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硬撑了,此路不通啊

作者丨 当红小花

哎呀......

扒姐突然发现,王俊凯的电影运势,有点惨。

他红得早、流量高,转型往电影圈扎的时候,也都是大导演、大制作的顶级配置。

可他在电影圈,死活没爆款。

王俊凯刚刚杀青了一部新电影《刺猬》。

导演是顾长卫,搭档是葛优葛大爷,就这个班底,是其他流量跪舔都舔不到的绝世好饼。

500

可预告一放出来,看着王俊凯,很难相信他是个口吃又卑微的底层人民。

500

甚至有些镜头,感觉他下一秒就要笑场了。

500

吃瓜群众深深地担忧这部电影,毕竟王俊凯身上,真的没有小人物的气质。

500

500

500

这几年,王俊凯拼命往电影圈挤,但运气特别差。

先说早年他客串的几部。

2015年王俊凯人生第一部电影,去演了《致命追击》,从电影名、主角、海报都很international。

结果根本没在中国上映。

500

更惨的是,那电影的百科里根本没有王俊凯的名字。

500

他又在电影《老炮儿》中出现过10秒。

500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管虎,男主冯小刚拿了金马影帝,还有俩位頂流直接飞升。

可到了王俊凯这里,根本没啥人记得电影里有他。

现在这电影被签签连累下架,连客串都成了无效。

500

王俊凯还演了张艺谋的《长城》,班底配置又是国内顶级。

500

500

电影出来之后,成为了被钉在耻辱柱上的超级大烂片。

500

它烂到王晶都不敢看的那种。

张艺谋的背书,不仅没成为王俊凯履历上辉煌的一笔,反而成了一种抹黑。

500

等到他读了电影学院,想签约和颂拥有更多电影资源。

本以为他搭上老板的人脉,直接进军好莱坞市场。可他签约的美国公司总共就两位艺人。

一个他老板,一个他自己。

在电影这块根本没吸到任何红利。

500

2016年的时候,郭敬明号称运用各种顶级技术拍了《爵迹》。

这部3.8分的电影,拿下了3.8亿的票房。

500

500

虽说距离他们的目标10亿差的有点远,但电影热度高,流量高,关注度高,也算优势。

500

紧接着郭敬明又拍第二季,王俊凯也积极去参演了。

500

等到2018年《爵迹2》上映前,冰冰出了阴阳合同的问题,电影直接殉了。

500

一直拖到2020年,《爵迹2》才重新制作在网络平台播出。

从10亿级院线电影,降级为网络大电影,而且糊的悄无声息。

王俊凯押宝又押错了。

500

2018年,他好不容易搭上陆川,搞到了《749局》的男主。

当时王俊凯给观众一种感觉,只要电影上映,他就会是电影圈新贵。

500

他肉眼可见的重视这部电影,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中,挪出来整整5个月的时间,一直在剧组闭关拍戏。

500

惨的是,电影后期做到一半,资金断了。

导演陆川原本是非常有信心的,电影有六家投资公司,实力雄厚,资金充足。

可在那一年时间里,影视圈一个接一个暴雷,再加上疫情的冲击,

六家公司,有四个出了问题,连上市公司都说倒就倒。

陆川一觉醒来,电影就芭比Q了。

500

《749局》又是科幻题材,后期制作需要消耗大量资金,陆川就让自己的公司垫付了3000多万元。

资金链一断裂,后续资金进不来,陆川为了这部电影,差一点点把自己公司拖垮。

为了给员工发工资,他甚至不得不接综艺赚钱。

这电影到现在都生死未卜,王俊凯的新贵之路也荆棘满布。

500

在王俊凯自己挑选的剧本中,他还时常沉迷一些小人物气质的角色。

比如《解忧杂货店》,他压番迪丽热巴和董子健,演个迷茫的小青年。

500

500

可三个人的流量并没有转化为票房,累计才2亿,豆瓣评分也只有5.0,口碑和票房一个都没拿到。

500

后来,他又跑去演了李玉导演的《断桥》,还是个充满小人物气质的角色。

500

李玉的文艺片是出了名的难过审。

原本电影定档2021年,临近上映被撤了。

500

粉丝等不急,跑去问制片人方励。

等来的结果是,没过审,2021年肯定来不及。。。

500

这电影又重新做物料,重新定档到了2022年6月。

至于能不能过审,依旧未可知。

500

《刺猬》刚刚杀青,由于没啥成绩,观众对他的小人物角色,依旧持怀疑态度。

平时大家看黄渤往那一站,就有小人物的气质,可王俊凯往那一站,你就觉得他应该去搞豪门姐弟。

2021年,王俊凯唯一上映的电影《叱咤风云》。

终于不是小人物类型的角色,可他是为了追星才去的。

500

500

这电影监制周杰伦,女主是昆凌,人家夫妻自己搞着玩的。

接近3亿的成本,票房才200万,扑得连妈都不认识。

天王:女人,拿着钱随便烧!

最后卑微的只有王俊凯。

500

王俊凯的电影之路,怎么看怎么惨,要么上不了,要么角色不适合他,要么血扑。

冯小刚的电影《大腕》中有这么一句台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他就陷入了类似的怪圈。

拼命够着行业内最顶级的班底,接触着行业内最优秀的导演,这本身没错,但一味追求所谓的逼格,最后演了一堆不适合自己的角色。

童星出身的艺人,尤其男艺人,总是迫不及待想摆脱自己年幼的形象,想要沉重,想有厚度,看不上偶像剧青春片。

最典型的就是扒姐之前写过的吴磊,明明是姐弟恋的最佳人选,偏偏去演男频大男主,十几岁到二十出头的年纪很珍贵,很多明星想拥有少年气,最后都只能变成装疯卖傻。

但王俊凯这种属于浑然天成的少年气,这么宝贵的时光,不去演校园青春,尝试点别的戏路实在可惜。

不是刻意扮丑、演文艺片,才叫有质感,当演员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才最重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