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00位著名女性(二)评论: “红颜”是否真“祸水”?

美女海伦挑起特洛伊十年大战的故事,常被认为是“红颜祸水”之灾。 自古以来,“红颜祸水”的概念似乎成了男权社会鄙夷女性的一条铁律,牢牢系缚在那些秀色玉貌的美女身上。例如,女神海伦、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宠妃妲己、褒姒和杨玉环,以及意大利浪女卢克蕾齐亚·博尔吉亚和《金瓶梅》中的淫妇潘金莲等等,史页上的这些女人大多都与“红颜祸水”脱不了干系。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米什莱说:“女人,相对的存在......”这显然是站在男人主体性上得出的结论。而主体往往是与客体对立而生。因此,女人被认定为男人主体的相对客体而存在的概念由来已久。例如,女人的颜值本来属于生理学范畴,即美、丑一般由遗传基因决定。倘若社会主体们戴上主观眼镜来看,那么,女人的颜值就很可能被裹上特定历史时期某种社会伦理学的外衣。他们一边欣赏、赞叹着女人的美貌;一边又在猜忌着“红颜祸水”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500 

美女海伦挑起特洛伊战争的故事记述在希腊名著《荷马史诗》中。是由盲人荷马根据民间传说咏唱的一部史诗。《荷马史诗》的内容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篇,前者主要叙述特洛伊战争的始末;后者则是描写战胜特洛伊后,伊塔卡国王奥德修斯归国途中所发生的各种困惑与磨难。《荷马史诗》既是一部英雄的赞歌,又是一部人神共战的生动故事。

500

历史上特洛伊战争是否真实存在过?迄今不得而知。据悉,有20个国家的350位科考专家曾先后参与过特洛伊遗址的挖掘与研究。据考证,特洛伊遗址位于今天土耳其西北部,其覆盖面积约30万平方米。这座古城约始于欧洲青铜时代晚期,大约被毁于公元前1180年。从地理环境来看,特洛伊位于小亚细亚,是连接地中海、黑海和东南欧地区的交通枢纽。其经济非常富庶,容易遭受外敌的攻击和侵略。《荷马史诗》所描述的“木马屠城计”,很可能是按照希腊人对特洛伊常爆发战争的印象创作的。因为,《荷马史诗》流传之时,特洛伊城已成废墟了。但是,希腊人对特洛伊曾有的辉煌记忆犹新,为了讴歌本民族的英雄气概和胜利,他们非常喜闻和传颂这部史诗。科考人员证实,3000多年前的特洛伊确实发生过很多战争,但不一定有荷马所唱诵的特洛伊十年大战。

500 

梳理了考古实证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说一说《荷马史诗》中的女神海伦。海伦怎么成为了挑起特洛伊战争的“红颜祸水”呢? 

一、历史与艺术的必然

荷马时代大约是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正值希腊氏族制解体的“黑暗中世纪”。此时,早期的迈锡尼文明已衰败,希腊文明尚未兴起。社会中已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的阶级分化,而希腊城邦制还未形成,奴隶主和贵族仍是生产和战争的主要力量,军事强权成为各个小国的政治核心。在这样一个新旧文明交替的混乱时期,所有人都企盼“英雄创造历史”。这为《荷马史诗》创作与传播提供了历史的必然条件。

另外,诗歌这种通俗易懂的民间艺术形式,它简单、悦耳且方便传颂,又能增强希腊人多神信仰下的英雄感和民族激情。这为《荷马史诗》的人神大战提供了相当绝妙的艺术性。盲人荷马咏唱的这部惊心动魄的史诗,应该算是希腊人集体创作的结晶。荷马根据大家口述和民间传说,构思了美女海伦“红颜祸水”的谈资和噱头。他赋予海伦人神同体的特征,既是斯巴达国的公主和王后,又是众神之父宙斯和海仙女勒达的女儿,这也正符合《荷马史诗》人神共议、人神共为和人神共战的故事题材。在诗歌艺术渲染下,美女海伦被钉在了“红颜祸水”的耻辱柱上。

500

二、海伦复杂性的必然

宋代诗人欧阳修说:“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说的是自古以来,美貌女子往往命运多舛。荷马在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的男权社会中创作这部英雄史诗,他是站在男子主体性的立场进行表述的。对于社会地位整体低下的女性来说,他其实并不了解或无须了解。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说:“并非一切女性必定是女人”。“红颜胜人”的女子一般指的是女人。如果说女性尚无法摆脱社会第二性的特点,那么女人又何能独善其身呢?荷马创作的海伦,便是由女人的从属性和依附性中演化出来的神秘而复杂的美女。譬如,海伦从择偶、结婚、私奔、再婚到复婚,就是一个漫长而多变的情感过程,她既有对情人的怜悯、疼爱和失望,也有对丈夫的懊悔、眷恋和思念。她甚至在激战中一会儿依靠特洛伊国王,一会儿又帮助希腊人做事,亲情、友情、爱情傻傻分不清,完全像个未成熟的女孩儿。实际上,海伦私奔前她早已是位母亲了。一位中年女子怎么会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呢?这显然是男人笔下生花的女人,一位注定要背锅“红颜祸水”罪名的海伦。因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这么说:“女性之为女性,是由于缺乏某些品质。”这种论断大概是从海伦身上得出的吧?

500 

三、诸国觊觎特洛伊财富的必然

荷马时代,特洛伊是小亚细亚商业重城。在希腊城邦未形成的初民时期,围绕黑海、小亚细亚、东南欧洲和地中海,分散着许多小国,不是统一的国家。小国城邦间掠夺财富的战争此起彼伏从未停止过。由于特洛伊地理位置特殊,资源丰富,国力强盛,一直觊觎特洛伊的诸国非常期待军事联盟共同打击特洛伊。因此,斯巴达国王因夺妻之恨发起的希腊联军消灭特洛伊的战争,恰恰迎合了诸国对特洛伊财富垂涎欲滴的野心。他们在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率领下,打着维护“正义”的旗号,浩浩荡荡、理直气壮地杀向特洛伊。当十年鏖战攻而不克时,希腊人在神明的启发下,采用“木马屠城之计”,最终彻底摧毁了特洛伊城。冲进特洛伊的斯巴达国王重新抱得美人归。而那些专为发横财而来的希腊盟军,则大肆掠夺了特洛伊的财富和奴隶,富载而去。可见,这场所谓的正义之战,实际上是各国瓜分特洛伊财富和奴隶的空前大洗劫。但是,战争的真实面目却全被美女海伦的“红颜祸水”之罪名遮蔽了。

500

女神海伦是美丽的,《荷马史诗》的故事也是非常生动的,但对特洛伊民族来说却是非常残酷和血腥的。揭开历史和战争的面纱后可以看到,“红颜”并非真“祸水”;“祸水”并非怨“红颜”。什么是女性?什么是女人?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思量的问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