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学校自身的发展问题归咎于研究生生源素质上,忽略了自身发展根本性的制约因素
【本文由“guan_16205635691836”推荐,来自《全国政协委员徐景坤:建议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改为申请审核制》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大抵读过研究生的人都会明白这个建议的深层逻辑。
这个建议最大的受惠者是中下层高校管理层。通过这种所谓的全面推举制,直接掐断了“次等生”进入研究生队伍的通道。
那么何谓“次等生”。这里所谓的“次等生”即本科学校级别较低的学生(潜意识里一本高于二三本,二本高于三本)。提到学校级别就不得不提本科生的流动。
本科生的流动,一般是向上流动的过程。比如三本院校考入二本院校及以上层次,二本考入一本及以上层次。而目前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来源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推荐面试(即推免,意在将高校平时成绩优秀的同学通过不考试的方式保送到其他更好高校或本校);一种形式是向下或平级调剂(比如一志愿报考985或211高校,但差分或复试失利的而选择调剂);最后一种是更低层次的学生向上考取或本校学生留在本校。
所以此处,便触发到了普通高校管理层的原始痛点,即收不到质量优秀的研究生生源(向下调剂的同学大多都是原本二本或三本一志愿报考985或211失利;选择报考普通院校研究生或留本校的同学大多求稳,只求拿个毕业证,本科学习能力一般或末流,自然科研能力较弱)。
此建议的原始伦理或基于此,即掐断更低层次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权利,将选择研究生的权利完全掌控在高校管理层和导师手中。
而实际上,该建议是目前高校优秀学生推免就读研究生的全面放大。一般优秀学生推免去向大多是985或双一流高校。放在江西科技大学的实际地位上,即产生一个实际矛盾;学校的研究生来源几乎不可能有优秀毕业生推免入读,更多的是一志愿失败向下调剂或更低层次报考该校的学生。前面提到过,即便是一志愿失败向下调剂的生源,这部分同学绝大多数也是低层次的同学报考高层次学校失利(例如三本同学报考了985院校,复试被刷只能调剂到二本或一般的一本院校),原本高层次的同学向下调剂的可能性极小(985、211调剂到普通高校)。
就个人的经历来说,绝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平时考试监管甚至于考试制度存在问题。很多学校存在作弊现象、考试科目文科化(即简单的背诵原题,但大多数男生文科性的考试考不过女生),造成的结果是个人能力的评价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相当多的男生在大学期间并不把学习太放在心上,成绩平平。但通过认真的学习备考,最后大多能进入较好的高校)。
如果全面实行推举制,最后的结果可能有如下几个。第一,大学生思维固化,刚进入大学即要准备另一场为期四年的“高考”。第二,作弊之风盛行,各种乌烟瘴气迷漫。第三,研究生队伍全面女性化(男生在缺乏逻辑思考的平常考试中即已经被筛选掉)。
此建议完全是将学校自身的发展问题归咎于研究生生源素质上,(越是科研能力排前的高校,对研究生本科院校层次的注意力越小,而中等层次高校往往对研究生本科院校存在歧视,更低层次高校更是抱怨生源质量问题。)妄图通过招生渠道的改变实现学校科研能力的提高,忽略自身发展根本性的制约因素。
此建议,小层面上在人才向上流动通道设置障碍,增加可操作性及不公平环境,也如评论中所说,潜在的增加腐败因素;大层面上与国家侧重扩大专业技能型研究生队伍目标相违背。总而言之,不太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