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超临界机翼技术,应用在400吨级运输机上的历史使命,就应该由中国人来完成

【本文来自《张仲麟:安225若被毁,中国有必要再造一架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张仲麟
  • 最终确认了,安225没了

600吨级的安225没了,世界最大运输机就是400吨级了,中国可以把梦幻的灵魂拿过来打造自己400吨级运输机。我的建议是研制6发的400吨级运输机。D-18T,23.4吨×4台=93.6吨。WS20,16吨×6台=96吨。6发动力更强劲。本身中国对400吨级运输机的总需求就不会太多,50-100架左右,无论是引进D-18T还是自研一个性能类似的新型号,都不一定能越过盈亏平衡点。再说乌克兰现在这个鬼样子,D-18T的技术如果不赶紧挽救,很快就失传了,不如搞6发和运20共用发动机。

安124搞特种运输的商业用途没有多少,因为货舱高度只有4.4米,C5和C17都达到4.1米,运20是4米,差距并不大,优势是宽度6.4米,C5是5.8米,C17是5.5米,A400M是4米。运20估计应该有4.4米(至少得把直10装进去)。尺寸限制太苛刻,所以400吨级运输机主要优势不在于运大件,还是载重大航程远。商业需求有,但不会太多。真正的非标准大件,航天飞机,都是直接背着飞的。

运20由于采用超临界机翼,最大载重55吨,比伊尔76多出5吨,也就是增加了10%。安124最大载重150吨,如果也采用超临界机翼,那么最大载重推测可以达到165吨。这也很了不起了。俄罗斯没钱复产安124,美国继续用C5,所以把超临界机翼技术应用在400吨级运输机上的历史使命就应该由中国人来完成。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