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对于国外先进牵引车的关注从未放松,但工业能力不足的时代有啥办法?

【本文来自《【2022新年审片】《水门桥》影评:遥远的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likegeng
  • “美军是一支组织严密的军队,对于丢失重型武器是极为敏感的,我军在战斗中缴获105毫米榴弹炮,再用美制十轮卡拖着走这样的事情基本不可能,因为美军会迅速反应派飞机来摧毁丢失的大炮”——这点赞同席胖,另外说到美制十轮卡,从另外一个角度补充一下朝鲜战争中缴获美帝“洋落”的问题,即从缴获角度,完好的、甚至是可修复的美制卡车可能比缴获炮更困难。

    一方面是按常理分析,在前几次战役是美军后撤,能跑的载具永远不嫌多,所以不会有多少缴获;另一方面,是根据当年中国空军的记录。

    为什么是空军关注这个问题?因为当年我国空军缺乏合适的牵引车,按当年空军的评价,美式卡车底盘高、马力大,用起来最好,其次才是苏联车(空军场站真正用来跑运输的是解放),所以当年我们有意识的收集、归拢美制卡车。

    各种牵引车看起来不起眼,在歼20亮相的适合我们只顾得上把她前面的牵引车当做参照物算尺寸了,有人关注牵引车本身吗?

    当年我们曾经嘲笑印度在航母上用拖拉机做牵引车,但也不要忘记我们的先辈用“洋落”当牵引车,而苏联红军更一度非常直接的基于拖拉机发展重炮用牵引车(NAAS曾经连载此专题)。

    作为后勤装备/特种装备,也是装备体系的一部分。所谓的大国、强国,即是从工业角度和武器装备角度都全无死角。

关注历史就可以了,今天中国的汽车工业什么水平?

实际上我军对于国外先进牵引车的关注从未放松

但问题是自身工业能力不足的时代你有什么办法呢?

苏联二战中喀秋莎火箭炮最大优势就是跑得快,火力猛可以赶上战线的变化,及时为进攻部队提供猛烈火力支援,而火箭炮本身价格低廉甚至粗制滥造

德国也有原理和我们现在的63式107火箭炮接近的150毫米火箭炮,也不比喀秋莎差,但是缺乏运输工具,只能用牵引方式使用,结果无法展现出喀秋莎这样的能力

但喀秋莎为什么能够赶上战线推进呢?

因为它大多数是用美国援助卡车为底盘的,苏联的汽车工业在二战期间都被动员起来生产坦克了,卡车生产数量远远赶不上需求,实际上限制喀秋莎产量的最大因素就是美国援助卡车到货数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