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背后那神奇的中国制造

诸位,买到冰墩墩了吗?实现冰墩墩自由了吗?

500

今年最火的吉祥物,冰墩墩来了!

原本在奥运之前,对冰墩墩并没有那么大的感觉。没想到,奥运一开幕,我就被这只圆滚滚的熊猫俘虏了,但是错过时机之后,竟然变得一墩难求。

 

500

冰墩墩的产量也太低了吧,每天不停地刷淘宝,看到的要么就是商品已售空,要么就是商品下架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上架,结果限价1000个,手速不够快还根本抢不到。

 

500

(来源:微博)

 

全国人民都在喊话,求求冰墩墩生产得快一点,早日做到“一户一墩”,甚至喊话义乌。

但是,咱就是说,想要买冰墩墩,还真的不能靠义乌,它生产了就会侵权。

那么,人间顶流冰墩墩都是哪里制作的?为什么它每天都在限量?它的制作背后都有什么样的技术含量?

让我们一起,从冰墩墩看背后的中国制造。

01

为什么冰墩墩的产量这么低?

冰墩墩之所以那么难买,和它背后的特许生产商数量少有很大的关系。

500

(来源:冬奥会组委会官网)

 

冬奥会公布的特许生产商的数量有且仅有29家,对比全国乃至全世界这么多粉丝来说,这数量远远不足。

由于冰墩墩的周边太多了,一共有5000多款特许产品,包括毛绒玩具、徽章、钥匙扣、服装、工艺品、箱包、纪念邮票等等。

这么多款产品分摊到29家,导致每一款产品的产量都非常的低。

其中最受大家欢迎的毛绒玩具冰墩墩,全国只有3家才能生产,分别来自北京、晋江、南通

500

(来源:冬奥会组委会官网)

拿江苏唯一一家的南通启东的这家企业来看,南通是全国纺织中心之一,占据了约40%的家纺市场,纺织实力很强。

 

500

(来源:央视新闻)

而这家企业是从2019年起就接到了制作冰墩墩和雪容融的任务,注意,是接到任务。

它曾经制作过2008年奥运会的“福娃”、2010年世博会的“海宝”、2014年青奥会的“砳砳”、2018年进博会的“进宝”、2021年花博会的“圆圆”和“梦梦”。

 

500

(来源:南通融媒)

 

也就是说,不是行业里的顶级行家,没有过硬的实力和考验,真的没办法接下制作冰墩墩这么重要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冰墩墩的生产商如此之少的原因。

而且冰墩墩的制作工艺很繁琐,需要开版、绣花、印花、裁剪、缝纫、装订、包装很多个工序,有时中途还要进行调整。

如果只是毛绒玩具还能提高产量,加上外壳后需要进行组装,要等外壳的产量上来才能变成成品。

当然,在开赛前产量是完全够的,谁也没想到冰墩墩居然会如此爆火。

再比如陶瓷类的冰墩墩,其中一个生产厂商位于福建泉州德化县,这里是传承了千年的德化瓷产地,它产量比较低的原因,是因为全部都是手工制

500

(来源:福建共青团)

烧胚后,从手工勾勒上色,到贴花纸固定,全部都是工人师傅们精心打磨手工完成的,精益求精之下,再加上过年期间工厂休息,产量暂时不足。

每一个冰墩墩都是这样用心生产出来的,而我们从不同的冰墩墩上可以看出中国制造的区域分工不同:

毛绒冰墩墩在南通、瓷器冰墩墩在德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地域性分工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以前微博上的一张图:

500

中国制造在每一地开始了分工,牢牢霸占了全世界多个产业的大部分市场。

不仅仅是中国制造在地域分工后各自做到了极致,并且,在我挖掘冰墩墩生产的背后,突然发现,不同的冰墩墩还被拆分成了不同的部件来进行生产。

02

从冰墩墩背后看中国制造,分工也太细了吧

我们仔细看冰墩墩可以发现,它的本体和外套是分开的。

500

(来源:新华社)

冰墩墩的设计师让软软的熊猫穿上硬硬的冰做的外壳,让透明和不透明做对比,再加上冰丝带和五环颜色的色彩对比,让冰墩墩身上既有了中国与奥运元素,又是那么的特别。

这也是冰墩墩火爆的原因之一,不过这就给生产商带来了一丢丢小麻烦。

我们可以看到,那三家生产毛绒冰墩墩的企业们,它们生产的,仅仅是里面的冰墩墩本体,没有外面的外套。

 

500

冰墩墩的外套,是由其他专门的硅胶生产厂商生产的。这一家东莞的硅胶制品厂,它承担了约20万套订单。

500

(来源:贝壳财经)

这个硅胶外套的技术含量在五环冰丝带上,要制作比较薄并且透的硅胶外套并且让五环显示出来,需要一定的技术。

术业有专攻,中国制造就是这样将不同的技术难题,分给了不同类型的企业,让它们专攻某一个难题。

外套和内里分别做出来后,再进行冰墩墩组装。

不得不说,中国制造的分工真的是太细了

除了冰墩墩外,这届冬奥会上,很多其他元素也反映出了中国制造的分工有多细。

500

(来源:南通日报)

 

比如,冬奥会赛场上各国和地区的旗杆,这其实也是专门由南通的一家制作旗杆的厂家生产的。

别看它只是一根杆子,看上去没有技术含量,实际上上面也有旋转装置,保证无论刮什么风,旗杆吹风口吹出的风与自然风的方向都是一致的,这样能够让各国国旗迎风飘扬起来。

500

(来源:人民日报)

 

仔细看,在各国运动员进场时,确实无论是哪一国家和地区的成员,他们挥舞的国旗和区旗都是飘扬的、舒展的。

500

(来源:南通日报)

 

再看看我们冬奥会开幕式最重要的“飞扬”火炬,它的背后,也体现了精细化分工。

火炬的主体开创性地使用了耐高温、耐燃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是研发团队主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仅有主体还不够,有多个不同的企业来进行不同技术上的攻克。

比如阻燃方面的工作,则是交给了一家为宝马、奔驰等高端车企提供阻燃等服务的位于南通的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些全部都体现了中国制造的精细化分工。


03

专业分工程度高的中国制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以前我不理解网上经常提到的要将制造业再进一步地精细化分工是什么意思,总觉得是个离我很远的名词。

通过冬奥会,这才真正意识到了。

中国制造是将一件产品,拆分成不同的部件,每一个部件由不同的企业来负责,负责生产每一个部件的企业精进自己的技术,最后达成整体技术上的进步。

这要比一家企业来研究全部的技术要容易得多,也快得多。

从冰墩墩身上可以看到专业化分工早已普及到了各个行业上。举个我们身边常见的最最简单的例子:

500

我们将一副普通的眼镜进行工艺上的分工。

无论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镜片、镜架,还是细分的鼻托、镜腿套,就连衔接处的眼镜螺丝,又叫做精密螺丝,都有专门的生产厂商。

一副小小的眼镜,都可以再进行细分。

比如,浙江台州的玉环县就是一个主要为眼镜生产金属配件的地方。

虽然少有人知,但是玉环的康华和华强是全球眼镜配件前五强。整个玉环占据了眼镜配件市场上的金属配件约6成左右的市场。

这就是专业分工后才能实现的,专业分工后,每个企业或者说每个地区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然后达到整体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

而且,这种专业分工后,让我们产品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好。

 500

(来源:运营研究社)

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一个外国记者还在背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包。都过去十几年了还没有坏掉,这说明了质量真的很不错。

04

冰墩墩火了,背后有一个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2月7日是开年股市第一天,有几只关于冰墩墩的股票直接涨停。

500

(来源:财新数据通)

这背后说明了一个问题,从冰墩墩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的奥运特许产品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新兴产业,并且得到了股民对于这个产业价值的认可。

根据山西证券的的预测,整个冬奥会周期,奥运特许商品的收入将突破25亿元

这不仅仅是给这些奥运特许商品的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家一定的利润,并且对这些企业来说,还能够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量。

这个知名度不仅仅在国内,还会在海外引起舆论的改变,中国制造并不是廉价、便宜、大量的产品,而是质量过硬、有技术含量的、制作精美的。

这是通过冰墩墩润物细无声改变的看法,而且是人们自愿购买冰墩墩等奥运商品后产生的看法,不是被强迫接受的,而是主动购置的。

这也是奥运特许商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给整个中国制造做出的一个贡献和突破。

最后说一句,暂时买不到冰墩墩别着急,就咱们中国制造分工这么细,几家负责不同部件的厂家同时开工,这速度杠杠的。

即使制造厂商再少,加几条生产线也能将产量提升上来。

500

还可以期待一下亲朋好友和老板,比如我朋友公司,就发给了每名员工一只冰墩墩,看得我眼馋不已。

让我们期待一户一墩日子的到来。

以上为正文,来自初晓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