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曝光日本机密,代理马占山,这位女律师有太多的传奇......

作者|  回望过去的

来源|   法律先生

500

日本第二次东方会议

法律先生曰:

历史滚滚而过,多少人淹没在其中。

但有一些人,我们应该去记录,也应该去记得。

因为,透过他们,能看到一个民族的坚韧不拔,

也可以看到一份职业在其中能够发挥怎样的影响。

过去的手搭在我们的肩上,

就像我们的手搭在后人的肩上。

叙说过去的故事,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向前。

本文约2730字,阅读需7分钟。

1927年,日本召开第二次东方会议。

首相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秘密上报了一份侵华计划——《田中奏折》。

但这份惊天秘闻,最后被捅出来,却是靠一位21岁的女孩,她也是后来北平的第一位女律师。

她叫纪清漪,纪晓岚的六世孙。

01

“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500

《田中奏折》印刷版,

1925年,19岁的纪清漪考入北大政治系。后来,她同时担任《新东北》的编辑。

也正是这份工作,让她有机会看到那份日本的最高机密——《田中奏折》。

当年,张学良从英美方得知,田中义一向天皇上报了一份,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文件,便让日籍爱国华人蔡堪智,想办法获取具体内容。

蔡堪智利用日本政党矛盾,买通官员,扮作装册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潜入皇家图书馆,抄下了完整稿。

收到蔡堪智的抄写版后,张学良马上印了200份,发给了东北的政要人员,让他们及时想好对策。

7月的一天傍晚,纪清漪到《华北日报》总编辑安怀音的家中送稿件。

500

《华北日报》是中国国民党在北平出版的中央直属党报

当时,安怀音还是国共两党的中间人。

他坐在沙发上眉头紧皱,手里拿着《田中奏折》。

看到纪清漪,立刻起身说:“你是研究东北问题的,你应当看一看这份日本想要占领全中国的计划!”

从小在东北长大,纪清漪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的侵占和掠夺。

也正因如此,敏感的她只是略览大概,就立刻察觉到其对人民的重要性。

纪清漪壮着但问安怀音,可不可以拿回去读?但这是日本的最高机密,安怀音不允许她带走。

纪清漪没放弃,她急中生智,找借口说宿舍要关门,来不及细读。

虽犹豫,但安怀音最终答应了她。大概是认为,纪清漪只不过是普通的大学生,不敢怎么样。

可显然,他低估了这个小姑娘的胆量。

500

《田中奏折》手册封面

拿到文件,纪清漪立马赶回学校,找了几个同学分头抄写。

随后,他们又将抄好的内容印出5000份,寄往了各大邮局和报刊。

当年英美几十万美元都买不到的情报,就这样被纪清漪免费公开了。

以中国当时的地位和日本的势力来说,这个做法背负的不仅仅是压力。

曝光日本最高机密,纪清漪下了必死的决心。

她不在乎自己会遭到怎样的报复,也没空多想是否有人相信。

她站出来警醒世人,在册子的扉页写下一段话:

首先我要向借给我《田中奏折》的人表示歉意,我违背了诺言。

但这关系到中国存亡的大事,我只能失信于朋友,不能对不起国家。

读者啊,如果你的心还在跳,如果你的血还在流,你就应该把这个小册子一字一句地读完。

你就应该想一想: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责任?你应该做些什么事情!

500

《田中奏折》的内容,上面写着: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一时间,《田中奏折》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站在风口浪尖处,日本矢口否认,称这是伪造的。

但好在,这个否认让日本陷入了矛盾的境地,如若深究追查,反而从侧面证明了《田中奏折》的真实性,最后他们也只能草草了事。

纪清漪侥幸逃过一劫,安怀音也没能怪罪于她。

她冒死曝光《田中奏折》的这一举动,对后来的抗日爱国运动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按照沈钧儒的说法,她的行为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02

“你能保护他的安全吗?”

500

大公报刊登马占山案


1931年,纪清漪北大毕业,做过北平俄文法政学校的文书课课长,第二年到北平市立第二女子中学教国文,其中有一个学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叶嘉莹。

1932年,28岁的纪清漪在北大法律系何基鸿教授的资助下,在北平西城小沙果胡同2号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开始了自己的执业律师生涯。

她第一个案件,就是一个妇女维权的离婚案。渐渐地,纪清漪开始小有名气,有些重要人士也会找到她帮忙处理自己的事情。

在天津的时候,当时著名抗日将领马占山也找上门来,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

日本一直视马占山为眼中钉,在多次对他暗杀失败后,则想毁他声誉,让他遭受“牢狱之灾”。

有天,一位自称是他父亲的老头(下文称马荣),以遗弃尊亲罪将他告上法庭。

500

著名抗日将领马占山

父亲早已去世的马占山无可奈何,找到纪清漪来帮他处理这件“烫手山芋”。

开庭那天,对方律师摆出了许多“证据”证明,马荣就是马占山的父亲,而纪清漪都用了更有力的事实作为回击。

眼看即将迎来曙光,马荣忽然说:“他的耳朵上有个小疙瘩,不信就让他来当面验证”。

让马占山出席法庭,纪清漪一眼就看穿了这背后的玄机。

她不慌不忙的对法官说,如果法院能够保证马占山的人身安全,我会让他来这里证明。

而法院自知,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只好派出法官法医一行人,到马占山家中检查。

500

在马占山家中检查耳朵的画像

检查结束,马占山的耳朵上并没有任何疙瘩。

纪清漪大获全胜,并以侵害名誉罪反告,马荣最终被判6个月。

她用律师的身份,把马占山从泥潭中拉了出来,这对当时的律师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让所有人重新认识了这份职业。

03

“可她无法为自己辩护”

500

纪清漪晚年时的照片

1953年,纪清漪调到法律出版社工作。

本以为她的晚年就可以这样安然度过,但好景不长,“文革”来袭,纪清漪被定为“右派”。

全家受到严重冲击,受尽折磨和侮辱。

她曾花费很多精力摘编的《列宁论法制》、《清史稿·刑法志注释》和《中国古代赎刑》,都在抄家揪斗中被毁。

当初她帮过的人,在这时候也没有一个敢站出来为她平反。

500

纪清漪的一生,遭遇过无数的波折与曲折,青年时她被日本人记恨,中年时被国民党记恨,在老去时,却又受到了近20年的屈辱。

她代理过的案件,都渐渐尘封在历史的余烬中,但是,她的人,她的故事,却应该被我们记得。

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回望过去,才能知道一位律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她的专业,更在于她对国家对热爱对正义事业的坚韧追求,也才知道,呵护这样的人,对我们这个社会有多么重要。

1995年,91岁的纪清漪,亲自把《田中奏折》的复印本,捐献给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又过了3年,她在曾经执业的北平城的冬天,与这个热爱的世界告别。

点击「法律先生」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