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病毒的演化并不一定向着毒性减弱的方向发展
新冠病毒随着传染性增强的同时,其致死率和重症率是否会下降,具有不确定性。因为病毒变异是一个随机的过程。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和艾滋病毒(HIV-1)都属于RNA病毒,而人类同HIV-1病毒的抗争已经有30年的时间,影响到全球3800万人,造成3300万人死亡。但是,艾滋病毒的变异趋势并不是毒性越来越小。根据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的科学家领导的一项研究,他们在荷兰发现了一种新的、高毒性的HIV病毒株,该结果于周四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改研究发现,感染了新的“VB变体”(指毒性B亚型)的人的病毒载量(血液中的病毒水平)比其他HIV变体的人高出3.5到5.5倍。
此外,患有VB变体的人CD4细胞下降的速度(HIV对免疫系统损害的标志)是其他变体的两倍,使他们更快面临发展为艾滋病的风险。
患有VB变体的人还显示出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风险增加。
也就是说,杀死3300万人的艾滋病毒并没有向毒性减弱的方向演化,我们怎么能够肯定目前杀死570万人的新冠病毒怎么一定就会毒性衰减呢?现在就躺平难道不是一种极不负责且极度危险的做法吗?