现在的时间是2021年初,我们要开始根据河南的人口比例来调整录取名额了。

现在,开始计算。

2021年河南人口约为1亿人,全国人数为14亿,河南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7.2%;2003年河南的新生儿人数为117万,同年全国出生人数约为1500万,河南占全国的7.7%。

我们取其高值,按7.7%计算。那么,2021年全国211院校的录取人数约为50万人,按7.7%计算,这河南的211录取名额应为38500人。

而实际上,211院校在河南的录取总人数常年都维持在5万人左右,之前的2015年甚至达到过5.3万人。

这是河南教育考试院自己发布的数据:

昨天,历时40余天的河南高招集中录取工作全部结束。今年河南省本科录取率较去年略有提升,达到44.4%。其中,“211”“985”院校共在我省扩招3622人,实际录取53733人,录取率约8.13%。

我们之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全国平均的211率是5%,而河南达到了8.13%。

也就是说,如果河南真要按照人口比例分配招生指标,还得自己再砍掉1万多211录取名额才叫公平。

即便是按照某些人所用的2021年河南211总录取人数不到4万人的数据,那么对照70多万的实际高考人数,录取率也达到了全国平均的5%。

而现在,我们可以说一说问题出在哪里了。因为河南这个125万的考生人数就很扯——河南是极少数把春季高考人数也算高考总人数里的。

河南2003年的总出生人口也才117万,怎么变出来125万的考生人数的?

河南的真实高考人数到底是多少?其实看一下一分一段表就知道了。只要你参加了高考,哪怕是考了0分,也依然会出现在一分一段表里。河南2021年,文科一分一段最末是31万名,理科一分一段最末是46万名,即2021年河南参加高考的真实考生人数是77万人。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下福建。福建2021年公布的高考考人数是20.1万,一分一段数据是:物理11.7万,历史7.7万,合计19.4万,与20.1万的总人数几乎相当。

有些人说,河南考生多是因为复读人数多——然而,即便是复读,参加高考也是跟应届考生一起算分的。这就是说,即便是加上了复读人数,河南的夏季考生人数也就是不到80万。按这个比例来算,河南考生的比例占全国夏季高考考生的比例也就是7.7%左右,跟我们之前计算的人数并无二致。

这么一算,河南还是该匀出1万多的211名额贡献给其他省份。

你看,玩砸了吧?

实际上,河南这种计算鸡贼的方法在于,211高校本科招生都是秋招,只针对“普通高考”,也就是大多数人认知中的于6月举行的“夏季高考”进行的。而春季高考主要针对的是职业院校和其他院校,跟本科招生毫无关系,更不用说211院校了。换言之,把春季高考考生算进来,唯一的作用就是增加分母、拉低数值。

而河南120多万考生中,参加夏季高考的人数只有60%左右。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录取人数下,将与211毫无关系的春季考生人数加进来,可以将河南的“211录取率”降低40%左右。

这个“211率”用来卖惨,当然是最合适不过了。

其实,我也知道其实绝大多数人在谈教育公平的时候,所指向的是北上天等特殊地区有着远超全国的985、211录取率,希望能将他们的名额拿出来均分给全国其他省市。

客观来说,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这也一如之前我反复说的,不要将发展与分配混为一谈。北上天等地区的高考录取率的确远高于全国平均,可指望将他们的名额拿出来,均分给其他地区真能有多大用吗?

打个比方,香港的人均GDP是中国大陆的5倍,但你把香港的GDP也算进中国的GDP里,其实中国的人均GDP也就能上涨个200美元,只占当下中国人均GDP的1/60。

北上天也是同理,他们三个地方的总人口也就占全国的4%多一点。即便他们的双一流录取率是全国平均值的2~3倍,你把他们的名额拿掉均分给其他省份,就跟把香港GDP算进中国GDP差不多。甚至于,会出现如一开始所计算的,一直唠叨着自己录取率低的河南,反而要“倒找”出1万多人的情况。

拿北京来说,每年的211录取人数大约是五六千人,所谓的“211录取率”也就是12%、13%左右。你把北京的211录取率也降到5%,拿出三四千的名额分给全国,那么差不多也就是每1万考生可以多分三四个,把全国的211录取率能提升个万分之四。把北上天的全拿出来,差不多能提升个1‰——也就是说如果你们本身的“211录取率”是5%的话,这么一玩或许能提升到5.1%。

如果搞不好,就是河南这种,还得“倒贴”1万多名额给别人。

不过,在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我也不认为北上天等地区较高的双一流录取率是公平的,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除了北上天、黑龙江、青海等地区之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211高校录取人数与其人口比例都是大致相当的。有的地区会高一些(比如河南),有的地区会低一些(比如江苏),如果严格按照人口比例来确定录取名额,那么有些省份可能会损失一些名额,有些则会增加一些名额,但绝不存在按比例调整后,河南、山东这些地方211录取人数暴涨几倍的情况。

如果从并不算精确地所谓的“211录取率”之类的数据看,实际上除了广东、甘肃以及边疆地区之外,全国大多数地区的211录取率都在4%~6%之间。从绝对数字上看,这些省份的总人口占据了我国的70%以上,结合各省的出生人数、中考录取率等数据,可以说他们的录取率基本上就是全国平均的录取率。而且,在一开始我们也算过了,全国的平均211率就是5%左右,这些人口大省的录取率基本都是在这个区里。

假如一定要搞按人口比例计算的平均主义,那么这种平均,差不多也就是相当于把北上天和东三省的录取名额拿出来补贴给广东和甘肃,其他省份就别凑这个热闹了。

最后,为了防止有人抬杠,我也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吧:

第一,对于中东部地区的人口大省来说,按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的建议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招生名额分配格局,更无法让本身的双一流录取率有大幅增长;

第二,按照高考考生人数来分配名额的建议,最终会导致各省会更倾向于大建高中,以提升本省的高考考生占比,但这除了增加分母之外,其实并没有多大价值;

第三,北上天地区畸高的录取比例所导致的不公平要关注,但平均主义并不是解决主要问题的根本手段。并且,因为北上天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高,搞了这种平均主义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没有多大价值。(PS:清北等名校的录取名额分配是例外,这个是可以讨论的)

第四,作为一个人文学科出身的人,我并非没有良心也并非不关注公平,但我平生最厌烦的,一是只谈“良心”和“公平”却不会算数的人,二是拿着“良心”和“公平”做人设,通过迎合情绪来恰流量饭的人。

说到底,公平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但要实现它却并不仅仅只通过“想”就可以。那些在这个问题下面说着自己苦于上好大学难久矣的河南考生,如果知道这么搞了之后,会让自己的上好大学的几率变低,还会在这里继续支持卢书记吗?

说要给河南的211名额减1万,和根据考生比例来分配名额,其实明明是一回事。但放到网上,前者会被骂,后者却会被夸。

而在现实中,以这样的方式来让自己的提案在公众中获得知识,其实本来也是有些人惯用的手段。只是绝大多数人,更习惯于听情绪,而懒得去算数。

—————————————————————————————————————

统一回答评论中的几个问题

1 所谓的“211率”有两种计算方式。第一种,因为所有的985高校都是211高校,所以211招生人数是要把985招生人数计算在内的,这个数字河南差不多就是5万多人;第二种,只统计非985的211高校,这个数字河南差不多是三四万人左右。

所以,一个人说河南的211录取人数是3.5万和5万人都是对的,但合理的计算方式应当是把985高校算进来——因为全国大多数地方的211录取率都是这么算的。

2 各省的高考规则各不相同,但只有面向夏季考生的秋招才有资格录取本科生,而夏季高考的数据一般都会被做成一分一段表,这个才是各省高考人数的真实体现。因此,想了解一个省的真实211录取率(即211录取人数/高考总人数),请直接找该省只面向夏季普通高考的一分一段表来统计人数,而不要看官方将各个高考数据汇总起来的所谓的“高考总人数”。

3 全国主要人口大省的211录取率基本处于全国平均区间内,即便未来搞全国平均,这些省份的比例也不会有大的变化,而变化最大的只有广东。

4 痛恨北上天等地区的211录取率高,跟把他们的名额剥夺了分配给其他人是两回事。北上天所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太低,即便你把北上天的211录取率降为0,对提升全国其他地区的录取比例也有限。

5 全国211录取约50万人,高考考生1000万人,整体录取率约5%,牢记这一数字,可以抗住很多忽悠。

6 某些人的逻辑是很有意思的。

因为郑州大学是河南本地院校,所以多招河南人是应该的。

因为教育部直属院校是中央财政拨款,所以要平均。

如果最后平均后的部属院校招生名额+本地211的招生名额,远超了全国平均水平,那就是我应得的。

公平?老子能占便宜最多就是公平。

7 如果非要按照部属院校财政拨款来自于中央财政,所以理应全国人民按比例均分,这就又有可以掰扯的地方——因为中央财政并不是全国人平均贡献的。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力度越高,而有些省份对中央财政的贡献甚至是负的。

500

对于那些对中央财力贡献为负的省份,就干脆停了他们的部属院校招生计划好不好?

人家广东常年占着对中央财政全国第一的贡献比例,211录取率却是全国倒第一,真要是按中央财政拨款分配名额,那广东能乐翻了。

8 如果默许本地211招生多是应该的,那未来几年全国估计大量的部属院校都得转为省部共建,反正给本省人民谋福利这事谁不会啊。

9 教育公平是必要的,但如果以无法实现或者损害现有一部分群体利益的方式来实现所谓的公平,更可能的是造成社会对立和撕裂。

当然,站在全国的范围内来看,在全国平均211录取率只有5%的背景下,真正的问题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20个考生里只有一个能上211院校。

实际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提升教育公平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可否允许部属高校异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建设新校区?可否允许地方以投资基金的方式参与高校的专业建设?可否改变一些本地高校的隶属关系?……这些方案哪一个要实行起来,都比单纯搞平均主义要难得多、实现时间要长得多,但是这个比搞平均主义,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后,对于那些坚决支持这个提案的人,河南人最后会不会骂你们我不关心,但我的确要替广东人感谢你们。

无论是按财政比例还是按人口比例、考生比例来均分部属高校录取名额,广东人都坚决支持!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