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当年在上海江湾机场汽车连指导员,当年美国车最精贵

【本文来自《我军对于国外先进牵引车的关注从未放松,但工业能力不足的时代有啥办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父亲也差不多,上世纪60年代在上海江湾机场,空26师,时任汽车连指导员。

当时空军下属场站自己跑运输用解放,牵引车用美国车和苏联车,美国车是8轮大道奇,苏联车是嘎斯。

按当时部队标准,车辆保养不同级别单位保养等级不同,其中美国车最稀罕、备件也不足,保养起来最精贵;苏联车稍微好一点;解放是自产的最省心,备件管够。

所以一个国家,具有独立自主的工业能力非常重要,另外再初级的完整工业体系也是工业体系,和第三世界小国“一次性”装备不同,可以凭借自身工业能力解决装备的备件问题。

上面提到的美国道奇是50年代捡的“洋落”,苏联嘎斯是中苏蜜月期间引进的,两者的原配备件都不多,特别是美国道奇。结果道奇从50年代用到了60年代,一方面是部队使用很经心、保养非常上心,另一方面是国内仿制了道奇的备件,基本解决了车辆维护问题,苏联嘎斯也是如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